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腳目的台灣錢並沒有教科書式的定義,就像中國何時開始崛起,都是自由心證的大哉問。整體而言,從蔣中正於 1975 年過世,一直到陳水扁於 2000 年執政,中間的蔣經國與李登輝執政(或許我們應該禮貌地包括 1975 年至 1978 年的嚴家淦總統)共二十五年,算是大部分人認定為台灣錢淹腳目的時期。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台灣錢淹腳目時代背景?
蔣中正的晚年見證了史詩級的國際局勢:黃金美元本位制的結束,因贖罪日戰爭而起的第一次石油禁運、美國歷史至今唯一在位總統辭職。動盪的七零年代後,是台灣錢淹腳目的八零年代。接棒父親的蔣經國推出十大建設,蓋鋼廠、蓋船廠、蓋機場、蓋港口、蓋高速公路;海峽對岸的毛澤東於蔣中正逝世後的隔年,也與他在另一個世界相見,毛澤東遺留的所有團隊——汪東興、江青、姚文元、張春橋、華國鋒,通通被鄧小平、葉劍英、陳雲以及提拔的胡耀邦、趙紫陽取而代之。
1979 年,世界目光放在鄧小平與卡特、北京的中美建交換來臺北的中美斷交、北京的建交公報換來臺北的臺灣關係法,卻很少人注意到同一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發布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停止打擊中華民國離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前線軍事哨站——金門停火了,單打雙不打通通都不打了。按照國際觀察家經常忽略的這紙文件所言,兩岸應「而与各先进强国并驾齐驱,共谋世界的和平、繁荣和进步。」
自從 1949 年蔣中正來臺灣,兩岸官方首次宣布非官方的停火,讓海峽兩岸能夠放下對彼此的武裝,聚精會神於各自內政——充滿恩恩怨怨的毛澤東與蔣中正成為歷史,他倆的繼承人準備放下成見,一展鴻圖。
在兩岸休兵的狀況下,蔣經國專注於內政,亦才讓臺灣的經濟開始蓬勃發展,造就淹腳目的榮景。
蔣經國正式於 1978 年接掌中華民國總統後,推出十大建設,建立中山高速公路、北迴鐵路,使臺灣的內部交通質量向上提升;建立中正國際機場,以及臺中港、蘇澳港、高雄造船廠,發展臺灣對外的航運與空運;設置中國鋼鐵公司與位於今日新北市石門區的第一核能發電廠,著力發展重工業與能源。
透過大筆的投資,蔣經國團隊在當時相當於開拓藍海市場,為臺灣的產業做轉型規劃。
台灣錢淹腳目有多誇張?
在這個時代,臺灣人的年平均所得從 1976 年的將近 4 萬元臺幣,奔騰至踏入二十一世紀的 逾 40 萬元臺幣,在二十五年內,足足成為了十倍富翁。
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能夠想像在本世紀中,薪水成長十倍嗎?
資料來源: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
判斷經濟數據時,除了看收入,亦要看支出。判斷某一時期的支出時,通貨膨脹率是很好的切入點。1981 年,行政院主計總處首次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在這段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最高峰落在九零年代初期,但是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的成長率,與薪資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的成長率相消,讓實質薪資是真正成長起來。2000 年的物價是 1981 年的 1.5 倍,但是 2000 年的所得卻是 1981 年的 4.65 倍。
臺灣人民富起來了。
資料來源:物價統計資料庫
人們可以少穿華麗的衣服、搭大眾交通運輸、進入中等程度的學校,但是不能不吃飯,因此食物類與房租的開銷是更精準判斷每月基本開支的指標。在這段期間,食物類的開銷增長比整體物價指數來得更高,但是和薪資成長度相比,亦算是相形見絀。
資料來源:物價統計資料庫
將數據翻成中文後,可以得知在錢淹腳目的那年代,薪資吃掉了通膨。
台灣錢淹腳目落幕
谷底之後就會反彈,高點之後就會下落;榮景沒有常常,低點不會持久。就像美國諺語一樣,每一隻汪汪都有屬於它的日子,「Every dog has its day」。臺灣的經濟亦是如此。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臺灣的經濟成長率逐漸下滑,成為四小龍中的臺小龍。隔壁的中國迅速崛起,將許多代工業吸入中國沿海工廠,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做基礎。
淹腳目的資金從海峽這岸淹去海峽對岸。
台灣錢淹腳目結論
近年,因為疫情與政治,在中國的臺商逐漸撤資,或是轉移至越南、馬來西亞、印度。淹腳目的錢又要淹去其它地方。在這一波資金流動的過程,我國政府正想辦法將資金轉移至國內,創造就業機會與投資標的,帶動國內景氣。
這也是接下來 2024 年總統大選的火熱辯論題——臺灣要開拓電池產業、軍火產業、核能源產業、生物科技產業。臺灣的產業勢必要再度轉型,成為地理上那已被焊進蕞爾小島,卻能以經濟巨人之姿來壟斷國際經濟的某個產業的偉大不沉航空母艦——半導體就是最好的歷史證明,舊世紀八零年代的科學園區,讓新世紀二零年代的總統府充滿世界各國前來取經的政要與商人,拉抬我國的世界地位。
每一隻汪汪都有它的日子。半導體汪汪會漸漸老去,新的總統、新的政府應當耕耘新產業,為本世紀中的台灣種下能夠乘涼的大樹,讓更多新的汪汪來到台灣,有它們的日子,have their best day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