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險銷售通路越來越多元化,撇除面談、電話、網路等銷售工具的差異,民眾買保險的通路除了保險公司之外,還多了銀行、保險經紀人公司或保險代理人公司等選項,這麼多不同保險通路該如何選擇呢?此外,在選擇保險商品時,是該挑選已組合好的罐頭保單,還是去找專員客製化自己的保險規劃呢?以下帶你了解如何找到「對的人」買「對的保險商品」。
保險通路有哪些?
根據壽險業 112 年 1 ~ 12 月初年度保費收入的統計數據,保險通路以壽險公司為最大宗,佔了所有保費的 47.67% ,其次是銀行佔 36.89% ,而傳統保經、保代公司則是 15.44% 。保險商品由保險公司所推出,雖然銷售通路多元,但只要是同家公司的同款商品,其保費或商品內容都會是相同的。
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就像是「專賣店」,其業務員只單賣某一家保險公司的商品,銷售的商品較偏重高保障性質,例如傳統壽險、健康險、傷害險等。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具備較佳的保險專業,且深入了解自家商品保障、核保、理賠等內容,適合對保險商品不熟悉且希望有保險整體規劃的客群。
銀行
銀行好比「超市」,主打價格較低且來自多家保險公司的商品組合,但商品種類有限,以高理財性質、容易說明及理解的險種為主,例如投資型保單、儲蓄險、房貸壽險等。由銀行理專替客戶做理財規劃時納入保險選項,讓民眾方便一次購足所有金融服務,適合希望針對整體資產規畫的客群。
保經、保代公司
保經、保代公司好比「量販店」,提供保戶多家保險公司的商品,可以一站滿足所有保險需求。保經、保代公司業務員同樣具備較佳的保險專業,因此其主力商品及適合客群相似於保險公司,而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保經、保代公司能從多家保險商品中,分析規劃出一套保障完善的組合保單。
選擇商品的依據
保險公司經營狀況
買保險是為了保障在未來重大損失發生時,能有一筆現金彌補財務損失,因此保險公司是不是能夠穩定長期經營,並在保障期間內付出這筆理賠金,便是在買保險時最需要考量的因素。關於衡量保險公司財務狀況,可以參考一個叫做「資本適足率」的指標,依照規定,資本適足率必須達 200 %以上,數字越高代表該公司的自有資本越充裕,財務風險也較低。
保險公司理賠服務
對於多數保戶而言,「理賠服務」是在購買保險之後最重視的服務,我們可以透過「理賠申訴率」,來評估一家保險公司的理賠服務情形,理賠申訴相關資料公布於「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者評議中心」,當一家公司的理賠申訴率非常高時,消費者就需要審慎思考這樣的公司是不是值得投保了。
罐頭保單 vs. 客製化保單
罐頭保單
罐頭保單是從各家保險公司的商品中選出一些優勢保單,依特性互相搭配而成的保單組合,主要以定期險為搭配商品。罐頭保單的特點在於高CP值,也就是低保費、高保障,但缺點為投保金額固定,無法依照自身狀況調整保額。
客製化保單
每個人所面臨的風險百百種,因此最適合的保險規劃也會有些許差異。若想要客製化自己的保險規劃,可以諮詢專業的業務員或理專,便能依照人生階段、保障期間及保障金額等不同需求,彈性調整並客製出預算內的最適保單組合。
最後想告訴大家,其實沒有所謂百分百「對的通路」及「對的保險商品」,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通路,及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保險規劃!因此購買保險前建議先釐清自己的保險需求,並多做功課、查詢相關資料,才能選擇出保險通路與商品的最適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