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創投行業內捲化是什麼?怎麼讓大批經理人退出的?
作者 36氪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創投行業內捲化是什麼?怎麼讓大批經理人退出的?

2021 年 1 月 5 日

 
展開

2020 年沒有比內捲更出圈的人類學術語了,它用來形容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用內捲化來形容近年的創投產業格外形象。那些用名校學歷、海歸經歷、大公司履歷作為敲門磚進入投資產業的投資經理,在 2020 年,只剩下擠進前端基金或退出產業兩種極端選擇。產業趨冷、缺少風口(註:風口指投資機會或趨勢)的創投產業,養活不了中小投資機構,它們競爭不過前端基金,大多數成為了不投資只退出的 “ 殭屍基金 ” 。而小型基金不需要經理人,現在流行 LP(出資人)自己管理。

晉升的管道又如此狹窄,頂級投資機構需要的經理人就那麼多。紅杉資本的經理人,約有二、三十位,其他前端基金,規模也大致如此。創投產業變為了贏家數量恆定的白熱化競爭。夾在中間的腰部經理人,不是 “ 生 ” 、就是 “ 死 ” ,沒有中間值。

哪裡是庇護所

劉唯幾乎一整天都泡在清華大學圖書館裡,翻看華爾街的商戰風雲、新零售的創新模式,線下消費的業態變化⋯⋯。在這裡他維持著一種事實上的體面,他依然是關注中國商業最前端變化的一小群人。但是,走出圖書館大門,他不過是一位失業近一年的待業者罷了。 2019 年末,他將辭職申請在傳給上司,辭呈裡他表達了對公司的感謝和想要創業的想法。這是一種客氣且委婉的離別話術。他對上司的真實看法是 “ 他不懂投資,有些事情要問我,還經常瞎指揮 ” 。

劉唯是一家人民幣基金的投資經理,身形纖瘦,喜歡帶無框眼鏡。見面當天,他穿著牛仔褲和橫格紋羊絨衫,背著黑色雙肩包。如果他不開口說話,感覺是一位學生。當他開始表述,屬於經理人身上的習性逐漸展露,它很好識別——慣常性的對事情進行判斷「這件事情做不大」以及總是要求別人證明自己「這個模式能走通嗎? 」

至少在疫情到來之前,離開供職近兩年的投資機構,是劉唯認為正確的決定。資本市場的熱度日趨冷卻,鯨準發布的白皮書顯示,從 2017 年開始,創投市場的交易事件逐年下降。到 2019 年,創投市場總交易量已經降至一年不到 4,000 起,降幅達到 61.9% 。收縮、調整的創投產業,無法滿足員工的 “ 錢景 ” ,連續兩年,劉唯沒有調整過薪水,薪資不到 28K (人民幣,下同)。

劉唯不是個例,大批經理人 “ 消失 ” 在 2020 年。投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 2020 年度私募基金管理人取消事件已達 808 件。一批經理人還未來得及成長,已經被褪去的大潮卷回至岸邊。投資機構給予經理們的成長窗口期也日趨縮短。之前那些掃樓、參加項目路演活動的投資經理,還擁有可以成長為投資總監的夢想。如今,能否留下的標準被制定的很清晰,投出過 10 億美金的企業嗎?參與投出過 10 億美金的企業嗎?

成人世界最確定的事情是不留無用之人。創投產業不需要沒有知名case的投資經理。那些沒來得及證明自己的經理人,已經被推到轉行的邊緣。

他們中的一些人,轉型之路不難察覺。投資經理們已經悄悄的在朋友圈賣起了保險,還有一些轉型做了微商。經理人之間也建立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很久沒有某某的聲音了,那應該是不在投資產業了。丁峰的轉型之路同樣波折,他經歷過三重身份的轉換,經理人——創業者—— FA (財務顧問)。就像他曾經關注的投資賽道一樣流動、多變,從無人貨架、人工智慧到今年大火的教育。還是經理人的時候,丁峰會跟新認識的人講,「你不認識我嗎?可以去百度(Baidu, BIDU-US)上搜尋我的名字,上面有我的資訊」。 2020 年,這樣的開場白已經沒有了,他會跟約見的創業者主動介紹自己。

浪退了、風停了

過去 5 年,整個一級市場空前膨脹。根據鯨準數據, 2015 年到 2020 年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交易金額總量達 7.5 兆元。交易數量的峰值出現在 2015 年四季度,達到了 4,691 起。劉唯是在市場熱門的時刻加入股權投資產業。 2015 年 6 月,他從清華法學院取得碩士學位,成為一家人民幣基金的管培生。按照他預期的職業規劃,他將會是一名投資經理。然而,個人意志在產業變化面前總是微不足道。

2015 年的A股市場冰火兩重天。 6 月初,上證指數漲到 5,100 點,創業板指數漲到 3,900 點。火熱的氛圍在 6 月中旬戛然而止,監管機構清理配資,下發文件明令禁止證券公司為場外配資提供證券交易接口。資金管道突然切斷,投資者聞風踩踏。A股市場出現了漫長的下跌期直至次年 1 月,還出現過 “ 千股跌停 ” 的景象。

股災發生,二級市場的估值回調,不確定性迅速傳導向一級市場。人民幣基金開始 “ 緊急剎車 ” ,簽了TS的項目也不打款,它們後悔給的估值太高了。團車創辦人聞偉經歷過這樣的時刻, 2014 年團車項目估值 1 億美金, 2015 年估值 10 美金,直接翻 10 倍。

資本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人民幣基金在市場上抬估值,搶項目,一些美元基金早期投資的項目,後期拆分VIE架構,轉向人民幣基金募資的情況並不罕見。後者給的估值遠高於市場價格,因為二級市場給予的溢價更高。當年創業板的本益比高達 140 倍,正是估值太高,創業板的本益比被稱為 “ 市夢率 ” 。

等到劉唯進入投資產業的時候,方向轉變,人民幣基金的主要任務是避險,它們不敢輕易投資,在業內它們被叫做 “ 殭屍基金 ” 。用真格基金創辦人徐小平的話說,人民幣基金的出資人(LP),多數錢都是來自股市,股市不穩,立刻就傳導到基金方面。

外部環境變了,劉唯沒能如願的以投資經理的職位開始他的職業生涯。管培生結束後,他被分配到投後,負責法務工作,理由是「基金的重心轉到投後,控制整體風險,希望被投項目有好的退出成績」。負責投後,劉唯不參與投資,只加入投資之後的風控環節,管控被投項目的法律風險。他對投資——以知識、視野、判斷力作為主要工作依據的職業想像,以現實、不遂人意的起始作為開場。

這只是他坎坷職業履歷的起始。日後,他想轉做投資經理的時候,數次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證明你能夠成為一名投資經理,你都沒有做過」。他的困境同他接觸的創業者何其相似,都要證明自己如何能夠做到。

誰有話語權

投資產業流行講 “ 二九八 ” 效應,前端基金拿走 98% 的市場佔有率,中小投資機構能夠拿走的只有 2% 。雖然今年出現過中國大基金集體失手泡泡瑪特的情況,但那是偶然中的偶然。現在的市場,平均融資額不斷上漲,更趨向於集中的項目標的。那是屬於少數項目的狂歡,風險投資更願意擁抱確定性,那些證明過自己的創業企業拿走了市場上的大部分錢。優質企業總是跟前端基金相伴成長,其中不僅僅關於錢,還包括名譽背書。被前端基金投資,等於在產業和媒體面前公開亮相,根本不愁下一輪融資。

創投市場不需要小型基金,那些憑藉資本市場火熱之際,找到LP融幾百、幾千萬美元,創辦小基金的模式已經被拋棄了。小而美的投資時代不存在了,募資 5 億美金以下的投資機構沒有未來,這一點已經成為創投產業的共識。丁峰在 2019 年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他的一期基金創造出 4.5 倍的報酬率,但是二期募資階段,LP已經不願意出錢了。他的投資機構就活了 3 年零 2 個月。

2016 年初,一位富商願意出資 1,000 萬美元做他的LP,憑藉這筆資金,丁峰得以進入創投產業。但也因為單獨LP占基金的比例太大,出現了LP一直插手投資項目的情況。「他總是急著賣掉項目,A輪融資之後就想賣掉」丁峰因為項目投資週期的事情幾次跟LP意見不合,最後二人一拍兩散。對於二期基金募資失敗,丁峰有自己的看法「整個市場都在擁抱確定性,誰需要風險投資?LP的錢用來買茅台,東南亞炒樓不行嗎?」一定程度而言,丁峰幸運過,在市場火熱的情況下,獨立操持過一家小型基金。劉唯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是被動的跟著資本的方向變換。

2016 年,他加入一家負責新三板項目的投資機構,原因很直接「它們願意給我投資經理的職位」。出差、看項目、做盡職調差,劉唯初步接近了夢想中投資經理的工作。但是,新三板因為流動性差,不方便退出,曇花一現的火熱過就迅速冷卻了。現在沒人談論新三板,劉唯自己也不願意談論。三年前,劉唯又一次更換名片, 他新加入了一家人民幣基金。這份工作經歷,讓他遇到了職業生涯中最心動也最讓他遺憾的案子。 2018 年他看過一個高校團購的項目,模式類似今年大火的社區團購,只不過消費場景是高校。

兩名石家莊創業者創辦了這個項目,路演階段其他經理人沒有相中該項目,但是劉唯看中了。他向主管極力推薦,沒用,最終沒投。「他過高估計了高校團購的擴張速度,認為是重資產項目,其實慢一點也能活下來」劉唯認為是領導高估困難,令他錯失項目。一位投資經理,沒有成長為總監級別,通常情況下不享受項目分成。而如果沒有成為合夥人,意味著沒有項目投資與否的最終決定權。

其實,按照約定享受分成也不見得一定能拿到,那隻是約定的獎勵。經理人王磊在疫情期間,一度在朋友圈賣保險度日,沒有離職,就是寄希望於自己參與投資的項目能夠順利退出,他能拿到 8% 的獎金。但是,當他供職的機構,退租了光華路的辦公空間,變成了無固定辦公地點的 “ 散裝 ” 投資機構時,他已經不報希望了。「機構已經事實上死亡了,合夥人們現在就是尋找各種方式退出項目。」王磊決定重回百度上班,他放棄了項目獎勵,「耗不起」。項目沒有退出之前離職,沒有項目分成。這是人民幣基金約定俗成的規矩。

經理人的新去向

劉唯不在咖啡館喝咖啡了,出門攜帶一個 500ml 的水杯,裝滿白開水,經濟、實惠。一年的待業期,讓他有了經濟壓力。今年 4 月,他從石家莊返回北京,發現疫情持續的時間,超出他的預期。離職前他打算做一個短片項目,外國人出鏡,內容形式還沒想好,獲利模式已經想清楚了,為教育機構導流。但是,疫情導致五道口的外國人很少,他找不到合適出鏡的主播。買了一堆影片設備之後,項目暫時擱置下來。

他曾考慮要不要先去幾家網路大廠工作,但是它們的薪資和職位不符合他的預期。大公司的法務,薪資和成長空間不高。經理人轉型的難題之一是不願意自降身價,導致可選項不多,離開投資產業,他們的職業選擇是逼仄和局促的。劉唯還是想自己創業,下半年他市調研究餐飲項目,已經有了鍾意的商業模式,他說等疫情結束,明年吧。比起金錢壓力,他更急切的想證明自己。他研究生期間的同學,因為做區塊鏈項目,已經身價過億。來自熟人間的比較,帶來的壓力,更沉重。

丁峰正忙著跟創業者打官司,今年 7 月,他幫一位創業者融到 1,500 萬元,按照合約約定他收取 5% 的財務顧問費用。但是創業者只支付給他 3% 的費用,因為丁峰是從其他 FA 機構轉手接到的項目,創業者以中途換人為由,不認帳。項目的經理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不知道。丁峰也理解,交易談成了,沒人願意給仲介支付費用。 FA 今年的生意也不好做,有的 FA 經理一年也沒撮合成功一個項目。

以前 FA 是撮合交易,創業者融不到錢,不收取費用。今年,這樣的模式不適用,因為好項目少,融到錢的項目更少。為了生存下去,有 FA 機構創造性的拓展了諮詢業務,創業者來諮詢融資問題,先收費兩萬元。丁峰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業務模式,他覺得不太體面。王磊重回百度,職級 P7 ,跟他離開時候的職級一樣。相當於四年投資經歷沒有對他的職業生涯有實質性的提升。

光鮮亮麗下的黯淡

過去幾年,媒體報導了太多財富故事,講述太多機構合夥人的智慧人生。這些只是投資產業最光鮮,最被外界所稱道的,同時也是最稀少的人生經歷。投資產業大多數人只是投資機構的眼睛和耳朵,用來輔助尋找市場上的資訊和捕捉風向。如今,創投產業的風勢漸小,不需要那麼多聽風者了。通往財富世界的道路總是狹窄而擁擠的,就像這個世界太多人想成為賈伯斯,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會擁有屬於自己的蘋果(Apple, AAPL-US)。

36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