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在十年前破滅的房市泡沫,不僅扼殺了成千上百萬美國民眾想要擁有房產的美夢,同時也使得不少人與這個夢想漸行漸遠。然而,根據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資料顯示,擁有房產在美國仍然是聚積(3527-TW)財富的最佳方式,當然,這必須基於屋主能夠持續持有房子的前提之下。
哈佛住宅聯合研究中心在2013年時試圖證實,政府的政策在房市危機後是否確實為低收入和少數族裔家庭帶來住房和財富上的穩定。
從1999年至2009年的統計數據看來,不難發現「即使歷經了承受過高風險的房貸市場以及異常波動的房價,大多數的屋主仍然成功地挺過危機且繼續持有房產」,同時「在過程當中創造了大筆的財富」。
至於租屋者,研究中表示那些「由租轉買並且持續持有房屋的人」,其中有部分獲得了極大的報酬;而「由租轉買後卻無法堅持下去的人」,在研究期間結束時所擁有的財富則與一開始相去無幾。
由於此研究的數據只統計到2009年,因而該中心也承認此份報告錯失了金融危機中部分極為艱苦的時刻:其中,包括了失業及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景況達到巔峰而房價卻跌至谷底的那段時期。
幸而,目前藉由增加了2013年期間的相關數字,使得哈佛住宅聯合研究中心得以在二月份發表「房市循環下的屋主財富軌跡更新報告」,並進一步強化早期所得的研究結果且發現:「在戲劇性的房市循環中持續持有房產、與中產家庭獲得可觀的家庭財富收入,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
研究顯示,在1999年至2013年持續擁有房產的家庭,其財富成長的中位數為91,900美元;而即使是持有房產、但期間卻因故而稍有中斷的家庭,其財富也平均成長了39,300美元。
減持房產的損失
研究同時指出,從租屋改為持有房產(且持續持有房產)的家庭,其財富平均成長了85,400美元,而那些由始至終仍然維持租屋的人們,其財產總額則下降了2,800美元。
另一方面,從持有房產轉為租屋的家庭,則平均損失掉32,800美元的財富。
調查中顯示,在1999年以後買房的美國屋主們,在2013年仍有77%的比例是有殼一族,其餘的1/4則選擇放棄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其中,在年薪所得低於40,000美元以下的民眾中,約有2/5、也就是39%的比例傾向於不持續持有房產。(譯/yiju)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授權轉載
© [2016]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Inc.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Inc. (IBD) does not license, review or approve of, and is not responsible or liable for any investment advice or other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user. The user is not an agent of, sponsored by, affiliated with, or owned by IBD and is not authorized by IBD to make any representations, warranties, or prom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