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14年保健食品的市場規模達到1,149億元新台幣,以不畏經濟不景氣之姿展現4.93%的年成長率,如此堅強的實力可蓋出幾乎兩個101!保健食品雖為食品但利潤相對較高,龐大的商機在近20年來吸引了眾多業者紛紛搶入,沒想到連不肖業者也前來分一杯羹。
保健食品廣告誇大不實、保健食品內容物摻偽、外盒標示不實等等情節來騙取民眾信任而獲取利潤,實屬嚴重的詐欺事件,這樣的黑心商品竟然遍布全球!據新聞指出,今年三月底彰化衛生局抽驗市面上十件魚油商品,竟只有兩件國產商品合格,更有商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僅有標示的17%!不只台灣,美國新聞也指出,包括沃爾瑪(Walmart, WMT-US)、健安喜(GNC)和沃爾格林(Walgreens, WAG-US)等大型通路的自有品牌都有保健食品標示不實的問題,像是:人蔘保健食品內不含人蔘、金絲桃保健食品內不含金絲桃,甚至還有商品添加了有害物質!
面對這個生病的世界,該如何做個聰明的健康消費者呢?
保健食品只分為兩類:一種就是一般通稱的「保健食品」,而另一種是領有政府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
我們常看到貨架上擺放著許多名目為保健食品的商品 (也許它會換個方式強調自己是:機能性食品、膳食補充品等等),其實嚴格來說它們都只是『普通食品』,受限於食品及相關產品的查驗登記法規,內含對身體有助益的成分,但大多都未經科學驗證,依法不可廣告或標示其具有保健功效。
而健康食品在台灣是一個法定名詞,受限於健康食品管理法的規範。生產廠商必須符合食品良好作業規範 (GMP,為一注重食品在製造過程中產品品質與衛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預申請的產品需先經過保健功效的確認與成品安全性的評估,檢附動物或人體臨床驗證數據,再通過毒性測試,這樣的保健產品才能廣告其許可範圍的保健效能並合法的稱之為健康食品。
簡單的說,擁有小綠人標章,才是有政府的功效背書保證,消費者才能確實期待服用完能達到增進健康的功效。截至2015年八月,市面上真正擁有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有三百三十四項,儘管小綠人標章在近年來有些出槌,健康食品標章在一般消費者的心中還是有一定的公信力的。
除了健康食品認證,您還可以參考SNQ國家品質標章
許多廠商都將擁有健康食品認證作為保健商品的行銷重點,但健康食品認證機制也是有其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健康食品審查通過後,政府查廠時間間隔過長,難以保證往後生產產品的品質。通過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有效期限有五年之久,到期前3個月廠商可提出延展要求,食藥署曾表示:『查廠至少每兩年會輪到一次』。我們知道政府受限於人力、物力,但查廠的間隔有可能長達兩年,這之間的空檔無疑讓廠商有漏洞可鑽,消費者最後還是只能依賴廠商的良心。
在此介紹另一種保健食品的認證機制,以供讀者作為辨識優良保健食品的另一個參考表準,那就是由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推出的『SNQ國家品質標章』。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召集全台一百餘位專業的學者專家,評審委員囊括產產、官、學、研各界資源,審查流程標榜科學嚴謹,通過審核標準的產品才可授頒國家品質標章。據資料,SNQ國家品質標章授權年限只有一年,所有產品年年必須被重新審查才可維持資格。SNQ以提供民眾購物無風險的健康消費環境為宗旨,針對產品的配方設計,原料、成品、半成品的品質管控,以及上市後對消費者的危機處理系統皆列入審查範圍。以下為您整理比較表格
有認證還不夠,我們還得注意……
關於聰明選擇保健食品筆者還想跟您分享的就是:業者刻意誤導。像是有些業者標榜:某某產品有被收入在美國醫師參考手冊中 (Physicians’ desk reference;PDR),還說這本參考書是目前最具公信力的醫藥學參考資訊,乍聽之下真會信以為真,但PDR其實是一本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出版物,由藥廠、健康規劃者、買家,以及藥品利益管理者等資助發行,很多數據及副作用等資訊仍有很多爭議,公信力似乎不如業者所說的可靠呢。保健食品的行銷手法真的是花招百出,為了賺取這門健康財,業者鋪設的障眼法實在太過高明。
健康消費者要的無非就是個有效、安全的商品,在保健食品詐欺事件連環爆發之後,也許有認證標章只能成為我們選擇商品的第一步,聰明的消費者還得仔細閱讀產品外盒來辨別原料為天然亦或化學合成、內涵營養素的成分以及實際含量、添加物的使用及其含量多寡,您最需要的還是多方驗證『廠商告訴你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