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聰明人也會犯的 7 個情緒錯誤
作者 36氪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聰明人也會犯的 7 個情緒錯誤

2020 年 11 月 30 日

 
展開

如何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編者按:大多數人都不太了解自己的情緒,不了解情緒機制是如何運作的,也不了解如何以一種健康的方式處理情緒。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會掉入一些常見的情緒陷阱。讓我們當下感覺良好的東西,往往會讓我們以後感覺更糟,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情緒健康,要注意本文指出的 7 個常見的情緒上的錯誤。本文作者Nick Wignall,原標題為” 7 Emotional Mistakes Even Smart People Make”,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大多數人都不太了解自己的情緒,不了解情緒機制是如何運作的,也不了解如何以一種健康的方式處理情緒。這是一個悲哀但可以理解的事實。

結果就是,人們一遍又一遍地犯同樣的錯誤,導致情緒低落、焦慮和拖延的惡性循環。

人們犯的幾乎每一個情緒錯誤都來自於這個陷阱:

現在感覺良好的事情往往會導致一個人以後感覺更糟糕。

情緒上的錯誤是對痛苦感覺的直覺反應,這種痛苦的感覺通常會在短期內得到緩解,但只會讓問題在未來變得更糟。

作為一名心理學家,我的工作是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情緒是如何起作用的,這樣他們就可以用一種健康的方式來處理情緒,而不是試圖避免它們或者用快速的解決方法來擺脫它們。

以下是即使非常聰明的人也會犯的 7 個最常見的情緒錯誤。如果你能學會識別它們並避免它們,你會發現自己更加快樂,情緒更加穩定。

1. 試圖控制自己的情緒

大多數人認為,只要有足夠的努力或掌握足夠的技能,他們就應該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他們感到焦慮時,會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當他們感到悲傷時,會努力讓自己振作起來。

當他們感到憤怒時,會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但如果你停下來想一想,這真的可以做到嗎?

如果感覺快樂就像打開一個快樂開關那麼簡單,那就沒有人會需要像我這樣的治療師了。

你不能直接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像你不能直接控制天氣一樣。

而且,當你試著讓自己感覺不一樣的時候,結果往往不太好。當你情緒上感覺不好時,你可能會採取以下兩種方法中的一種:你要么試圖逃離痛苦的感覺,要么試圖修復這種感覺。問題是,當你試圖避免自己痛苦的感覺時,你是在告訴自己的大腦那些感覺是危險的。

這意味著,即使你成功地在當時感覺更好了,你的大腦也會害怕這種情緒下次出現,從而導致雙倍的痛苦情緒。

所以,下次當你感覺不好或不開心時,不要問我如何才能讓這種感覺消失。問問自己,除了控制情緒,能實際做些什麼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

2. 過於相信自己的想法

能夠思考、推理和解決問題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一不小心,它也可能會給你帶來麻煩。

很多人,尤其是聰明的人,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過於依賴自己的想法。

因為他們的思維在工作中或者生活的某些方面非常有益和準確,所以他們認為自己的思維總是有益和準確的。這導致他們傾向於無條件地相信自己的想法。

但問題是:

不管你有多聰明,你的想法都可能是完全錯誤的。特別是那些關於你自己的想法。

我們的思維方式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感受:

如果你告訴自己你是個失敗者,你會感覺很糟糕。

如果你想像自己會搞砸明天的工作PPT展示,你會感到很焦慮。

如果你在腦海中反复演回顧過去 10 年婚姻生活中你的配偶做過的 225 件錯事,你會感到很憤怒。

許多聰明的人都陷入了這種痛苦情緒的惡性循環中,因為他們相信第一個跳出腦海中的想法,結果,他們就一直這樣想,產生越來越多的痛苦情緒。

如果你想避免像悲傷、內疚或焦慮這樣的螺旋形痛苦情緒,就要對自己的想法持一種健康的懷疑態度。

3. 把你的情緒歸咎於某件事

這其實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誤解,即使在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中也是如此。

當一位同事在午餐時間對你說了一句冷嘲熱諷的話時,你會感覺他的話讓你很生氣。

當你的配偶忘記在結婚紀念日給你買東西時,你會覺得他們的健忘讓你很氣憤。

當一輛車在高速公路公路上突然擋住你時,你會覺得這個司機讓你很焦慮。

但這些都是假象。

從幾十年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中,我們知道,一個被稱為認知仲介(cognitive mediation)的過程決定了我們的情緒感受。簡而言之,產生情緒的原因是我們對事物含義的解釋,而不是事物本身。

例如,假設你在高速公路公路上開車,這時一輛車從你旁邊飛馳而過,從你右邊超過去並擋在你前面:

情景A:你對自己說,混蛋,差點讓我撞車。

情景B:你對自己說,這麼著急,也許他的妻子在車後座上準備分娩,他想盡快趕到醫院。

同樣的情況和事件,但是完全不同的情緒反應。事情不會引起情緒波動。你對事物的看法才會改變你的感受。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的環境不重要。當消極的事情發生時,我們的對事物地解釋更可能是消極的,這是有道理的。

關鍵是要意識到,雖然你無法控制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但你總是可以控制自己對它的看法。

心靈是我們自己的地方,而它本身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 ——John Milton

4. 擔心自己的情緒

有個問題思考一下:假設你不小心碰到了爐子上的一個熱鍋,你的手指和手臂突然躥起一陣灼熱的疼痛感。這疼痛感危險嗎?

答案是,一點也不。

痛苦並不危險。這是你的大腦傳達危險的方式。

如果你繼續把手指放在熱鍋上,就會造成組織損傷。疼痛只是一種手段,讓你移開手指,防止真正的危險。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情緒上的痛苦:

當你與談了很久的男朋友/女朋友分手後感到極度悲傷時,這種悲傷的痛苦並不危險。

當你處於恐慌之中時,焦慮感很糟糕,但並不危險。

這裡的關鍵點很簡單:

感覺不好並不意味著它就是不好的。

許多人養成了試圖麻木或逃避痛苦情緒的壞習慣,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情緒很危險。不過,這會帶來了意料之外的副作用,長期來看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降低情緒的強度和痛苦的秘密是提醒自己,不管情緒有多不舒服,它都不是危險的或可怕的東西。

5. 信任你的情緒

無條件地相信你所有的想法是危險的,同樣,盲目地相信你的情緒也是有問題的。

我們的文化傾向於美化情感。從很小的時候起,我們就被“找到你的激情”、“讓你的直覺指引你”、“追隨你的內心”這樣的資訊轟炸。似乎情感在某種程度上能比思想或原則更明智、更準確地傳達真理。實際上,情緒往往是我們行為的可怕嚮導,例如:

當你和配偶吵架時,你的憤怒可能會讓你說出尖酸刻薄的話來報復對方。不過,你真的應該聽從自己的內心嗎?

當你的鬧鐘響起時,你記得你說過今天早上要去鍛煉,但是你感覺你需要再睡 15 分鐘,所以你翻身告訴自己晚上會去鍛煉的。你的直覺真的會給你最好的指引嗎?

不管這些感覺多麼強烈,或者看起來多麼神秘和明智,事實是,你的情緒經常會與你的價值觀和最高目標發生衝突。

如果你養成盲目相信自己情緒的習慣,你就會讓自己的生活長期拖延,自卑,甚至健康狀況不佳的狀態。

要想真正追隨你的夢想,過自己引以為傲的生活,你必須時不時地忽視自己的情緒,而要關注自己的價值觀。

6. 評判你的情緒

還記得我們之前說過,試圖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們實際上不在我們的直接控制之下?這個觀點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含義:

如果你不能直接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就沒有任何意義來評判自己的情緒。

事實上,這是我們都知道並且在法律意義上同意的事情是,沒有人會因為感到憤怒而被送進監獄。你只有在做錯事的時候才會被關進監獄。

我們根據一個人的行為來判斷他,因為行為是可以控制的。但我們不會精確地根據人們的情緒來判斷他們,因為這不在他們的控制之下。

然而,有很多非常聰明的人,包括我共事過的幾位律師,他們居然會因為某種情緒而堅持判定自己是壞的或者是錯的。不幸的是,這有嚴重的副作用:

當你因悲傷而對自己做出負面評價時,你會在悲傷之上再感到內疚。

當你因為感到焦慮而批評自己時,你會在焦慮之上再感到悲傷。

當你因為憤怒而責備自己時,你會在憤怒的基礎上又感到羞愧了。

根據自己的感受來判斷自己只會加劇你的痛苦。

你可能不喜歡感到焦慮、悲傷、憤怒或其他任何不舒服的情緒,但批評自己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相反,當你情緒低落時,你要像對待好朋友那樣對待自己。

7. “處理”你的情緒

“應對技巧”只是一種短期策略,往往會導致長期的痛苦。

如今似乎每個人都想學習更多的應對技巧。作為一名治療師,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想學習一些當我焦慮/沮喪/生氣時可以使用的應對技巧。

但是,應對技巧只能充當OK 繃,僅此而已。雖然它們可能在短期內能緩解一些不適,但它們從未真正解決根本問題。

這就是麻煩的地方。當你依靠應對技巧來感覺更好時,往往會看不到解決問題的根源。

沒人喜歡做手術,但如果你胸部中了一顆子彈,那就得把它取出來。同樣地,如果你長期焦慮、抑鬱,或者其他任何你正在與之鬥爭的情緒,使用應對技巧只是把問題踢到後面去。

在某些時候,你必須咬緊牙關做手術。在某些情況下,你必鬚麵對這樣一個事實:應對技能只能解決你痛苦的症狀,而不是原因。

總結

讓我們當下感覺良好的東西,往往會讓我們以後感覺更糟。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情緒健康,要注意以下常見的情緒上的錯誤:

  • 試著控制你的情緒
  • 相信你的想法
  • 把你的感受歸咎於某件事
  • 擔心你的情緒
  • 信任你的情緒
  • 評判你的情緒
  • “處理”你的情緒

36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