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俄勒岡州竟將海洛因合法化,美國到底怎麼了?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俄勒岡州竟將海洛因合法化,美國到底怎麼了?

最近更新時間: 04 December, 2020

 
展開

美國俄勒岡州近期將毒品合法化了。該州於 11 月初透過法案( 109 法案以及 110 法案),宣布少量持有可卡因、海洛因、致幻蘑菇等硬性毒品(持有少於 1 克的海洛因或搖頭丸;少於 2 克的可卡因;少於 12 克的裸蓋菇素;少於 40 劑的致幻劑(LSD)、羥考酮或美沙酮的情況下)將不再視為犯罪,取而代之的是 100 美元的罰款。

▲ 美國以55.8%的支持率透過了第110號措施,吸毒還沒闖紅燈的處罰重

做出 “ 驚人 ” 措施的不止這一個州,亞利桑那、蒙大拿、南達科他、紐澤西州和密西西比州也先後宣布大麻合法化。美國這些地區是怎麼了?

情況多嚴重?

根據專家的說法,毒品合法化的趨勢正是為了解決如今美國越來越嚴重的毒品問題。據美國媒體統計,疫情期間,美國吸毒(鴉片類)過量致死人數大幅上漲,在個別地區,如俄勒岡州和維吉尼亞州等,今年第二季度吸毒過量致死人數相比去年同期,甚至上漲了近 70 %。數據呈現的短期毒品問題,也是近些年來美國毒品問題嚴峻化的縮影。

近三十年,毒品給美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在 1999 年至 2015 年期間,美國營超過 56 萬人因吸毒而喪生,死亡人數超過亞特蘭大的人口數(其中美國白人的數量要遠高於非洲裔和拉丁裔)。

▲2000年之後白人的因毒死亡率開始一路飆升,還是因為一次次毒品打擊主要都是針對黑人。種族主義帶給白人的優越感也帶來了放縱的惡果

 

近十年來,情況繼續惡化,吸毒行為甚至成為 2015 年和 2016 年美國人預期壽命連續兩年下降(半個世紀來首次出現)的主要原因。僅 2015 年,就有 52,000 多人死於藥物過量,品類以芬太尼這樣的合成類鴉片藥物為主,其次是海洛因,以及其它鴉片類鎮痛藥。這個數據比美國一年內槍擊,車禍和愛滋病所致的死亡人數還高。

▲1995年是美國愛滋病死亡人數的巔峰時期,而2015年的藥物過量致死人數卻遠超過這數據。藥物過量成為殺死美國人的第一大 “ 兇手 ”

 

如果任由事態發展,在未來 10 年美國將有 65 萬人死於鴉片類藥物的過量使用。除了導致死亡,吸毒問題還嚴重影響了公共衛生安全以及社會經濟福利。據美國疾控中心估計,濫用處方鴉片類藥物的帶來的 “ 總經濟負擔 ” 為每年 785 億美元,其中包括醫療保健、公民生產力下降、毒癮治療和刑事司法介入的費用。

即便清楚了吸毒的危害,美國也難以拿出有力的應對方式,因為他們甚至連為何近些年吸毒群體增加的具體原因都難以下定論——比較可能的解釋是:承受慢性病痛的患者在增加。國家補充與綜合健康中心的報告顯示,美國成年人中有 11.2 %患有慢性疼痛,而其中又有 17.6 %的人飽受嚴重疼痛的困擾。

“ 疼痛美國人 ” 的增加,導致了鴉片類處方止痛藥物的使用。接著,迷上止痛藥的人在處方藥用完後失去了藥物來源,為之後患者吸食藥效更強的海洛因、芬太尼鋪平道路——約有 21 %至 29 %的是因最初使用鴉片類止痛藥而染上毒癮,而吸食使用海洛因的人中約有 80 %也使用過鴉片類藥物。

不吸鴉片後會更痛!

鴉片類藥物是一類強度中等、具有成癮性且便宜的藥,包括鴉片(嗎啡和海洛因),羥考酮、氫可酮和芬太尼,可用於疼痛管理。1980 年代以前,美國醫師們的普遍認知是要避免開處方鴉片類藥物,因為它具有成癮性。但 1980 年 1 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發表了一封簡短的報告(後被證實有誤導性),標題為 “ 用麻醉藥治療的患者中很少有成癮現象 ” ,開啟了鴉片類藥物危機的序幕。

當時,美國約有 1 億人受到慢性疼痛的影響,眼看大批患者因疼痛疾病受苦,醫生們愛莫能助,製藥公司接著看準了機會,在 90 年代透過對鴉片類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大力誤導性行銷,勸說醫生們為患者開各種鴉片類處方藥來治療各種疼痛病。許多州的醫生因為對疼痛病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便索性遵從這​​一建議,為患者大方地開處方。

這種行為導致了鴉片類藥物處方的持續增加。從 1990 年到 1999 年,鴉片類藥物的處方總數從 7,600 萬增加到大約 1.16 億,成為美國處方最多的藥物類別。一直到如今,鴉片類鎮痛藥在美國都可以說是唾手可得。到 2017 年時,美國醫生開出的鴉片類藥物處方率為每 100 名美國人仍有近 58 種鴉片類藥物處方,意味著每兩人就有一個處方。這些止痛片使用率的激增,讓頭號強國美國也成了鴉片類藥物使用的世界領導者。

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研究表明,醫生更不願意為少數族裔開處方,因為他們認為少數族裔患者 “ 不那麼痛 ” ,且更容易染上毒癮。這也是死亡人數中美國白人最多的原因之一。無論給誰開,關鍵是並沒有可信的科學研究證明患者服用鴉片類藥物的時間越長慢性疼痛病就能治好;相反,有眾多證據表明長期使用鴉片類藥物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其中就包括養成毒癮和死亡。

所以當一些患者試圖在一段時間後停止訴諸鴉片類藥物止痛時,他們高機率會感到疼痛加劇,不得不重新吸毒。同時由於耐受已經建立,只有藥效更強的海洛因或芬太尼才能滿足止痛需求。可怕的是,對處方止痛藥上癮的人對海洛因上癮的可能性(比普通人)要高出 40 倍(美國疾控中心 2015 年研究)。

此時,便是毒品販子上場的時候了。從墨西哥、南亞等地拿到貨源的毒販子在社交網路發佈出售資訊,找到買家簡直不要太容易。獲取毒品的門檻如此之低,這樣一來吸引到的就不僅是止痛片買家,還有人格形成時期的青少年:癮君子平均年齡已經越來越小,從 2002 年到 2013 年, 18 歲到 25 歲的年輕人吸食率暴增了一倍多。

轉個彎遏制毒品

既然藥品濫用如此嚴重,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來—一些專家表示,毒品合法化或許有利於遏止美國毒品氾濫的趨勢。理由則是毒品合法化能為美國各地政府帶來額外稅收,並將其投入到為吸毒者提供醫療服務上,這將使先前的 “ 懲罰性 ” 毒品政策向更加 “ 人道、健康 ” 的方向轉變,從而對問題的解決產生積極影響。

專家們給出的案例是, 2014 年俄勒岡透過了娛樂性大麻的使用,為該州帶來了大量的大麻稅,最近的一個財年約為 1.33 億美元,而俄勒岡州表示將使用這些收入為吸毒者提供戒毒服務(具體服務效果有待觀察)。這種操作怎麼看怎麼像 “ 鼓勵你生病,然後我花錢給你治病 ” ,真的可取嗎?很多反對者給出了批評意見,稱這種做法不僅誤導了俄勒岡人,還讓青少年獲毒品變得更為容易。

而此舉背後更深層的原因,其實是美國幾十年來禁毒戰爭的幾近失敗。1971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吸毒為 “ 頭號公敵 ” ,以此為標誌美國開啟了旨在消除、阻截、監禁毒品的大行動。他增加了緝毒部門的撥款,採取了嚴厲的打擊措施,如對毒品犯罪進行強制性判刑,並且成立了防止毒品濫用特別行動辦公室等等。之後的幾屆美國政府也都沒停下,開展了包括軍事支援、軍事干預、減少非法藥品交易的禁毒行動。

▲美國海軍銷毀收繳的大量毒品

美國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連川普政府也有作為,於 2017 年 3 月簽署了行政令,宣布成立 “ 打擊藥物毒癮和類鴉片危機總統委員會 ” ,半年後又將鴉片危機宣佈為 “ 公共衛生緊急事態 ” ,還在 2018 年發起了 “ 阻止類鴉片濫用 ” 倡議,並在 10 月撥款 60 億美元,用於之後兩年打擊類鴉片濫用的問題。但是當時進行的一項民意測驗已經發現,四分之三的美國人都認為 “ 禁毒戰爭 ” 失敗了。

如果當時這種看法出現得為時尚早,那麼從當下情況來看,它依舊是失敗的,失敗的同時還花出去了大量的金錢——主張結束 “ 毒品戰爭 ” 的非營利組織 Drug Policy Alliance 估計,美國每年為禁毒措施花費 510 億美元。所以幾十年來,美國人對 “ 禁毒戰爭 ” 的支持不斷減少。而本質上,俄勒岡州和其餘州看似激進的做法不過是在另闢蹊徑,希望換個角度解決毒品問題。

其實對目前的美國來說,要想快速看到禁毒成果,倒不如嘗試嘗試美國醫療專家推薦的其他方法——多開幾個戒毒所,多花錢強制癮君子去戒毒,畢竟在吸毒成為社會性問題的同時,卻很少有吸毒者得到戒毒幫助:只有大概 10 %的吸毒人群得到治療,原因呢,則主要歸於戒毒場所或用品的短缺,以及戒毒費用過於昂貴。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WP RSS Plugin on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