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受過高等教育的爸爸從不對我的成績施加壓力,但我們開始為錢的事爭論。我想在十六歲時,我可能已經有了比爸媽更多的財務基礎知識。我會記帳,也常常聽會計師、律師、銀行家、房地產經紀人、投資人的談話。而爸爸每天只跟老師們談話。某天,當爸爸告訴我,我們的房子是他最大的投資時,爆發了一場不太愉快的爭論,因為我對他說,我認為一棟房子並非是一個好的投資。由高寶書版出版的《富爸爸,窮爸爸(20週年紀念版)》作者羅勃特‧T‧清崎將與讀者分享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買房子有什麼代價?為什麼富人會越來越有錢?
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
下圖說明了我的富爸爸和窮爸爸在房子問題上的不同觀念,一個認為他的房子是資產,另一個則認為是負債。
我還記得我畫了圖二這張圖向爸爸說明他的現金流向,我也向他指出了擁有房子後的連帶支出。房子越大,支出就越多,現金會不斷地流向支出欄。
今天,對於「房子並非資產」這個觀念,許多人仍向我提出質疑。我知道對許多人來說,房子是他們的夢想和最大投資,而且有自己的房子總比什麼都沒有強。我只是提供了另一種觀點來看待這個廣為眾人接受的信條。如果我和妻子買了更大、更時尚的房子,我們會知道那不是一項資產,而是負債,因為房子讓錢從我們口袋中流出去。
這是我提出的論點。我並不指望所有人都同意我的觀點,因為房子畢竟是人們感情的寄託。而當我們談到錢時,太過感情用事通常會降低財務智商。我的個人經歷告訴我,錢能使決策變得情緒化。
- 對於房子,我要指出大多數人一生都在為一棟並未真正擁有的房子辛苦工作。換句話說,大多數人每隔幾年就買間新房子,每次都用一份新的三十年期房貸去償還上一筆。
- 即使人們的貸款利息可以減免稅賦,他們還是要用稅後收入來支付其他所有開支,即便償清貸款後也是如此。
- 我的岳父母對於房屋稅增加至每月一千美元相當震驚。這是在他們退休之後發生的,增加的稅賦令他們的退休預算吃緊,令他們覺得不得不搬家。
- 房屋的價值並非年年增值。我有些朋友擁有價值百萬美元的房子,而今天這些房子遠遠低於這個價錢。
- 最大的損失是機會損失。如果你所有的錢都投注在房子上,你就不得不努力工作,因為你的現金正不斷地從支出欄流出,而不是流入資產欄,這是典型的中產階級現金流模式。如果一對年輕夫婦早點將資金投入他們的資產欄,他們的晚年就會過得輕鬆些,因為他們的資產會增值,能夠拿來用於支應支出。通常房子是用來取得房屋淨值貸款的工具,以支付不斷攀升的開銷。
買房子會有什麼代價?
總之,決定擁有很昂貴的房子,而不是及早開始建立投資組合,將對一個人的財務生活產生下列三種衝擊:
- 虛度時光。在這段期間內,其他資產可能增值。
- 損失額外的資本。這些錢本來可以用來投資,而不是用來支付房子的各種高額維修費用。
- 失去受教育的機會。人們經常把他們的房子、儲蓄和退休金計畫列入他們的資產欄。因為他們沒有錢投資,所以也就不去投資,這就使他們無法獲得投資經驗,永遠不會成為投資界認可的「資深投資人」。而最好的投資機會往往都是先給那些「資深投資人」,再由這些人轉手賣給那些謹慎保守的投資人。
所以不能買房子嗎?
我的意思不是別買房子,只是希望你能夠真正瞭解資產與債務之間的區別。當我想要一間大房子,我會先買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來支付那間房子。我那受過高等教育的爸爸,他的個人財務報表完全展現出陷入「老鼠賽跑」陷阱會有的人生。他的收支相抵,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可以投資。結果,他的負債比資產還多。下圖是窮爸爸的損益表。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他的收入和支出剛好打平,但債務比資產還要多。
下圖富爸爸的財務報表顯示出一生致力於投資以及降低負債的成果。
為何富人越來越富?中產階級為何不斷掙扎?
檢視富爸爸的財務報表,顯示出富者越富的原因。從資產欄產生的收入遠遠足夠支應支出,並且可以用剩餘收入對資產欄進行再投資。資產持續累積,創造的收入也越來越多。結果是:富人越來越富!
中產階級為何不斷掙扎?中產階級發現自己總是在財務問題上掙扎。中產階級的主要收入是薪資,但當薪資增加時,稅收也就增加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支出同時也隨著收入而增加。他們把房子作為主要資產,而不是投資在能帶來收入的真正資產上。
這種把房子當資產的想法,以及認為加薪就能買更大的房子或者消費更多的理財哲學,就是造成今日社會債台高築的原因。增加支出把家庭拖進債務和財務不確定性的漩渦之中,就算是工作穩定升遷、薪資固定成長的人也可能無法倖免,而這種高風險的生活就是由於缺乏財務知識教育所造成的。
近來的失業潮證明了中產階級的財務狀況是多麼脆弱。公司養老金計畫突然被「四○一K計畫」所替代,社會福利制度明顯出問題,不能再仰賴它作為退休後的生活來源,恐慌在中產階級中蔓延。今日,共同基金大受歡迎,因為大家認為共同基金代表安全。一般購買共同基金的投資人因為忙著工作以支付稅款和貸款、儲蓄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償還信用卡費等,根本無暇研究如何投資,所以他們依賴共同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而且,因為共同基金包括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投資,讓他們覺得更安全了,因為共同基金「風險分散、多樣化」。這些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接受了共同基金券商和財務規劃師提出的教條:「穩紮穩打、避開風險」。
真正悲慘的事在於,因為早年缺乏必要的財務知識教育,讓一般中產階級現在必須面臨這些風險。他們必須小心翼翼,因為他們的經濟地位薄弱。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不平衡,反倒承擔著大量債務,而且沒有能夠產生收入的真實資產。一般而言,他們的收入來源只有薪資,生計完全依賴於雇主。所以當「攸關一生」的機會來臨時,這些人無法抓住機會,因為他們正忙著工作,負擔著高額的稅和債務。
正如我在本章一開始所言,最重要的規則是弄清資產與負債之間的差別,一旦你明白了其間差異,就集中火力去買能帶來收入的資產,這是你走上致富之路的最好辦法。不斷地這樣做,你的資產就會不斷增加。同時還要注意降低你的負債和支出,這會讓你有更多的錢投入資產欄。很快地你的資產底子夠深,就承擔得起較為投機性的投資:這種投資的報酬率從百分之百到無限大,五千美元的投資很快就能上翻到一百萬或更多。中產階級會說這種投資「太冒險」,在具備財務知識的人眼裡,這些投資並沒有風險。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狀況就會如下圖。
作為一個擁有自己房子的雇員,你努力工作的結果如下:
- 你為公司工作。員工讓企業主或股東致富,你的努力和成功將為雇主的成功和退休做好準備。
- 你為政府工作。政府在你還未看見薪資時就已拿走了一部分,更努力工作只是讓政府從你這邊抽走更多的稅。你的收入泰半都交給了政府。
- 你為銀行工作。繳稅後,你的下一筆最大支出通常是償還貸款和信用卡費。
然而更賣力工作的問題在於,上面三方從你那裡拿走的勞動成果也越多。你需要學會如何讓你加倍努力的成果,直接嘉惠你自己和家人。一旦你決定把精力集中於打理自己的事業――亦即專注在收購資產,而不是更高的薪水――你該怎樣設定目標呢?多數人必須保留工作,並依賴薪資作為收購資產的資金。
書名:《富爸爸,窮爸爸(20週年紀念版)》
作者:羅勃特‧T‧清崎
出版社:高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