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全體員工會議上,特斯拉(Tesla, TSLA-US)執行長 Elon Musk 提供了一些關於該公司最雄心勃勃的車輛之一的更新資訊:大約 25,000 美元(約 16 萬元)的小型電動汽車。Electrek 透露,特斯拉將於 2023 年推出無方向盤的電動汽車 Model 2 。
果然,特斯拉這週出現利多,交易了1.2 億特斯拉看漲期權,今日特斯拉領漲龍頭科技股,大漲 4%,現報 752.9 美元,創 5 個月以來最高收盤價。本週一,根據發布的數據, 2020 年,特斯拉在中國銷售的 101,082 輛汽車獲得了國家補貼,總額為 21.2 億元人民幣( 3.29 億美元)。
另外,特斯拉宣布計劃在 2023 年前推出一款全自動汽車。這款車被非正式地稱為 “ Model 2 ”,預計將類似於掀背車。將為中國市場進行在地化設計,但將在全球銷售。它將缺少兩個大多數汽車的標準組件,方向盤和踏板。特斯拉讓 Model 2 的車主別無選擇,只能坐下來享受駕駛過程。早在 2019 年,特斯拉就發布了一款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汽車的圖片,並表示目標是在兩年內推出這樣的汽車。
因此可以說,特斯拉對其自動駕駛技術的現狀很有信心。 9 月 2 日,馬斯克宣布,特斯拉幾週後將公佈完全自動駕駛(Full Self-Driving)的測試版,大概本月月底,完全自動駕駛系統的 Beta 10.1 將開放大眾測試。
不過,對於完全不提供方向盤和物理踏板的說法,業內人士均表示現階段不太可能。一是法規還未允許如此自動駕駛的車輛上路,二是特斯拉目前還沒有如此的技術實力。
這還不是全部,馬斯克預計 Model 2 的價格將低於 2.5 萬美元。並表示特斯拉為此將致力於研發改進電池製造技術,通過垂直整合功能更強大的電池生產技術,降低電動汽車 50% 的成本。
Electrek 援引公司會議的人士的話稱,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目標是在 2023 年開始生產更便宜的電動汽車。但是不少人認為這一時間將會提前,先前多個報導提及,特斯拉的全新經濟車型項目,正在中國市場推進。有媒體表示,該車將會在今年下半年就開始測試,意味著該車的發布日期,可能會早於 2023 年。有傳言稱特斯拉將在 2021 年 11 月的廣州車展上展示該車。
特斯拉想推出低價車打開市場
目前特斯拉已經有 Model 3 、Y、X、S 等四款車型在售,不過這樣的車型矩陣還不夠全覆蓋,而且價格還沒有下探到汽車主流消費水平。在 Model 3 降價有限的情況下,特斯拉順理成章的推出全新車型。
在電動車領域,特斯拉近幾年長期霸榜。尤其是在降價措施下,其銷量一路飆漲。但在剛剛過去的 7 月份,特斯拉在全球和國內市場的表現均被 今年 7 月比亞迪(BYD, 002594-CN )超越。今年 7 月比亞迪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銷量達 4.7 萬輛,特斯拉以 3.5 萬輛的成績摘得亞軍。
一方面,特斯拉近期的降價策略使部分消費者處於觀望之中。另一方面,特斯拉產能受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銷量的成長。疫情、晶片短缺等因素使特斯拉海外工廠產能受到影響,也正因此,特斯拉在上海工廠生產的汽車在 7 月份絕大部分用於了出口,這也導致 7 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銷量暴跌。
對於比亞迪 7 月電動車銷量超越特斯拉,汽車產業分析師張翔認為,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有 7 年了,潛在使用者基本被開發了。因此,比亞迪在市場上超越特斯拉是一個必然的現象。二是比亞迪知名度不斷提升,同時今年混動車型迎來快速發展,比亞迪在插混領域累積較深,銷量大幅上漲。不過隨著特斯拉新車推出和產能釋放,特斯拉的銷量會再次迎來一波大幅成長。
另外,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佔有率主要是純電動汽車的貢獻,補貼走下坡後,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和銷量會下滑,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可能會被歐洲市場超越。 電動車目前為止還是依賴於國家補貼在生存,這是現實。到 2023 年,按照目前國家政策,補貼會走下坡,可能會退到零。因為如果馬上取消,就面臨整個市場少了幾百億元的資金支持。到 2023 年如果國際上都在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中國一下子取消,有可能會影響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
特斯拉在全球市場面臨的競爭也並非比亞迪這一單一對手。在國外市場,傳統車企在電動車領域發揮效果的效應已逐步顯現。今年 4 月份,大眾汽車的 ID 系列車型首次擠進全球電動車型銷量排行榜前五。在銷量前十榜單中,奔馳、奧迪、現代和沃爾沃也在榜單之列。今年 3 月份,大眾汽車設定了今年在全球交付 100 萬輛電動車的目標,隨後寶馬也宣布今年計劃向全球使用者交付 100 萬輛電動車。
如果特斯拉的 Model 2 計劃得以實現,這款面向大眾市場的電動汽車的成本將比目前的一款新車低 38%。 特斯拉這一發展也將引發連鎖反應,迫使其他汽車製造商降低電動汽車的價格,因為注重成本的消費者會蜂擁購買更便宜的汽車。
電動汽車數量的擴大導致了巨大的供需失衡,電動汽車金屬的供應跟不上需求。基準情報公司估計,今年將出現 2.5 萬噸鋰短缺,並預計這種短缺將持續到 2022 年。除非對產能進行大規模投資,否則這種短缺可能會持續到本世紀末。
電動汽車產業向高容量電池的轉變導致了對石墨等電池金屬的需求。 2021 年 6 月註冊的新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比前一年增加了 160% 。與一年前相比,這些汽車的鋰和石墨使用量分別增加了 30% 和 36% 。電池金屬配置的增加和更高的價格導致電動汽車金屬的價值在最近幾個月飆升。
▲電動汽車電池金屬的價值圖表
2021 年 6 月登記的電動汽車電池金屬價值為 6.49 億美元,與上期相比成長 237% 。
《36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