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特力(2908)|全台最大出口貿易商!中國投資失利?特力可以長期投資嗎?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盧紀安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特力(2908)|全台最大出口貿易商!中國投資失利?特力可以長期投資嗎?

2022 年 11 月 11 日

 
展開

大家對特力屋和 Hola 大概都不陌生,大部分人應該也知道這兩間居家裝潢零售同屬於特力集團,但大家知道這兩大品牌大概只貢獻特力集團一半的營收嗎?另外一半營收來自特力起家的老本行—貿易,這也是特力屋為什麼會出現的原因。本篇就帶大家了解特力這家企業背後的故事,以及近年中國投資失利造成獲利能力的變化。近期億光的訴訟案又會帶來什麼影響?趕快往下看!

特力( 2908 )-全台最大出口貿易商

要了解特力是如何發跡的,需要先知道特力的兩位創辦人李麗秋和何湯雄,他們個性和管理方式迥異,不過卻意外的彌補彼此不足之處,甚至結為夫妻。李麗秋個性穩健,因緣際會下從貿易公司經理職務獨自出來創業,在當時的 1970 年代,單身二十多歲女性創業是非常罕見的;何湯雄比李麗秋大一歲,抱著學點東西的心態到剛成立一年的特力貿易擔任驗貨員,熱愛交友的他,在事業上相當積極敢衝,在愛情上也是,大膽追求老闆李麗秋。這對夫妻的組合各司其職,何湯雄負責和廠商、客戶打成一片,李麗秋則是在和湯雄太衝時把它往回拉一把。

李麗秋之所以會創業,是因為一家美國貿易商來台灣找採購代理,李麗秋得到廠商信任成立了特力的前身秋記貿易,但是三年後,該美國貿易公司遭併購,秋記頓時失去唯一的客戶,這也導致李麗秋下定決心改變經營模式,讓特力能有別於其他買空賣空的貿易商,並且在貿易商逐漸式微的現在,業績還能成長。

  • 雞蛋不放同一個籃子:
    由於一開始創業時,僅為一間企業採購,當這唯一的客戶消失,企業整能重新開始,甚至差點倒閉,因此,特力努力讓自己的客戶多元化,即使現在有美國 Walmart 和英國 B&Q 兩大客戶,但特力依然不會因此放棄小客戶,畢竟過去 Walmart也曾經是小客戶,當時最大客戶是 K-mart,但後來 Walmart 快速發展,成為全球零售龍頭。重視每個客戶的文化,使特力直到現在依然也是Walmart重要的供應商之一。

▲美國量販店市佔率,單位:%,資料來源:Bain & Co.

  • 在地化服務:
    要能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自然需要更了解客戶,而主要客戶在歐美等國的特力藉由在 8 個國家設立 11 個辦公室,並且吸納在地人才,提供當地客戶更好、更即時的服務,有別於傳統上對於貿易上只是買空賣空的形象,特力期望能與客戶長期合作,設立辦公室是更了解客戶所在市場的一種方式。
  • 誠信透明:
    想像我們今天是一個貿易商,我們是工廠和零售商中間的橋樑,如果有一天工廠能與零售商直接聯絡,那我們不就失去存在價值了嗎?許多貿易商也是這樣想的,所以盡可能避免零售商有辦法直接聯絡工廠,如果零售商不知道工廠的出廠價是多少,貿易商還能從中再賺一點價差。特力卻不是如此,與客戶的買賣不是一次就結束,而是擁有長期、多次的合作,特力的價值在於瞭解客戶,能幫客戶找到最合適的工廠生產需要的商品,讓零售商能與工廠直接對話,更有助於彼此更了解需求。特力收取合理的商品價值 3 ~ 7% 服務費,如果客戶與特力有長期合作的打算,相信特力有辦法幫助他們找到最合適的供應商,自然不用怕客戶與供應商直接接洽後去中間化。
  • 不賺匯差:
    由於不是想要買空賣空,賺完一票就走人,因此不願意賺取跨國貿易間的匯差,畢竟有賺就有賠,企業在長期經營時,匯差的獲利與損失都會發生,在追求穩健經營時,利用投資工具避險,將匯率釘在特定數字,將可避免許多不確定產生,或許少掉許多獲利機會,但也不用擔心會因此產生損失。總結來說,特力是在台灣貿易最蓬勃的時代起家,以追求永續經營為目標建立與客戶長期穩健的合作關係,因此即使在貿易產業逐漸凋零的情況下,依然能持續成長,成為全台最大的出口貿易商。但即使再怎樣逆勢成長,貿易終究不是個具有美好前景的產業,要如何擺脫緩步成長,最簡單的方式當然是從自己熟悉的市場著手開發新業務,既然特力能幫零售商找到好產品,為什麼不自己來做零售商呢?

特力與 B&Q 合資成立 B&Q 特力屋

B&Q 是英國翠豐集團旗下的 DIY 量販品牌,在英國有將近 300 家門市,特力也是他們的貿易合作廠商,雙方在 1995 年各出資 50% 成立了 B&Q 特力屋。

為什麼要特力屋要跟B&Q合資,而不是自己全資成立公司呢?確實特力是有辦法找到貨源,生產能在量販店販售的產品,但從來沒有零售經驗的特力知道消費者究竟想要什麼商品嗎?知道要如何陳列貨架嗎?知道如何設計動線嗎?知道要在哪裡設點嗎?這些顯然不是與大的零售商打過交道就能學到的,而藉由合資的方式,特力能從 B&Q 獲得這些軟實力,結合本身對於上游工廠的熟悉,更能幫助這項新業務成功拓展。

在 1995 年剛成立特力屋時,特力的貿易業務營收大概在百億左右,而二十年以後的 2015 年貿易營收成長到 150 億元,但在這 20 年中,特力的零售業務已經成另一個營收 150 億元以上的大事業體,除了特力後來在 2007 年買下特力屋全部股權改名為「特力屋」外,HOLA 特力和樂的成立也是另一個關鍵因素,到了 2021 年,貿易營收更來到 250 億元,這 25 年來持續成長。

特力營收比重
▲近年特力營收比重,單位:億元,資料來源:TEJ

特力在中國投資失利

特力引進了 B&Q,使台灣第一次有了 DIY 零售店,但特力屋比較著重在「硬」的裝潢,簡單來說就是把房子上下顛倒不會掉下來的裝潢,而 HOLA 則是著重在「軟」的裝潢,像是沙發、床等等。成立於 1997 年的 HOLA 有了經營特力屋的經驗,在 2003 年成功轉虧為盈。

在零售業務有了成功經驗以後,積極推動特力上市並合資成立特力屋的何湯雄把目光看向了龐大中國市場,B&Q 曾在 1998 年找特力一起進軍中國,但當時何湯雄認為,國民平均所得超過 10,000 美元才是 DIY 量販店的進入時機,當時中國的人均所得僅有 1,000 美元。

到了 2000 年以後,許多外資、台資企業在中國取得不錯的成績,終於在 2005 年 HOLA 進軍中國,至於後來的成績最近大家看新聞也會知道, 2019 年特力宣布退出中國,結束這 15 年來,總計超過 30 億元的虧損,光 2020 年就認列 5.53 億元虧損。 2019 年後,特力的損益有大幅度的提升。

為什麼HOLA在中國會虧損呢?如果我們從 HOLA 在台灣的經驗出發,大約花了 6 ~ 7 年的時間才轉虧為盈,放到中國的話差不多 2012 ~ 2013 年也差不多該轉虧為盈了,從下圖來看,當時的虧損確實是有減少,但後來又遇到中國電商崛起,拼價格完全比不過,因此近幾年虧損又持續擴大。其實不只是特力無法在中國取得成功,B&Q 在中國也以失敗告終,各大特力貿易的客戶像是 Walmart、Home Depot 進入中國的成果也不佳。

特力營收概況▲特力中國投資營收與損益,單位:億元、億元,資料來源:TEJ

相對於一般對於特力的認知,特力的貿易業務與零售業務對集團的貢獻旗鼓相當,而十多年來持續侵蝕特力獲利的中國業務也已於 2019 年忍痛割捨,到底每年少了這些虧損能拉高多少每股盈餘呢?後面接著看特力的財務分析吧!

特力貿易業務比重提升拉低毛利率

我們再來看一次下前一篇有出現過的圖, 2018 年特力受惠於美中貿易戰開啟,客戶為避免未來可能較高的關稅,提前從特力進貨,因此貿易業務營收大幅成長 18% 。

我們可以從特力的個別財報中看出,不含子公司的毛利率在 2017 與 2018 年分別是 19% 和 15% ,台灣與中國零售都屬於子公司,因此這個毛利率大致可視為貿易部分的毛利率,相對下圖中的集團整體毛利率低,因此貿易業務營收比重增加,會導致整體毛利率下滑。

特力近年營收與毛利率

▲特力近年營收與毛利率,單位:億元、%,資料來源:TEJ

特力稅後淨利率長期偏低

特力的營收高達 300 ~ 400 億元,感覺確實是間非常大的公司,但是無論是貿易業或是零售業都不是獲利能力很好的產業,從下圖可以看出特力 2019 年前的稅後淨利率幾乎少於 6% ,與同業詩肯( 6195-TW )的 5 ~ 10 %比起來仍然低,問題其實也很明顯,就是特力在中國的投資損失。從下圖可以發現, 2019 年後,淨利率開始提升。

特力獲利能力
▲特力獲利能力,單位:%、億元,資料來源:TEJ

特力結束中國業務 有利集團獲利提升

每年在中國平均虧掉 3.5 億是甚麼概念呢?以一間營收 300 ~ 400 億元的公司來說,應該只是一點點而已吧!其實並不是如此,從下圖可以看出來, 2018 年的獲利如果加上中國投資的損失,就能讓獲利翻倍,其他各年度加回中國投資損失,也能使集團獲利增加不少,結束中國業務對特力營收的影響不大,但是可以有效提升獲利,對特力絕對是好事。

▲特力總損益與中國投資損失,單位:億元,資料來源:TEJ
(註:使用Test Rite Retailing Co., Ltd.衡量中國投資損益)

特力股利配發穩定

雖然中國投資陰霾籠罩多年,但整體經營還算穩健,股利的配發也穩定,在結束中國業務後,每股盈餘提升 30% 以上,也帶動股利配發的提升。

由於股利配發穩定,且股利殖利率高,有些存股族會選擇特力作為標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貿易與零售業務雖然在台灣都是龍頭,但如果與中華電( 2412-TW )這種有特許經營權的標的比起來,護城河比較沒有那強,這是大家投資時需要注意的一點。

特力eps與股利

▲特力每股盈餘與股利,單位:元,資料來源:TEJ、Goodinfo!

特力負債比率高?

特力的負債比率高達 80% 以上,我相信許多人看到這個數字都會擔心公司的財務是不是出了問題,但如果詳細去看負債提升的原因,其實大家可以稍微放心一點。

2019 年台灣的上市櫃公司財報納入了新的會計準則 IFRS 16 ,在這個新的會計公報下,如果企業有租賃合約,要將未來的租金,分別認列為租賃資產與租賃負債,因此新增的租賃負債,其實以前就已經存在,只是之前沒有納入資產負債表而已,且租賃負債跟銀行借款不同,銀行借款到期後一定要全額償還給銀行,但是租賃的合約如果要提前結束,通常不用付未來全額的租金,僅會損失訂金與違約金,因此租賃負債的增加對於企業來說影響不大。


▲負債比與組成項目,單位:億元、%,資料來源:TEJ

特力董監報酬

如果我們仔細閱讀年報前面有關董監酬金的部分,會發現特力有三位酬金超過千萬的董事,分別是何湯雄、李麗秋和他們的女兒何采容,已上市公司來說,兼任公司高階主管的董事擁有千萬酬金並不罕見,但是對一間獲利不到十億元,成長出現停滯,中國業務持續虧損的公司來說,出現三位千萬年薪的董事已經讓人意外,而這三位正好是大股東一家人,難免落人口舌。

特力最新消息

億光( 2393-TW )告特力屋等公司侵權

億光電子 11 / 7 控告特力屋股份有限公司、展晟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所販賣的燈泡、燈管及吸頂燈等系列LED 產品,侵害億光台灣專利,並向被告請求損害賠償新台幣 3 億元及立即停止製造、進口、販賣該系列侵權產品。
特力指出,特力屋業務性質為商品通路,本身並不從事商品製造,貨源均仰賴供應商提供,與供應商均簽訂不侵害專利權保證,此次億光電子的控訴,特力屋將持續以謹慎之態度處理本件專利爭議希望釐清事實,但對本身營運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特力總結

結束中國業務對於特力來說無疑是非常好的消息,但即便如此,特力還是有另一大困難要克服,那就是成長停滯。
貿易產業的成長空間不大,而台灣的零售業務也已經多年維持在 50 間門市左右,營收也沒有明顯成長,即便中國投資損失的陰霾不再,但也失去了成長空間,就像是二十多年前還沒有特力屋的特力一樣。而至於成長空間在哪呢?負責旗下零售店面營造工程的子公司中欣實業,在開始努力承接外案後,或許具有一些想像空間。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盧紀安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