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我們來看 MarketWatch 撰稿人 Mitch Tuchman 與先鋒 (Vanguard) John Bogle 對於投資人日常投資會面臨到的問題有什麼建議。
首先我們先來看最近英國脫歐的美國 S&P500 日線圖,我還記得在 2016/06/24,那天全球市場下挫,尤其是以歐洲市場最為嚴重下跌了約 12%,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在連續 2 天大跌之後,全世界金融市場竟然連漲 4 天。
在那之前各大知名銀行都紛紛預測英國不會脫歐,結果出來後,更證明所謂專家們也都是 50/50 勝率,這些投資專家們集體陷入”集體思考”的錯誤,而準確度大概跟黑猩猩投擲飛鏢一樣而已,6 月 24 日當天市場一片悲觀,市場資金完全轉向避險資產,而投資人更是用力開始放空或是買入公債與黃金等,但是有誰可以準確預測到英國會脫歐以及英國脫歐後全球市場會連漲 4 天?
MarketWatch 撰稿人 Mitch Tuchman 指出,像伯格和巴菲特這樣的財經大師都教育投資者進行指數化的消極投資,不要試圖超越大盤,也不要過分關注市場的日常波動,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因為情緒衝動而犯錯誤的機會。
Mitch Tuchman
如果一棵老樹在森林深處倒下,並沒有人聽到,那麼對於你而言,這當然沒有什麼意義。可是,如果這棵樹是屬於你的,甚至就種在你的後院呢?
如果你是一位積極管理的投資者,只持有種類很少的股票或者債券,明白這些可能對你意義重大,你的樹或許正是倒掉的那一棵,可是,如果你持有的是一支指數基金,乃至於整個大盤,那麼可以說,你是身處森林之外了。
每天都可能有樹倒下,但你甚至根本都不會注意到,這正是真正成功的投資組合背後的策略,正如先鋒創始人 John Bogle 說,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在樹倒下時發出的聲音。
這是因為,人們總會看到價格的上漲和下跌,這非常正常,而且永遠不會停止。因為股市總會不斷試圖為成千上萬份資產確定即時價格,可是真正麻煩在於,人們總會覺得自己發現了什麼,需要做出些反應。事實上,他們什麼都不該做。波動是正常的事情,應該予以全然忽略。
不要對市場上的波動給予太多關注。Bogle 強調,所有那些噪音,那些起起落落只會影響你的情緒,讓你頭腦混亂。
問題不該是,我的投資是否會上漲或下跌
因為這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我們真正應該提出的問題是,投資上漲和下跌的事實是否會對我們造成實質影響,讓我們做出傻事來?你自己必須明白這個問題的真正答案。
箇中關鍵不是數據,而是情緒,人們總想要得到確定感和安全感,但是他們同時也知道,在他們的退休投資方程式中是少不了”風險”的,真正的目標應該是找到一種平衡,一方面要獲取穩健的複利回報,一方面要確保時機不當的情緒反應所能夠造成的破壞的最小化。
在這方面,沒有誰比巴菲特更為出色了,在最近一份致股東的信件當中,他特別談到了風險和波動的問題。人們常常認為,所謂波動就是風險的代理人,但這樣的看法”錯得徹頭徹尾”波動根本就不是風險的同義詞,巴菲特還補充說,將這兩者畫上等號只能讓投資者誤入歧途。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風險和波動似乎總是攜手到來的。可是,真正有經驗的退休投資顧問卻知道,兩者並不是一回事。應該說,它們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彼此關聯,但永遠不會碰面。
風險,是硬幣消極的一面。它意味著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我們不喜歡風險,但是我們知道這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們一點風險都不敢承擔,那我們連家門都出不了,馬路都過不了,車都開不了。
波動則是伯格所謂的令人頭腦混亂的噪音,本質上對於我們的投資組合而言其實是好事。如果你是個嚴肅的長期投資者,還有許多年才會退休,那麼,股票價格的下跌就是你以更低廉的價格更多買進的機會。
在價格下跌時買進,等到價格上漲時賣出,這也是巴菲特一直以來所提倡的。很自然地,我們會尋求讓風險盡可能小的保障,比如在汽車內設置安全帶和氣囊,在理財當中,我們也會讓自己盡可能規避某些風險會造成的損失。
在投資組合的層面,多元化和重置就是在發揮這樣的作用,讓我們盡可能廣泛地持有多種投資選項,並且強制性地按照最佳實踐標準行事。
隨著你越接近退休年齡,對投資組合的風險程度也需要做出調整,讓投資組合少一些波動,這樣,自然也就降低了你可能因為情緒衝動而犯錯誤的機會。
真正的風險其實是在於試圖超越大盤,在於為這樣的目標而進行的特定投資,這樣只會讓你掉入陷阱中,增大你因為一棵樹倒下而遭遇災難的可能性,而最終,你將徹底暴露在自己負面情緒下,聽由後者讓你的退休儲蓄置於危險之中。
《ETF 美股—世界財經》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