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ial Shenanigans》,繁體中文書名《騙術與魔術:識破 13 種連財務專家都不易看穿的假報表》。
俗話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金融市場上向來是不乏騙子,就連矽谷獨角獸 Theranos 都可以是一場超大騙局。(不知道 Theranos 這家公司的話可以讀一下JC 趨勢財經觀點的文章:讀書心得《Bad Blood》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
騙子可以是投顧老師、宣稱能每月給投資人超高報酬的老鼠會、甚至是上市公司,比如美國著名的安隆案(Enron)、WorldCom、Tyco、Symbol Technologies、日本的東芝、台灣的博達案等等。
對於真正的投資人來說最怕的就是買到財報作假的股票。我直到研究所時修了Financial Accounting from a Preparer Perspective這門課後才發現其實 IFRS 會計準則也是可以很有彈性,光是營收認列這一項,即使兩家一模一樣的公司,保守和激進的管理層就可能給出差距不小的數字,而且還都符合會計準則。
上市公司財報雖然都要經會計師事務所查核,但實際上財務報表可以動手腳的地方非常多,公司若真有意造假也難以查出。此外,付錢給會計師的是公司,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所以多數情況下會計師事務所也傾向少找公司的麻煩。
那投資人該怎麼避免踩到地雷呢? 當然,想避免踩到地雷最直接的方法是只投資誠信正直的經理人經營的公司,就像巴菲特說的,”一般來說你要尋找三樣特質 — 聰明,精力和誠信。 如果他們沒有最後一個,那你就不用在意他們有沒有前兩項了。”
不過這事實上也很難判斷,而且在出事前誰也不知道管理層原來並不正直,所以若能從財務報表中看出端倪還是更好的方法。
這本書介紹了過去著名的會計詐欺、重編財報以及其他財務報告方面的不當作為以及許多企業用來誤導投資人的技巧,教導投資人偵測地雷的方法。
案例 1:安隆
安隆(Enron)這家公司大概是最有名的會計欺詐案例。該公司的營收從 1995 年的 92 億美元遽增到 2000 年的 1,000 億美元,超過十倍!歷史上從沒有一家公司能在五年內營收成長十倍。
然而有一點很明顯的可疑之處在於安隆的淨利並不像營收一樣成長,1995 年的淨利是 5.2 億,2000 年是 9.8 億,連兩倍都不到。這有可能沒問題嗎?
沃爾瑪(Walmart, WMT-US)(Walmart Inc, WMT-US)花了 10 年時間營收從首次超過百億成長到超過千億,福特(FORD, F-US)花 27 年,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GM-US)花 31 年,而安隆只花 4 年。當財報的營收成長遠遠超過任何正常模式時,營收認列的詐欺可能是推動成長的主因。
案例 2:WorldCom
WorldCom 則是用激進的會計手段(比如將費用資本化)和併購策略來虛增自己的利潤和營運現金流。WorldCom 的利潤一直符合華爾街的預期,因此股價大幅上漲,而 CEO 則是大賣持股來資助自己的木材生意和買遊艇。
財報上的營運現金流看似正常,然而自由現金流卻從正 61億美元驟降到負 38 億。不管是不是存在詐欺行為,這樣的自由現金流都表明這家公司陷入了大麻煩。
金融詐欺經常存在於主要通過併購成長營收的公司。 此外,併購驅動的公司通常缺乏內部成長引擎,例如產品開發,銷售和行銷。當自由現金流忽然驟降,很可能就有大問題。
案例 3:Tyco
Tyco 也是一家喜歡併購的企業,從 1999 年到 2002 年花了約 290 億美元買了 700 家公司。該公司利用併購和處置(disposal)造成的各種會計漏洞來虛增營運現金流,比如將營運現金流出移到投資現金流。
對於愛併購的企業,作者建議要看扣除併購現金流出的調整自由現金流。從 2000 年到 2002 年,Tyco 財報上的自由現金流都有二三十億,但扣除併購所花的現金後自由現金流全是負的,2001 年甚至是負 89 億。
Tyco 還有一些很有創意的小伎倆。比如為合約付出更高價格,然後要求零售商將高出正常價格的部分付回給 Tyco 作為 “連接費”,認列成 Tyco 的營收,虛增了利潤與營運現金流。
會計詐欺大致可分為三類 — 盈餘、現金流、關鍵指標。
盈餘方面常見的詐欺行為有:
- 過早認列營收
- 認列虛假營收
- 使用一次性或不可持續的活動來增加收入
- 延遲認列費用
- 隱藏費用或損失
- 延遲認列利潤
- 將未來費用移到過去時間
現金流方面常見的詐欺行為有:
- 將融資現金流移到營運現金流
- 將營運現金流出移到投資現金流
- 透過併購或處置資產虛增營運現金流
- 使用不可持續的活動來增加營運現金流
關鍵指標方面常見的詐欺行為有:
- 展示誇大業績的誤導性指標
- 扭曲資產負債表指標以掩蓋經營情況惡化的事實
(書中對各種五花八門的手法有詳細介紹並搭配真實案例,最後一章也有總結財報上會計詐欺的種種警示訊號,有興趣的人可以買書研究一下。以下節錄最後一章其中一部分的警告訊號。)
容易產生詐欺的警告訊號:
- 高級管理層缺乏制衡
- 連續不斷地擊敗華爾街預期
- 一個單一的家族主導管理層,所有權或董事會
- 有關係人交易
- 不適當的薪酬制度給予經理人錯誤的動機採用激進的會計手段
- 董事和公司間有不洽當的關係
- 管理層試圖規避監管或法律審查
盈餘操縱的警告訊號:
- 提早認列營收
- 使用不當的假設來估算長期租約或者完工比例
- 在買方最終接受產品之前或者付款有疑慮時認列營收
- 營運現金流落後淨利
- 應收帳款,特別是長期應收帳款以及未開票應收款,成長比營收快
- 藉由改變營收認列政策來加速營收認列
- 提供買家極慷慨的付款條件
- 涉及向關聯方或合資夥伴銷售的交易
- 營收成長大幅超越應收帳款成長
- 負債準備(liability reserve)的異常增加或減少
- 將出售子公司所得認列為營收
- 營業淨利成長大幅超越營收
- 資本化營業費用
- 資本支出非預期的增加
- 折舊或攤提年限太長
- 資產減值沒有認列費用
- 存貨相對銷貨成本大幅增加
- 壞帳準備或存貨跌價損失準備減少
- 發行股票期權的時機非常 “幸運”
- 沒有強調表外負債
- 改變退休金、租約、保險的假設來降低損益表上的費用
- 將當期利潤放到準備金科目,在後期將它們釋放到收入中
- 遞延收入驟降且無適當解釋
- 重複的重組費用,用於將普通費用轉換為一次性費用
現金流詐欺的警告訊號:
- 在收款日前將應收帳款賣出認列成營運現金流
- 比前期揭露更少資訊
- 將營運費用資本化使營運現金流出移到投資現金流出
- 非預期的資本支出增加
- 將購買存貨認列成投資現金流出
- 頻繁進行併購
- 自由現金流持續下降但有強勁的營運現金流
- 賣出子公司或部門,但將應收帳款保留在帳上
- 應付帳款增加快過銷貨成本增加
- 減少進貨來增加營運現金流
- 營運現金流大幅好轉
關鍵指標詐欺的警告訊號:
- 改變關鍵指標的定義
- 同店營收和每店平均營收的成長趨勢不同
- 假裝經常性費用是非經常性的
- 假裝非經常性收益是經常性的
- 不適當的或者改變計算存貨週轉天數的方式
- 應收款連續成長幾季後存貨週轉天數大幅下降
- 將存貨移到資產負債表其他地方
- 停止揭露某關鍵指標
《Value Partners》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