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風的興起,帶領台灣紡織業走出了過去普遍被視為「夕陽產業」的窘境,在運動風興起之後,國際知名運動品牌的訂單讓紡織業受到市場關注,包含 NIKE ( NKE-US )、Adidas ( ADS-DE )、lululemon ( LULU-US ) 等品牌業者的訂單讓儒鴻(1476-TW)、東隆興 ( 4401-TW ) 等業者營運快速成長。
而成立於 1996 年,並且在 2014 年一度取得北美第二大品牌寶座的 UA ( Under Armour,UAA-US ) 則是選擇了得力(1464-TW)作為供應商,這也讓得力大翻身,一腳踏入熱門的運動產業當中,如今也成為運動紡織供應鏈中的一員。
得力成立於 1982 年,最初以購入中古的織布機從事織布代工業務起家,並且透過持續購入廠房與設備,逐步從原本單一的織布代工走向染紗,形成染織一貫化的業務,1987 年得力在台北設立辦事處推廣自有業務,逐漸擺脫只有接單幫別人做純代工的定位。1992 年得力興建長纖織布以及染整廠,長短纖染織一貫化的經營模式奠定了至今的基礎。
( 註:纖維又透過長度可以分為「短纖」 ( 1-4 英吋 ) 以及「長纖」 ( 長度可達數百英尺 ) 。短纖多為天然纖維,具有透氣以及較佳的觸感,長纖包括蠶絲及人造纖維,優點為不易斷裂和易於製成成衣,廠商會依不同的特性利用不同纖維來做應用。 )
得力的主要產品項目為短纖織物以及長纖織物,依照終端應用市場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休閒時尚、傢俱用布以及運動布三類,過去得力產品主要集中在休閒時尚以及傢俱用布上,在轉型之後逐漸變成以運動布為主 ( 超過 6 成 ) ,傢俱與休閒時尚為輔。同時也可以觀察到營收及獲利有大幅的成長,其轉捩點正是來自於運動風的興起,以及與運動新興品牌 UA 的合作。
UA 成立於 1996 年, 主要市場位於北美,是一間銷售運動服飾及運動鞋的品牌商。2007 年,當時在市場上還不算有名的 UA 正在全球尋找布料的供應商,來到紡織產業聚落密集的台灣,找到了當時還是以傢俱與時尚為主要市場的得力,開出了 1 個月內要完成 10 組布的要求。
對比當時開發一組布需要一個月的時程,這是相當嚴苛的標準,但得力的經營層在考量到這是轉型的良機後,隨即讓研發團隊加足馬力開發,並且成功交貨,也讓雙方的合作關係有了互信的基礎。
在合作的前幾年,得力的營運表現並沒有立即爆發,直到 2011 年起 UA 因為網路社群行銷及針對年輕客群進行產品開發的方向正確,品牌一砲而紅,隨後開設運動平台、簽下 NBA 明星球員 Stephen Curry 等等成功的行銷策略,都進一步讓 UA 知名度大增。
隨著銷售店不斷的設立,UA 也步入高營收成長期,甚至一度在北美地位擠下 Adidas 成為第二,可以說是 UA 的輝煌期。而作為 UA 供應鏈的得力也受惠於這波風潮,可以從財務表現明顯看出得力轉型運動服飾的成果。得力也以運動布為基礎,陸續開發了 NIKE、Adidas、ASICS 等運動品牌客戶,但在營收結構上,UA 仍然佔有相當吃重的地位。
在企業家第二代,也是現在董事長的葉家銘先生接班後,得力也走出與過往紡織業不同的經營路線,除了持續鑽研在產品的開發方面之外,逐漸重視在行銷的方面的投入。
2014 年得力推出「DLFIT」為商標的系列彈性面料,同年也推出以「DELINNO」為名的品牌布,透過為產品設立品牌,無論是在國際場合或是在推廣產品時,都能夠加深客戶的印象,更有利於往後產品的推銷。此外,每個月都能持續推出新產品的開發能力,讓得力形成了持續與市場貼近,並針對需求快速開發的模式。
堅持平織,強調研發
同樣經營運動服飾市場,得力採用的是平織法,與紡織業龍頭儒鴻使用的針織法為兩類不同的紡織方法,普遍而言,針織布具有延展性較佳的特性,相當適合用於運動服飾;平織布則相對耐磨,但延展性不比針織布。
對於以平織布起家的得力來說,是否要採用針織,等於是進入一個不同市場與已經鑽研多年的對手競爭,因此得力決定繼續專精在平織領域,並且投入相當多的研發資源在平織布上,研發費用率平均超過 2%,透過加入彈性纖維以及其他技術,讓平織布也能展現出針織布的彈性。
得力 AERO-TECH 系列運用人體工學設計織布表面的孔洞位置,提供通氣、散熱的機能,又兼具平織布的耐磨性,讓平織布也能應用在不同領域上,擴大了得力的產品競爭力。
以高科技的方式持續且快速的開發不同的功能性面料,讓研發成為得力的核心優勢,搭配上不同於傳統紡織業的行銷方式,包含建立布料品牌、與紡拓會一同觀察市場流行趨勢與科技發展,並且積極拜訪客戶的「拓銷團模式」等等,讓得力順利拓展業務,開發不同的品牌客戶,並建立出與其他紡織公司的差異化。
(註:紗線到變成布料的過程就是織布,織布可以分為不同的織法,大致可分為「平織」與「針織」。為不易斷裂和易於製成成衣,廠商會依不同的特性利用不同纖維來做應用。)
規模化與多角化
得力的生產基地共有 7 處,分別為得力 ( 台南、杭州、越南 ) 、東明 ( 台南 ) 、佳得 ( 台南 ) 、福發 ( 台南、浙江 ) ,就紡織一貫化的生產流程來說,得力廠囊括較多的生產流程,越南得力廠於 2017 年第三季開始生產,是擁有從長短纖絲加工、織布、染整各式生產設備的工廠,也是針對未來生產需求擴張規模而設置的工廠。
除了自有工廠之外,在柬埔寨也與台南 ( 1473-TW )合作設置成衣廠,補足織布之後的下游成衣製造流程。台灣紡織業龍頭儒鴻其中一項競爭優勢就是良好的垂直整合能力,得力自然也不例外,透過併購、轉投資的方式陸續增加子企業,逐步擴大整體的營運規模。
得力近幾年的發展不只單單聚焦在紡織本業,在上海也有投資房地產業務 ( 包含酒店公寓以及商辦等等 ) 貢獻在業外收益。
小結
得力跨入運動服飾市場的選擇成功的達成轉型。成功的原因不單只是選擇的合作夥伴帶來的營收貢獻,也包含了得力為了實現轉型積極投入研發與行銷,在原有的平織布產業建立起獨特的競爭優勢。除此之外,曾在得力工作一陣子熟悉業務,後來在 2014 年擔任董事長的經營第二代葉家銘先生也為得力帶來許多新的思維,垂直整合、科技研發、貼近品牌與市場的開發方式,讓得力的紡織業傳產面貌煥然一新,成為「紡織矽谷」的一員。
資料來源:得力年報、得力法說會簡報、得力官網、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神祕黑馬股得力:葉家銘的第一手告白今年來股價偷偷漲一倍的 UA 概念股”,財訊雙週刊 第 481 期、紡織月刊、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