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任務中心上線了!
會員專屬好禮都在這

立即前往
任務中心
女版郭台銘,陸版鴻海,立訊精密和王來春的故事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女版郭台銘,陸版鴻海,立訊精密和王來春的故事

2020 年 9 月 28 日

 
展開

以下為影片內容文字稿,文章可以快速閱讀,看影片則更有畫面感!

你們印象中的董事長都是長什麼樣子的呢?是這樣、這樣、還是這樣(隨便放一些企業家的圖)?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會打破你們的印象,她宛若是隨時會走在你身邊的那個人、在早餐店會叫你帥哥美女的阿姨,她就是立訊精密的創辦人——王來春。王來春曾經在鴻海當過工人,自己開公司後不僅被前老闆郭台銘稱讚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億萬富翁,也被人稱為“女版郭台銘”。她漸漸地一路搜刮iPhone組裝的訂單,庫克說她的工廠是「超一流工廠」。就讓我們從頭說起她的故事吧!

王來春來自於廣東的一個農村家庭,就跟那個時代許多中國鄉村女性一樣,她國中尚未畢業就輟學回家務農,協助家裡是她的生活重心。直到21歲時,看到鴻海來深圳建立了第一家中國工廠——海洋電子,她才離家應徵,成為鴻海大陸工廠的第一批員工。跟其他員工不一樣的是,他特別的勤奮,常常在休息時間仍然選擇到工廠加班,也很積極地跟管理人員學習。當時她都被身邊的人稱為「拼命三娘」。辛苦有了回報,在努力奮鬥十年後,她升為工廠的最高管理層級——課長,管理了千名以上的員工。說個題外話,因為曾在大陸鞋廠待過,真的看過很多廠裡工人非常非常努力,任勞任怨、使命必達。這個情況,當我在越南工廠時看到的一些越南工人也是一樣。我在想,跟台灣早些時代辛苦耕耘的人也是類似背景。

拉回來,後來富士康的規模越來越大,王來春或許是覺得這個產業前途無量,可以自己出來闖一闖,也或許是如他自己說的那樣,覺得富士康需要有一個好的協力廠商,於是他便跟哥哥合資一起購買香港立訊公司的股權,致力幫助心中非常仰慕的鴻海集團。儘管在外人看來,會認為他是在跟鴻海搶生意,但無論如何,富士康跟王來春之間一直維持著非常友好的關係,富士康在早期還提供立訊不少幫助。實際來說,有時確實會需要一些外包廠,去做一些大廠覺得利潤太少、資本支出不太划算或附加價值低的工作。

一開始王來春的策略就很明確,就是以過去多年累積下來的人脈和資源作為養分,來壯大立訊的根基。立訊的廠就設立在離正崴(鴻海旗下的,王來春也曾任職過)開車不到十分鐘的距離。正崴不僅資助立訊,還提供人力、設備,後來立訊要在深圳上市時,因為有台資會比較有利掛牌,正崴也被邀請來入股,後面成為王來春兄妹外的最大股東。

出身鴻海的她,很清楚的知道鴻海的優勢不光是拿到蘋果iPhone的組裝訂單,而是掌握了關鍵零件。於是立訊開始了他們的併購之路,因為短期內想要躋身蘋果供應鏈的行列,光是靠自身的技術不曉得還要熬多久,吸收已經擁有成熟技術的台廠會是最快的途徑。於是立訊先併購了虧損連連的宣德,然後大力購買機器設備,將宣德的表現救起來。2015年則是鎖定台灣科技業的隱形冠軍,美律。希望入股25%,成為美律最大股東,引起台灣業界一片譁然,四處充斥著中企要佔領台企的氛圍,導致政府也介入了交易。逐漸地,2018年立訊以子公司收購了光寶的相機模組部門,從宣德的連接器、美律的耳機、到光寶的相機,立訊一步步佈局iPhone生產零件訂單。

立訊這樣高調的收購台廠,難道台廠就這麼毫無招架之力嗎?這背後也許也隱藏著蘋果的悉心栽培。對蘋果來說,培植陸廠能夠制衡掌握蘋果許多零組件技術的泛鴻海集團,減弱鴻海對蘋果的議價能力和主導權。陸廠本身在人事成本上也是更加低廉,可以更有效控制成本。更重要的,在中美貿易戰之下,蘋果培育中國本土供應商,鞏固中國市場,維持住貿易戰動盪中的平衡。

鴻海曾說過,未來世界可能變成兩種系統的區域製造。郭董認為,當東西方兩大強權之間的爭霸從貿易戰演變到科技戰,未來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不會有「G20」,只會有「G2」。變成「一個世界,兩套系統」。世界一分為二,「選邊站」應該都不會是他們考慮的選項,而是會積極準備因應「兩套系統」,以滿足客戶需求、維持獲利為終極目標。

當年立訊入股美律,江湖據傳背後有蘋果的撮合。2018年因為蘋果給的需求不符預測,可成在投入資金後才發現供過於求,受到損失之際也傳言蘋果想趁機讓立訊入股,不過最後是沒成功。在庫克領導之下的蘋果,在台灣、中國之間找尋最有利蘋果的佈局,是不是也是為了「兩個系統」的考量呢?

而台廠似乎也沒那麼抗拒的就把訂單和工廠都讓給了立訊,原來在蘋果的策略下,台廠能從iPhone組裝裡獲取的利潤比以前少了許多,還不如轉去做伺服器代工毛利更高。像今年七月緯創出售昆山和江蘇的子公司給立訊,由於昆山的是負責iPhone的主要代工廠,投資者擔心緯創失去來自蘋果的訂單,損失會難以彌補,於是股價下跌。然而緯創另一個子公司緯穎科技,負責雲端伺服器的,股價卻反而上昇。緯穎的市值本來也就比較高,這樣一漲一跌下,整個集團的市值反而上升。這或許也顯示了,台廠只要掌握未來的關鍵技術,即使不再接到這個全球最大手機品牌的訂單,依然可以自己闖出一條路。

好啦這次影片內容就先講到這裡啦,股感知識庫我們下次見。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