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回憶1990年代台灣牛市 看當時主力的興衰
作者 雪球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雪球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雪球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回憶1990年代台灣牛市 看當時主力的興衰

2016 年 9 月 23 日

 
展開

台灣奇蹟是指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在1950年代至1990年代時,於台灣所進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制度改革及經濟建設。由於改革結果十分成功,使得台灣發展突飛猛進,成為了許多開發中國家的典範,世人更將以下四個國家或地區:臺灣、新加坡、南韓、香港,並稱為亞洲四小龍。中華民國政府在1970年後開始進行十大建設等等改革,從而奠定了80年代台灣島內經濟騰飛的重要基礎。

蔣經國時代,為擺脫石油危機,政府致力推動十大建設,為台灣石化業與重工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此時恰逢越戰,美國向臺灣訂購大量物資,這些因素都促使臺灣經濟快速起飛。由於經濟發展成功,台灣遂晉身亞洲四小龍行列,亦達到新興工業化國家水平。之後政府注意到重工業在經濟中的地位,實行積極的產業政策,在高雄建設大煉鋼廠、大造船廠、大煉油廠等大型重工業基地,亦有美國華僑返回臺灣設立電子廠,如台積電(2330-TW)、聯華(1229-TW)電子等也取得成功。

1980年代,政府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大力鼓勵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等高科技產業,以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價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科技產業取代傳統產業,民間中小企業也被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所影響。臺灣的個人電腦主機板產量位居世界第一,臺灣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

1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台灣上市公司最早以四大公營公司為主。政府為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於1953年1月發行土地實物債券,並將臺泥、臺紙、農林(2913-TW)、工礦等四大公營事業的公司股票搭配補償給地主,做為收購土地的補償代價,自此開始有了有價證券,也就是股票。

台灣證券交易所於1962年正式成立,主管機關將店頭的股市交易市場,改為集中交易市場,自此台灣的股票市場有了雛形。當時主要成分股為台泥(1101-TW)、台紙(1902-TW)、工礦、農林等四大公司,以後台塑(1301-TW)等公司相繼上市。

在1964年那年,台灣股市歷經了第一個牛市達到了頂峰。然而在主管機關的干預下,股市開始出現明顯的修正,當時台泥股由300多元,跌到100多元。這是台灣股票市場一般散戶的第一個噩夢,許多沒能適應市場調整的公司和市場參與者都受到了顯著的經濟損害,最慘的是證券公司倒閉、主力倒閉、丙種倒閉,輸家是一片淒風慘雨。

這裡要介紹幾個名詞的意思:

何謂股票市場的主力?

一般來說在股市中炒作哄抬,把股票炒高後賣掉,然後再設法壓低行情,低價補回;或趁低價買進,炒作哄抬後,高價賣出的人被稱為主力。

倘若主力在哄抬股票時,採取不正當的違法手段來坑殺散戶,那麼這個就會構成犯罪,投資人是可以採取訴訟求償來保障自己的權益,這個對西方證券市場的投資人來說是常見的行為。

何謂丙種金主?

非經由合法證券金融公司或證券商,而取得墊款或墊股的融資融券管道,被稱為丙種。通常必需以股票質押,待股票賣出後才償還借款。丙種墊款給客戶的金額,通常為買進額的七成,客戶僅付給丙種經紀三成保證金。

金主

非法的墊款墊股者,之所以被稱為丙種的原因,是因為台灣在早期的證券商只有兩種業務,一種是證券經紀商,原先稱為甲種證券商,另一種是證券自營商,原先稱為乙種證券商。在官方名稱當中,並沒有丙種證券商一詞,所以非法墊款墊股者就戱稱自己是丙種證券商,爾後丙種遂成為這種非法業者的代稱而流傳至今。

早期台灣因為未有證券金融公司,故一般投資人要融資買股票,都得找所謂的丙種金主(提供資金者),投資人會在丙種金主的帳戶下單買股票(或是投資人提供相對的擔保品做抵押),這種利息高出一般銀行放款利率許多。政策開放證券金融公司後,丙種金主為求生存轉而提供的融資比率比證券金融公司還高(譬如​​可融資7成的資金),因此丙種金主是股市投機者的最愛,不會有限資的問題。此外丙種金主也會依股票的狀況決定借不借錢給投資者(這得視股票投機的程度)。

何謂主力和丙種倒閉?

簡單說就是主力和丙種破產,主要因為金融市場出現劇烈的修正,再加上沉重的借貸利息,雙重因素導致其資金斷鍊和信用破產,台灣和中國市場都有出現過許多這樣的案例。

80年代台股吹起萬點牛市的大泡沫

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泡沫經濟都遵循一條相似的形成及發展途徑:經濟高速發展→金融自由化→大量外資流入→貨幣升值→外資流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股票價格泡沫→經濟結構失衡,這樣的循環。

台灣也不例外。自1962年台灣證券交易所成立以來,尤其是進入80年代以後,台灣股市出現三次明顯的股票價格泡沫,期間雖然有波段調整,但每次都出現萬點行情,而最終均以大跌數千點作收,尤其以第一次股票價格泡沫波動最大,成因也最典型。

2

台股萬點走勢圖

在這一代表性時期,讓台灣股市飆漲的宏觀經濟影響因素主要有三

1. 台巨額外貿順差與外商投資使新臺幣升值壓力劇增。

台對外貿易自1976年後在出口高速擴張帶動下,連續出現順差,尤其八十年代後順差額迅速擴大,從1981年的14億美元成長到1985年的106億美元,1986年更是激增到157億美元。順差額佔台GNP比重也由1981年的2.9%成長到1986年的20.3%。  

與此同時,外商對台投資迅速增加,由1976年的1.4億美元大幅增加到1987年的14.2億美元,成長逾10倍,造成國際收支順差大幅增加。台灣主管機關為維持匯率穩定,只能大量買進美元,外匯儲備在短期內急劇上升,由1981年的72.4億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767億美元。需求量劇增使新台幣升值壓力不斷增大,市場對新台幣升值的心理預期迅速上升。

2. 主要貿易夥伴美國採取多種手段迫使新台幣升值。

80年代中期美國是台對外貿順差的主要來源,佔台順差總額的90%以上,同時台灣也僅次於日本成為美貿易夥伴中第二大逆差來源。  

當時,美國為減少貿易逆差,採取讓美元在國際市場上持續貶值的策略;但新台幣緊釘美元,使美元貶值未起到預期效果,新台幣反而藉美元貶值之便對其他貨幣持續貶值,外貿順差不斷上升,引起美國強烈不滿。  

美方多次以台當局人為操縱匯率為由,威脅使用其“綜合貿易法案第301條款”,逼迫台當局放寬匯率管制,讓新台幣升值,以減少對美貿易順差。

3. 台灣主管機關採取匯率“緩升”策略,國際熱錢也大量湧入島內。

台灣主管機關於1986年開始採取對新臺幣匯率緩幅升值的策略,1美元兌新台幣由1985年的39.8元小幅升值到1986年的35.5元。但是,這種“緩升”策略不僅沒有減輕新台幣的升值壓力,反而刺激了市場更強的升值預期心理。  

不僅島內民眾紛紛拋售美元,國際熱錢也大量湧入島內。 1985年到1987年,台灣國際收支帳戶中短期​​資本凈流入由2.8億美元暴增至40億美元,雖然台當局引導島內利率不斷下調,但仍無法阻止熱錢湧入,新台幣升值壓力進一步加劇。  

在諸多巨大壓力下,台灣主管機關被迫於1987年7月宣布新台幣不再釘住美元,新台幣應聲迅速升值到1美元兌28.5元新臺幣的價位。 1989年4月,台灣主管機關正式放棄以美元為中心的機動匯率制度,實行由外匯市場決定的浮動匯率制度。此後到90年代中期,美元兌新臺幣匯率基本穩定在25元到28元的水平。

投資股票成為新興的全民運動,股民追捧神一樣的主力

台灣股價指數從746 點到1990年2月股市衝至12,682點,一年內暴漲17倍。同時,台灣平均房價上漲3到5倍,地價飆漲10倍以上。如此興盛的資本浪潮也孕育出許多資本家和主力(莊家),其中主力(莊家)群體就是這篇文章要探討的主體。他們就是在當時在外資尚未建立足夠的灘頭堡之前,有足夠的條件和資金來左右證券市場的人們,其中最著名的是擁有四大主力稱號的那四位。

據說當時只要是他們鎖定炒作的股票,都會是天天漲停板的股票。散戶們簡直視他們為神一樣的崇拜,當時的散戶還沒嘗過大熊市的滋味,只要買到會飆漲的股票都認為這輩子發達,更別說深入做產業研究,即使到現在要能準確了解產業產品名詞的散戶勉強算有點程度和專業,也就別說當時只會聽消息面,記股票代碼和公司名字的大多數散戶。

1419aafed581083fe0f11afe.jpg!custom660

當時繁華的西門町街景

然而這群比散戶更有系統和策略的主力,就在當時在大量資金追逐有限籌碼的市場結構大肆拉抬炒作,主力對於自己一呼百諾感到相當引以為傲。在操作手法上,主力炒股講究的是「養、套、殺」,精算籌碼則是每個主力必修的功課,金主、丙種則負責提供子彈也就是資金,除了大賺利息,有時也搶主力的帽子,也就是價差。甚至放空對做都時有所聞。在養、套、殺的戰術中,主力和散戶、空頭之間,打的是一場心理戰,考驗的正是投資人內心的恐懼與貪婪。在這樣的氛圍下,主力手中的股票都能很輕鬆的鎖住漲停板,至於手上股票倒不倒的掉早就拋諸九霄雲外,只管拼命往上拉,最好永遠漲不完。

舉一個例子,當時的新上市公司保固從第一天上市起,連續三十七天跳空漲停,之後短暫回檔一天後,又拉出十三根漲停板;主力在短短一年多裡,將保固從上市時的17.5元台幣,一路狂拉至475元台幣天價,令股民們瞠目結舌。

台灣股市就在這種股票節奏中,由746點狂飆至12,682點歷史高峰,同時也在股市和房市形成了巨大的泡沫。

主力因市場飛黃騰達,卻敗在自​​身的資金借貸(槓桿)

凡事有因必有果,根據Kindleberger將泡沫界定為產生、膨脹、破裂三個過程,認為“泡沫”和“繁榮”的兩種標準:一是持續的時間長短;二是其最終結果是否引致金融危機;“泡沫”所形成的繁榮註定要結束,不是以迅速爆發危機的方式消失,就是以經濟長期停滯的方式結束,其後果必然對實體經濟和金融穩定造成負面影響。泡沫只要在有經濟效益的環境都會出現,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鬱金香狂熱(荷蘭文:Tulpenmanie),連花都能夠產生出經濟泡沫,更別說是其它產業,比如白酒、房地產、礦產、能源等產業,集大成於一身的股票市場當然也會產生泡沫,而且是最大的那個泡沫。

台灣股市泡沫破裂的導火線是1990年波斯灣戰爭爆發,全球普遍預期油價上漲,由於國際股市低迷連帶衝擊臺灣股市,尤其是日本股市崩盤對台灣關聯性最大。從經濟基本面的因素看,其一是臺灣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貿易順差減少,經貿環境惡化;其二是台灣金融當局改採緊縮性貨幣政策,大幅調高存款準備率與重貼現率,引發股市資金退潮;其三是社會運動蓬勃興起與股市投資的流行大大降低工商界的投資意願。從1990年2月到10月,股市由12600點狂瀉到2485點,房地產業也一蹶不振,給台灣經濟帶來嚴重的後遺症。

當這樣的泡沫資本盛宴結束散場時,四大主力卻因為踏進了投資誤區,成了主要的埋單成員,由於僅從報章媒體上獲得相關的資訊,因此就不一一細述他們個人的遭遇,若有讀者想細究可以到網上搜尋去查看,筆者只寫些綜合性的見解。

這些當年呼風喚雨的四大主力為何會出現如此嚴重的挫敗,他們不都是呼風喚雨不可或缺的市場四大支柱嗎?筆者把原因歸咎為多發性投資免疫症候群。

最主要的因素: 資金是從非常規金融渠道借來的(借錢炒股),這種資金通常伴隨一個特點,高利息。

次要因素每個人則不同,筆者舉四點為例: 1. 他們自身無法產生足夠償債的現金流。 2. 鉅額違約交割。 3. 鉅額倒帳。 4. 投資的公司本業規模小,基本上只有能算有個殼而已。

一旦主力遇到上述的主要因素,那麼只要市場出現重大的系統性風險,他們就很難從其中脫身,只能乖乖地留在現場埋單了。

雪球》授權轉載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雪球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雪球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