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者如何避免「過早買入」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價值投資之道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價值投資之道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價值投資者如何避免「過早買入」

2018 年 12 月 17 日

 
展開

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業績平平的主要原因就是 “買入太早”。那麼,如何避免 “買入太早” 呢?老虎財經作者佐羅根據自身經驗,對 “防範買入過早” 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投資思想認識上要秉承保守和苛刻的理念信條,在操作方法上則要做好買入價格控制和倉位控制。

“作為一個管理投資組合的投資者,最大的恐懼是:在市場下跌時買入太早以至於買入價格依然處於高於定價的水平。” 這是 Baupost 基金公司總裁賽斯‧克拉爾曼(Seth Klarman)致股東信上的重要看法,的確 “買入太早” 是幾乎所有價值投資者的首要敵人!

因為價值理念淺顯易懂,所以多數被價值大師薰陶過的普通投資人都會明白基本價值投資方法,但絕大多數價值投資者的業績並不十分顯赫,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這四個字:買入太早!

順著克拉爾曼在股東信上的說法,“我的經驗是,當有人開始以低得荒唐的價格拋售東西時,而且他們這麼做是因為他們不得不如此,而不是本意想這樣做時,這個時間點就是一個很好的買入時機。順便說一下,經驗一般都會是好事,不過它偶爾也會引誘你買入太早或做錯事。”

可見,要等到深度價值機會出現才能進行買入,但既然是選擇了非常低估的價格位置買入,為什麼克拉爾曼通常都只保持五成、六成的倉位呢?我們投資於大機率的價值,但除此之外比大機率更重要的是:“一旦你認為的小機率發生了,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因此,永遠給自己的價值預判留有後路才是聰明的選擇,做一個保守組合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防控風險。保持保守的倉位在遇到危機時是至關重要的:它使人們能夠保持以長期為導向,思路清晰,集中發現新的投資機會,而其他人可能甚至被迫出售自身資產。

以下,作者根據自身經驗總結一下 “防範買入過早” 的具體解決方案:

1、投資思想認識上要秉承保守和苛刻的理念信條

  • 理念一、我們在投資買入之前,要做好六個準備:信心準備、情緒準備、現金準備、策略準備、眼光準備、風險準備。

所有這些準備都要有個根基思想,就是保守和苛刻,尤其是買入的價格深度,盡可能在你所認為的合理估值基礎上,再依此打八折,從指標估值和股息發放股利上都感覺相當廉價了,並結合歷史底部分析出具有相當大的含金量時,才是真正可以開始下手的時候。

  • 理念二、要知道買不到具有深度價值的廉價位置很正常,也許 3~5 年內能有 3~5 個標的符合條件就算不錯了。

其實市場永遠不缺深度價值機會,根本不用擔心買不到,有些朋友在估值時總糾結:“買不到怎麼辦?” 簡單記住這樣一句話:“買不到深度價值位置也很正常,因為我們不是僅僅為了買入而估值,但一經買入的,必將為複利收益做出積極貢獻。絕大多數買不到深度價值的位置是由於:貪婪和恐懼。貪婪,使你過早地就全倉傾倒在價格高位;恐懼,使你錯過明顯的廉價位置,而去被迫追漲。合理的買入說來也簡單,就是在你認為的價值區域再加幾道保險,然後嚴守標準就行了。

  • 理念三、安全邊際就是要苛刻地討價還價,而不是過分褒揚未來的成長預期,當然定性分期其長期成長因素是必須的。

有些朋友隨意買入過往或臆想的成長股,大多數都是寄託在虛幻的期望或炒作中。因此要學會固執己見,我行我素地獨立思考問題,哪怕是教條了點,也要避免外界高成長估高價格和市場喧囂熱點的誘惑。

2、操作方法上解決方案

  • 解決方案一:固定追蹤,量化買入價格和買入倉位尺度。

自己將所有認為可能成為自己投資標的的股票、債券、基金等都搜羅一番,做一個全市場範圍內大的投資標的池子,然後結合自己較為深度的評估標準,來量化首筆頭寸建立的具體區域,並且將幾乎所有的價格變化都考慮在內,去繼續制定你未來可能的最佳解決方案,這裡包括買入價格和尺度,或是評估標準和細則、買入倉位尺度大小,如何量化前端的風險控管等等。

  • 解決方案二:不在盤中做決定,提前幾週甚至幾個月做好投資計劃,最好要有專門的風險監督員。

這就是接下來理念原則的執行問題,機構投資者可將策略計劃制定人員和具體執行交易人員分開,以各司其職,投資計劃制定在幾個月前或幾週前完成,沒有特殊原因,不准在具體交易時間段內下達交易指令;個人投資者則想辦法避免在交易時間內打開交易系統,所有交易執行必須全部在開盤之前掛單完成,所有掛單都符合事前所制定的交易計劃。

  • 解決方案三、組合式買入,倉位控制。

完全避免提早買入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可以適當在分散組合時買入,比如規定某同類板塊的買入上限,盡可能找產業稍有對沖性質的板塊,比如大盤和小盤都安排適當比重、黃金資源類和科技消費類配比、醫藥類和周期類配比、股票和低風險基金債券比例等等,當然具體買入倉位的結果是順其價值深度而自然形成的倉位,但總體上我們可以稍加控制買入進度和買入對象。這樣即便是某些品項買入過早,也可以有轉圜的餘地。

基於過去作者 “買入成本稍高” 的問題,幾年來我們潛心研究深度價值投資其買入的具體解決方案等系列問題,得到了一些更深刻的認識。用長周期眼光來看,“買入成本稍高” 已經成為成熟投資人最突出的嚴重問題,雖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如果有能力和手段去減少這種成本損耗,盡可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不僅能提高熊市中的防禦能力,而且對投資業績的提高和投資心態的平衡也大有裨益。

價值投資之道》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價值投資之道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價值投資之道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