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型投資已死 被動投資 將稱霸市場 ?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Aswath Damodaran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Aswath Damodaran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主動型投資已死 被動投資 將稱霸市場 ?

2021 年 5 月 7 日

 
展開

1983年至1984年間,我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博士生,當時我被指派為尤金·法瑪(Eugene Fama)教授的研究助理。法瑪教授在201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論文內容為有效市場理論奠定下基礎。法碼與其他學者在芝加哥大學中,發起了有關被動型投資與主動型投資之間的辯論,40多年來這已經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份,兩派都有充滿熱情的支持者。但即使是積極鼓吹主動型投資的支持者也必須承認,被動型投資贏了這場競爭。事實上,共同基金產業看起來似乎已經意識到了,他們正面臨的不只是成長趨緩,而是生死存亡之秋,很多共同基金正透過降低費用,以及提供被動投資的方法來因應這種狀況。

被動投資獲勝!

當伯格(Jack Bogle)在1975年創立了Vanguard 500指數型基金時,我相信他也沒能預見,這個基金成功改變了我們的投資方式。不僅指數型基金佔投資的板塊逐漸增加,隨著ETF也加入了被動型投資組合中混合,根據指數為主的投資已經擴展到了幾乎世界上所有資產市場。現在,你可以將想要的股票、債券或者商品,組合成指數型基金或ETF的投資組合。關於被動型投資的成長,我們可以在下方的圖表中看到。我紀錄了2005年至2016年,美國股票市場中的被動型投資者(以ETF和指數基金的形式)和主動型投資者:

主動型投資已死 被動投資將稱霸市場 ?-01

2016年,被動型投資佔股票市場所有機構的資金大約40%,比2005年還多了一倍以上。自2008年以來,主動型投資的資金流出加快,從過去10年資金流入主動型和被動型投資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整個趨勢。

主動型投資已死 被動投資將稱霸市場 ?-02

現在的問題不再是被動型投資是否在成長,而是它的成長速度會多快,以及主動型投資會因此付出什麼代價。這個結果不僅將對我們的投資選擇造成影響,而且對於許多屬於主動型投資的工作,如投資組合經理、銷售人員到理財顧問都會造成很深的影響。

關於主動型投資

要了解主動投資轉向被動型投資的原因,以及為什麼近年來這個趨勢會加速,我們只需要看看每年百萬名投資人,他們從房地產仲介或者是理財顧問所拿到的投資報告,這些報告記錄了投資人一年來因為主動型投資而虧損的金額。坦白說,現今的投資者比過去更清楚意識到,他們經常得因為基金操盤人的主動型投資而賠錢,而現在他們有了其它選擇來減少這些虧損。

1.統計上,主動型投資(永遠)不能打敗被動型投資!

在你想批評我是一名效率市場理論的死忠支持者之前,有一個簡單的數學原因可以證明為什麼這個說法為真。例如在2015年期間,機構投資者將他們約40%的資金投入指數型基金和ETF,約60%投資於主動型投資標的。投資於指數型基金和ETF的資金將會追蹤大盤指數,交易的費用成本只有約0.11%。主動型基金經理人首先必須認知到,統計上他們無法打敗指數,而他們的成本,如交易費用和管理費用,卻必需從指數的報酬中獲得。所以不意外地,主動型投資者每一個時期的報酬率都會低於指數,過半數的主動型投資人表現也皆不如指數。為了支持我的論述,下圖是截至2015年為止,所有主動型管理基金與被動型基金的報酬率:

主動型投資已死 被動投資將稱霸市場 ?-03

主動型股票型基金經理人的績效在2006年至2015年期間,每年平均都遜於大盤指數約1.21%,一年以上則落後2.92%、三年2.78%、五年2.90%,績效表現逐年與大盤差距加大。

主動型投資已死 被動投資將稱霸市場 _-04

 請注意上圖的表中,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在股票、債券和房地產領域的表現都不如被動型投資,意味著主動型投資績效不佳的狀況,並不僅限於股票市場。

如果主動型基金經理人不能擊敗市場,你如何解釋他們在一些研究中聲稱他們做到了 ? 這裡有三種可能性;第一,他們所看待的只有部分的主動型投資者,可能是對沖基金或專業基金經理人,而不是所有主動型投資者。第二,他們比較共同基金和股票指數兩者的報酬率,這樣的比較會使持有較多現金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報酬率高於正在下跌的股票指數,完全只是因為他們的在投資組合中持有現金。你也許可以用這個證據,去證明共同基金經理人擅長掌握市場時機,但這論點只有當他們長時間能做到這件事才成立。第三,這些研究將主動型投資者的報酬和市場指數相比,但它比較的市場指數恐怕無法反映投資人的全部選擇。例如,比較小型股的主動型投資人和標普500指數之間的報酬率,或比較全球投資人和MSCI的報酬率,你可能得到的反而是指數相較於主動型投資的更多限制。

2.沒有小族群的主動型投資者能夠打敗市場

主動型投資者對於有人批評他們無法打敗市場,最標準的反擊是,稱這樣的統計納入了許多次級的主動型投資人。我花了一生的時間與主動型投資者討論,這些主動投資人會和對沖基金、價值型投資者、巴菲特追隨者相比較,他們認為主動型投資的糟糕績效,應該是其它較差的投資團體該負責。事實上,他們很快就能提供證據顯示,擁有一些特徵的股票,如低PE、低PB、高殖利率等,這些股票的表現過去皆能夠打敗市場。

即使你認為上述的資料是正確的,你仍不能使用它們來捍衛主動型投資,因為你可以創造被動型投資工具,一樣有上述的特徵,如用低本益比或低股價淨值比股票所組成的指數型基金,這樣你可以用最小的成本,來創造上述那類主動型投資人所獲得的超額報酬。這樣,問題就又會變成,是否任何類型的主動型投資,都能夠打敗同樣風格的被動型投資呢?從下表SPIVA報告可看出,有許多不同類別的主動型投資者都無法打敗大盤。

主動型投資已死 被動投資將稱霸市場 _-05

 我們可以注意到,不僅沒有一個任何類別的投資族群能夠打敗指數,輸給指數的幅度也是相當驚人的。確實,這些只是美國的股票型基金經理人的表現,為了防止你抱有主動型基金會在其它市場表現更好的期待,下表你可以看出其它地區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也無法打敗指數:

主動型投資已死 被動投資將稱霸市場 ?-06

歐洲、日本和新興市場在一年期間內的報酬率還有一絲希望能打敗市場,但是沒有主動型基金經理人能夠在5年以上的期間打敗指數。

3.持續獲勝的贏家很少

主動型投資者的最後一用來捍衛他們表現的說法是,雖然他們的表現統計上看來不佳,不同類別的投資族群也無法贏過指數,但仍有一部分的族群,他們發現了成功投資的方法。但是,這並不存在。因為若主動型投資人能夠有持續性的好表現,排名前面的基金應該保持高排名,表現差的基金則應該維持在低的排名。為了證明是否有這種現象,下表是一個時期內,將投資經理人的排名分成四個等級,然後統計他們未來三年的表現:

主動型投資已死 被動投資將稱霸市場 ?-07

請注意表中的數字,當你觀察所有的美國股票型基金時,很少有人的表現能夠持續。事實上,唯一不是25%的數字,是從第一級的排名掉到第四級排名的變化,這兩個排名的變化機率高於其它排名。這並不讓人意外,因為那些採用最危險策略的經理人,他們的排名最有可能在頂部和底部之間一直互換。

身為主動型投資的捍衛者,你可以舉出幾個傳奇的投資大師名字,如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彼得·林區(Peter Lynch)和在最近績效領先的超級明星經理人。但事實上,儘管這些投資人曾經取得了成功,不過你並無法區分他們的成功是因為他們的投資理念、他們所處的時代,或者是運氣。根據晨星(Morningstar, MORN-US)的數據,下表是每一年表現最好的共同基金,它們隨後兩年的績效表現:

主動型投資已死 被動投資將稱霸市場 ?-08

雖然2000年和2001年表現看起來不錯,但是從那以後的幾年,超級經理人的報酬率則不怎麼亮眼。主動型投資無法持續表現優異有很多種原因,像是投資的世界已經越來越大眾,數據和模型的取得已經變得更容易。不過,無論理由為何,主動型投資如今是一個可怕的事業,投入的資源所產出的報酬非常少。若你考量到主動投資害大家損失多少錢,你會驚訝的不是被動投資竟然還沒取代主動投資,而是主動投資竟然仍被視為一個可行的業務。

下一步是什麼?

既然確定被動投資已經打敗了主動投資,現在的問題就會是這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對於主動型基金經理人來說,影響是可預測和痛苦的。

1.主動型投資的業務將縮減:主動型基金管理收取的費用將持續下降,因為他們要試圖穩住他們所剩的客戶,通常是年長者和喜歡他們方式的投資者。儘管降低了這些費用,主動型資金經理人將繼續被ETF和指數型基金搶走市場份額,因為這些投資工具已經越來越容易交易。主動投資的業務將越來越不賺錢,雇用的分析師、投資組合經理和支援人員也將相對較少。看到過去幾十年的統計,有幾段時期主動型基金管理看起來有復甦的跡象,但那只是短暫而非長久的。

2.更多主動型基金將瓦解:我在一篇關於”瓦解”的文章中寫到,最可能瓦解的企業,是那些業務規模較大、但附加價值相對企業的營運成本卻很小,而且每一位參與其中的人(企業和客戶)都不滿意現狀的企業。這種描述正巧符合主動型基金管理,不意外地,下一波主動型基金的瓦解將是來自Fintech公司的入侵。主動型基金管理的各個面向,從金融諮詢服務、交易、到投資組合管理,都可能被Fintech公司找到機會取代。

儘管主動型投資已經開始衰敗,但被動型投資的成長也同樣有負面的阻礙在。

1.公司治理:隨著ETF和指數基金的成長主導投資環境,誰將承擔公司治理的問題也已經浮現。 畢竟,被動型投資者沒有誘因去挑戰個別公司的現有管理體制,也沒有能力這樣做,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股份。批評被動投資的人指出,Vanguard和Blackrock有90%在投票時都會和管理階層站在同一陣線。 不過大型的主動型共同基金,他們在歷史上的投票記錄與被動投資一樣糟糕。

2.訊息的效率性:主動型投資者收集和處理訊息,試圖找到市場的錯誤。他們是維持價格反映訊息的重要原因。這個論點是出自Bernstein,Bernstein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被動型投資為何比馬克思主義更糟,並且將導致我們走向奴役的道路。我希望他們完全消化了他們引用的Grossman和Stiglitz的論文,因為論文指出了這個邏輯推理的極限。它的結論是,如果每個人都認為市場是有效的,並進行指數型基金的投資,那麼市場就將不再有效,因為沒有人會收集訊息來反映價格。聽起來很令人沮喪,對吧?但Grossman和Stiglitz所下的標題中出現了關鍵詞-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論點是會自我修正的。也就是說,如果被動投資確實成長到價格不會有效反映各種資訊時,那麼主動投資的報酬率就將回升,這會吸引更多人重回主動投資。我看到的不是被動投資會完全壟斷市場,而是主動投資會隨著時間衰退然後才又興起。

3.產品市場:有些人認為被動投資的成長,正在使產品市場的競爭減少、導致這些產品的價格提升。他們指出有兩個原因,第一,被動型投資者把資金投入市值最大的公司,因此這些公司只能變得更大。第二個原因是,當一個產業中兩個或更多的大公司主要由相同類型的被動型投資者(如Blackrock和Vanguard)擁有時,這代表他們更有可能以合併的方式去增加業主的集體獲利。他們指出的證據是,銀行和航空公司似乎就是因為被動投資者的關係,使得消費者需要付出的價格提高。我不相信任何一種說法,因為擁有許多被動投資人並無法防止公司市值的快速崩盤,而且就我接觸過的公司管理階層來看,他們其實並不太清楚持有公司股份的投資人是來自哪間機構。

被動型投資的興起是主動型投資的存在威脅,但它同時也是一個機會。我認為,主動投資業務的大改變即將到來,但會有一類型的主動型投資團體會成為這次變化中的贏家。至於他們為什麼會成為贏家,我會在另一篇文章進行探討。

選擇適合你的投資方法

你應該當主動投資人,還是把你的錢放在指數型基金就好呢?答案不僅取決於你在投資中所投入的力氣,還取決於你的個性。我長期以來都認為,沒有一個投資理念適用於所有投資者。但絕對有一種方法適合你。我認為,無論我們的投資經驗如何,你都要找到適合你的投資方法。現在,我要來闡述我為什麼選擇主動投資。首先列出,我不會進行主動投資的所有原因,由於我使用公開的財務報表和資料庫,我在資訊方面不會比其他人有優勢。雖然我很希望相信,我可以比其他人在評價公司上做得更好,但這是我很久以前就放棄的一個妄想,這也是我為什麼會與其他人分享我的評價模型的原因之一。這個模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任何人有最簡單的模型制定能力、基本評價知識和常識都可以建立類似的模型。

那麼,我為什麼還選擇主動投資呢?首先,我很幸運投資的是自己的錢,代表我了解自己所想要的目標,這是我比起管理他人錢的投資組合經理人有的最大優勢。第二,我經常把投資描述為一種信念,這個信念是我相信我評價公司的能力,以及價格最終會回歸價值的信念。我相信這個信念,儘管它不斷受到市場的反向走勢考驗。這麼說吧,我不可能永遠是正確的,並期望我有做作業或者相信價值就能得到獎勵。事實上,我會平和地接受當我的投資生涯結束時,我回顧我的主動投資可能發現,其實當初投資指數基金就能獲得差不多或更好的報酬這件事。就算發生這種情況,我也不會認為投入時間分析和挑選股票是浪費時間,因為我很享受這個過程。總之,如果你不喜歡市場也不喜歡投資的過程,我的建議是把你的錢放在指數型基金,把你的時間用在你真正喜歡做的事情!(編譯/Rose)

Musings on Markets》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Aswath Damodaran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Aswath Damodaran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