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不只是出國時的必備項目,也是投資的好工具,而投資人要如何利用外匯來投資呢?接下來,就要跟大家介紹外匯交易的基礎知識,以及常見的外匯種類,並進一步說明分析外匯走勢時可參考的重點。
關於外匯投資,你必須先知道⋯⋯
外匯市場是全世界最大的投資市場,每月成交量超過 150 兆美元,且 24 小時都有交易在進行,投資人應了解外匯市場的運作,才能抓住潛在的投資機會。
國內銀行換匯一般以新臺幣與外幣間的匯兌為主,但在規模巨大的國際外匯市場中,更多匯率兌換是不同國家間貨幣的互換,以交易最熱絡之一的歐元/美元為例,投資人若看到貨幣對用 EUR/USD=1.1360,表示貨幣對中的 1 EUR(基準貨幣)可以兌換 1.1360 USD(兌換貨幣),若投資人看漲歐元、看跌美元,則是買入 EUR/USD。
又例如,投資人看到貨幣對用 USD/JPY(美元兌日圓)=111.50,表示貨幣對中的 1 USD(基準貨幣)可以兌換 111.50 JPY(兌換貨幣),當投資人看漲美元、看跌日圓時,則是買入 USD/JPY。這種國際間貨幣的買賣,可利用外匯保證金交易進行。
從實際的國內銀行換匯為例,假如目前匯率為 1 美元兌換 30 元新臺幣,當投資人預期美元兌新臺幣匯率未來將會走升,因而把手上閒置的 3,000 元新臺幣兌換成 100 美元,到下個月時,美元確實升值了,匯率變為 1 美元兌 31 新臺幣,此時投資人的 100 美元可換回 3,100 元新臺幣,獲利新臺幣 100 元,這是外匯換匯的獲利方式,有別於外匯保證金交易。
常見外匯類型
各國貨幣根據特性不同,可以大略分為四類:政策型貨幣、避險型貨幣、商品型貨幣,以及新興市場貨幣。而就像賣場中不同類型商品的價格會被不同因素影響一樣,在投資不同類型貨幣時,需要關注的焦點不同,下面將對各類貨幣做簡單介紹。
政策型貨幣以美元與歐元為代表,因匯率走勢與其貨幣政策及經濟情況高度相關,投資人需要密切關注各國中央銀行的利率政策,當中央銀行的利率政策轉緊縮時,這類貨幣的匯率上漲機率相當高;反過來説,當中央銀行採用寬鬆的利率政策時,匯率通常會走跌。
避險型貨幣的代表則是日圓及瑞士法郎。以日圓來說,日本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全球的投資人經常借日圓再換成其他貨幣進行投資,賺取利差,而當國際風險升高時,投資人退出投資並換回日圓還債,導致日圓上漲;另一方面,因瑞士是國際上的永久中立國,長期採行保護性的金融與外匯政策,且擁有鉅額的經常帳盈餘,被市場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因此一旦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尤其是歐洲地區,瑞士法郎便成為投資人轉移資金的首選。在投資避險型貨幣時,投資人除了注意目前市場上的風險之外,也要關心該國的財政與貨幣政策。
商品型貨幣指的是以大宗商品出口為主要經濟來源國家的貨幣,代表貨幣為澳幣、紐元、加幣及俄羅斯盧布,常見的大宗商品包含能源商品、基礎原物料以及農產品,外匯投資人要注意這類商品的價格走勢,通常當商品價格上漲時,該國匯率也會隨之上漲;而當商品價格下跌時,匯率經常隨之貶值。舉例來說,澳洲為鐵礦砂第一大出口國,全世界將近一半的鐵礦砂出口貿易量均來自澳洲,因此當鐵礦砂價格下跌時,澳幣匯率也出現貶值趨勢。
最後一種是新興市場貨幣,此類貨幣的匯率通常受到政府嚴格管制,常見的例子之一為中國的人民幣,投資人需要關注中國政府對匯率的態度,若政府要維護本國出口產業,通常會阻止人民幣匯率上漲,維持出口產業競爭力。
介紹完以上四種類型的貨幣後,有沒有發現他們的共通點呢?雖然各類型貨幣有不同的特性,但都圍繞著世界局勢變動,因此,想進入外匯市場的投資人,若能對總體經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便有助於做出更好的決策。
此外,臺灣有銀行提供合法的外匯保證金交易服務,如遠東國際商業銀行在外匯保證金交易專頁中,除了提供交易方式介紹與焦點新聞外,也能讓投資人申請模擬測試帳號,先通過模擬交易體驗外匯交易,熟悉後再實際入場,該行更提供投資人 24 小時不間斷能參與全球的外匯市場交易,亦有提供交易平臺讓初學者學習。
除了本篇文章所提到的例子之外,國際間所發生的大型事件都會影響匯率的走勢,譬如近期最熱門的中美貿易戰或英國退出歐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會以幾則實例,更具體的說明總體經濟如何影響外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