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雙重承認是什麼?現在接受會太晚嗎?雙重承認對其他國家有什麼好處?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敏迪選讀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敏迪選讀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雙重承認是什麼?現在接受會太晚嗎?雙重承認對其他國家有什麼好處?

2023 年 3 月 28 日

 
展開

昨天(2023/03/26)宏都拉斯宣布和台灣斷交了。我想大家應該都不意外啦,畢竟我們上上週五就已經預告過了,不過,昨天在斷交之後,有個新名詞冒出來,吸引大家目光,學者媒體更是爭相報導,那個詞就是:「雙重承認」。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不否定「雙重承認」的可行性。

哇賽,這可是一個重磅消息啊!如果有買國際觀察曆的捧油,在 2022 年版的 12 月 10 日,以及 2023 年版的 12 月 23 日,都會看到我在台灣邦交國這頁提到這個詞;這是個吵了很久的議題,而終於在這一天,由台灣外交部長開金口了。開放雙重承認,等於是台灣的「外交解禁」。這到底是什麼東西,而又會如何幫助台灣拉攏更多盟友呢?今天就來說文解字吧。

雙重承認是什麼?

雙重承認,英文名為「Dual Recognition」,而我們現在要講的不是承認雙重國籍,是「同時承認兩個國家實體」。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南韓和北韓,外交策略上就開放雙重承認,等於今天承認南韓的國家,同時也可以承認北韓的存在。注意喔!開不開放不是第三國說了算,而是南北韓雙方願不願意。假設今天北韓心中一直認為,南韓就是他們的領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北韓政府應該就會說,你如果要承認南韓政權的存在,和南韓建立邦交,那麼你就不能來跟我北韓建交。這種嚴格的做法就是「不開放雙重承認」。

為什麼過去不接受雙重承認?

既然我們開頭說,外交部長終於同意接受雙重承認,意味著我們之前都不同意,那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跟早期國民政府時期的價值觀有關。大家還記不記得「反攻大陸」?

當初國民黨來台灣時,唯一信念就是「中華民國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言下之意,怎麼可以讓中華人民共和國被承認呢!自古漢賊不兩立,如果有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別想和我中華民國建交。早期大概都是這種想法,很難撼動。

逐漸鬆綁的立場

這個價值觀一開始還很正氣凜然,結果 1971 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有很多國家開始想要跟對岸中國建交,這時候「不同意雙重承認」的傲氣反而成為我們的外交束縛,導致大家跟中國建交的同時,也只好跟中華民國斷交

(對其他國家來說,如果可以同時建交當然是最好啊,兩邊的錢都可以賺,但就是我們中華民國不肯。)

也就是說,是我們的堅持讓自己漸漸損失許多盟友,所以大概到 1980 年代,連國民黨黨內大老也都開始思考雙重承認的可能。我找到一篇國民黨大老魏鏞於 1988 年的投書,標題是〈為什麼我提出雙重承認〉,內文這樣寫:

「西德在 1960 年代後期、南韓在 1970 年代初期,先後認清不可能長期依賴歐、美、日等國,支持他們排斥共產政權獲得承認,因而放棄排他性的承認政策,改採彈性作法,從而在外交上有所突破。對德、韓的做法及轉變過程,我們應該深入研究。」

可見當時參與中美談判的魏鏞,也覺得是時候鬆開手,別再拒絕雙重承認,不過當時就連他提出這想法時都要戰戰兢兢,還特別強調,他說的這個雙重承認,必須要在「只有一個中國,且中華民國是唯一合法代表」的框架下進行。你就知道早期有多麼避諱提雙重承認,講出來好像你就是自貶國格幫賊(中共)說話

不接受雙重承認有什麼壞處?

在外交上,不開放雙重承認,等於是把原本很寬闊的外交舞台逼成零和賽局,好像台灣和中共只有一方是贏家,沒有任何彈性空間。

然而,我們看了這麼久的國際新聞都知道,外交是最需要彈性的,過度堅持反而會少了操作機會,對自己不利。東西德在 1973 年開放雙重承認南北韓在 1991 年達成協議,搞得現在台灣和中共的「排他性邦交」反而像是一顆活化石,早該被淘汰,卻一路撐到現在。

現在接受雙重承認會太晚嗎?

好,我們都知道開放雙重承認的好處了,那就現在開始吧,可以吧?嗯⋯⋯好像有點晚了。

以前是「中華民國不肯」,現在換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肯」了。光是立陶宛、捷克、美國派一些政府官員來台,中共就氣得跳腳、口出惡言,那今天就算是台灣開放雙重承認,也會被中共逼得要遵守他們所謂的「一中原則」,最後那些國家只好打退堂鼓。

這樣說來,我們現在才開放也沒意義了?不,現在正是「患難見真情」的好時機。有些台灣人總是說,美國、日本這些表面上和台灣交好的國家,幹嘛不直接跟台灣建交?都在騙台灣人感情。

但事實上,就是因為我們之前不開放雙重承認,如果這些國家要與我們建交就不得不和中國斷交,這成本太大了。因此,現在我們先把這個門檻拿掉,開放大家在跟中國保持邦交的同時,也和台灣發展經貿、政學、文化等深度關係

對其他國家有什麼好處?

我們丟出這樣的橄欖枝,解開友好國家的束縛,他們就不會綁手綁腳,而有更多「灰色地帶」可以操作。

例如美國,它就可以加強與台灣的邦交空間,同時再不斷跟中國說,沒有啊,我們的一中政策不變啊,你還是中國呀,我又沒說台灣是中國blah blah blah。

那麼開放雙重承認後,我們可以期待哪些事呢?

首先,現階段和台灣超好的非邦交國,應該可預期有更多外交好消息傳出;例如美國、日本、澳洲、捷克、立陶宛,這類國家本來就不太害怕和中國起衝突(因為都已經起衝突 XD),他們可能會研擬出一套說法,強調和台灣友好不違背一中政策,反正就是和中國打太極。

而和台灣關係普通的國家,就是我們要加強接觸的對象,要拿著前面那些國家的案例,說服他們和台灣加強關係。

最後,就是台灣現有的邦交國。開放雙重承認,應該會讓他們鬆一口氣,再也不用台灣中國二選一;但同樣地,如果他們本身已經像宏都拉斯那樣債台高築,或是沒底氣和中國打太極,那最終還是有可能迫於中共壓力和台灣斷交

雙重承認結論

總之呢,開放雙重承認是一個正確的方向。現在等於是把「外交難搞」的球丟回給中國,就看各國如何應對,而我們台灣政府之後要如何活用這步棋了

敏迪選讀》授權轉載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敏迪選讀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敏迪選讀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