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2412-TW)(1603-TW)是國內電信商的龍頭企業,提供包含國內外固網、行動通信等業務,無論是在國內固網、行動通信、網際網路還是國際固網等電信服務市場都站有市佔率第一的地位。
但是攤開中華電的營收表現可以看到,因為新科技帶來消費者行為的改變,電信老本行的通話業務部分,市話的營收已呈現衰退的狀況,行動電話的部分,總通話分鐘數在 2012 年達到頂峰之後,也在近幾年呈現逐步下滑的趨勢,整體簡訊也從 2012 年巔峰的 85 億則,衰退至 2017 年的 41 億則,社交網路媒體以及新興通話軟體(Skype、Line)的崛起讓電信商在這些業務的營收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在營收方面,中華電在 2014~2015 年新推出的 4G 服務拉升了 ARPU,讓整體營收有了一次回升,但隨著持續的降價讓往後幾年中華電的營收出現衰退,這也是整個電信產業近期面臨的問題。
在前一篇中提到,電信業的 ARPU 會依廠商之間彼此競爭的關係,面對同質性高的服務,消費者會對電話資費非常敏感,因此為了搶客戶,ARPU 是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見下圖),特別是在 2018 年 5 月的「499 之亂」,由中華電信發起的擴大 499 元月費方案至所有客群,短期內帶來的違約金收入會拉升 ARPU,但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則是加速 ARPU 的下滑,也因此短期內許多券商都有微幅下調對中華電的評價。
與之相比,消費者所使用的數據傳輸量是逐步上升的,對於電信業者來說,這些增加的使用量都是成本,但營收卻無法同步的反應,成為了電信業者普遍遇到的困難,電信業在建置基礎設施服務時,必須要向政府競標頻譜的使用權,幾次競標下來五大電信業者合計付出了超過 1,400 億台幣以取得頻譜,但往後還必須繳交每年的頻譜使用費,這也對電信業者帶來了沈重的負擔。
頻譜使用費的計算公式為每 Mhz 系統頻率使用費(皆為 1,067.5 萬元)乘以電信業者標到的頻寬,之後再乘上業務別以及區域別的調整係數,詳細的資料可以在 NCC 網站查詢,這樣 2017 年 3G+4G 的頻率使用費讓電信業者除了當初合計上千億的權利金之外,每年又得付出超過 50 億元的使用費,壓縮到業者的獲利。
基於這樣的原因,像是亞太電信很早的放棄 3G 業務,4G 也沒有積極搶標,而是積極地為未來 5G 先行準備,並同時減少頻譜的花費(畢竟亞太的虧損也不小),台灣之星也是提早終止 3G 服務的業者之一。
5G 的到來已經有許多人正引頸期盼著,但對於電信業者而言可謂相當頭痛,4G 從 2014 年起開始提供服務,目前對於 5G 的評估是需要更多的基礎建設(像是基地台),同時也要付出新的權利金與使用費,儘管希望能跟國際接軌於 2020 年開始提供 5G 服務,對於業者來說 4G 服務還會需要時間來回收,這也有可能會對 5G 服務的推出造成影響,對於電信業者的獲利也是考驗。
現在也有許多人呼籲政府應該效法外國改善現行的頻率使用費機制,儘管目前並沒有實際的影響,如果有所改變的話,將會是對電信業來說的一大利多。
除了一般消費者之外,中華電也有針對企業客戶的服務並結合自身的基礎建設,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像是物聯網平台、雲端網路中心(IDC)、資安、AI、智慧城市、智慧電表等服務,這種類型的專案在 2017 年貢獻了約 10% 的營收,未來隨著相關需求的上升,中華電以自身的地位的優勢,也能隨之持續成長。
儘管許多業務面臨衰退,中華電在 MOD 業務上則是有著逐步成長的好成績,進軍新媒體且想要營造 MOD 生態圈,並且還能跟 OTT 服務結合以及推出自由選頻道的機制,更加符合現在網路族群的消費習慣,特別是在 2018 年的世足賽期間,大量增加訂閱的用戶,用戶數一度突破 180 萬,這也是中華電管理層近期著重的發展目標之一。
不過根據官方說法,現在 MOD 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大約要到 200 萬的用戶數才能轉虧為盈,MOD 主要的營收來自於月租費以及廣告收入,而廣告收入的成長是這波帶動 MOD 營收增長很重要的力量,未來訂戶數增加,廣告主投放的意願也會增加,儘管 MOD 營收現在佔整體營收比例仍低(2018 大約 5%),但未來透過中華電在電信行業的高市佔率去協助推廣內容產業,有相當高的機會能終止虧損,不過能否成為公司的強勁獲利來源,還需要等待時間觀察。
中華電信現金殖利率
中華電還有一項特色就是其穩定配息的能力,近五年(2013~2017)的現金股利發放率都在約 88% 以上,是許多法人以及散戶所關注的股票,從每年預計配的現金股利依殖利率回推其股價也是一種常見的評價方法,以 5% 的殖利率回推合理的股價是一項較為常見的做法。
小結
電信產業有穩定的需求以及特許行業的因素,讓電信業者有得天獨厚的地位,但是語音業務的衰退、激烈的競爭導致 ARPU 快速下滑、資本支出過於龐大等因素,讓電信業者們受到營收衰退的壓力,這樣的趨勢可能會持續到 5G 到來之前,5G 的推出或是政府法規的改變會是下一個產業轉變的契機。
除此之外,發展其他業務也是電信商積極關注的要點,透過併購新創、發展 OTT、發展 IoT、AI 服務,都是尋找新業務的機會,不只是台灣,像是老牌電信商 AT&T(T-US)、Verizon(VZ-US)也是積極的尋找新的發展領域,在現有的基礎上積極尋找新的動能。
資料來源:中華電年報、台哥大年報、遠傳(4904-TW)年報、中華電法說會、中華電官網、NCC、opensignal、電腦王阿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