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除了學業、打工、談戀愛,希望自己大學就知道的 7 個理財觀…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除了學業、打工、談戀愛,希望自己大學就知道的 7 個理財觀…

2022 年 4 月 26 日

 
展開

2021/04/26 我很榮幸受邀到師大證券研究社分享投資理財的知識,他們準備了七題新手投資會遇到的問題,我覺得很適合分享給各位讀者,因此摘要當日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大家多多補充投資前須具備的觀念。

1. 身為一個大學生,進場前我該做哪些準備(本金、知識)呢? 資產的配置上有什麼建議嗎?

首先,創造自己的投資理財原動力,釐清自己「為什麼想要投資理財」,列出具體且明確的目標,所謂具體指的是包含:時間、數字、對象。

舉例來說:

  • 不具體 =>「因為我想要賺大錢」、「我想要賺更多更多的錢」
  • 具體的 => 「我想要在35歲擁有人生第一棟房子」、「兩年後買一台Tesla」、「我每年都可以自在的出國玩」

在一本書叫,先問為什麼中,他提到了所謂的黃金圈思考法,要我們從「先問為什麼開始」,這個黃金圈的思考法,與我們人類的大腦不謀而合,大腦的最外層是新皮質層,負責處理理性思考、溝通的功能。而大腦核心的部分則負責情緒、信念等感覺功能。
真正能夠驅使我們持續做某一件事情的動能,就來自大腦核心,因此找到理財的最重要原因,我們才能夠真正的為我們大腦植入理財的晶片。

所以在開始進場投資理財之前,請你先找到自己為什麼要理財的強烈動機。

找到了Why之後,在往外延伸找出How跟What,在這個步驟中你應該找到自己的「北極星指標」,北極星指標代表的是我們評量一個目標有沒有被達成,最重要的數字。

舉例來說,Spotify在監控他們有沒有做好看的是所有人的收聽總時數有沒有增加,像Airbnb講的是所有訂閱的總天數、Uber則是每周的總搭乘數,這些都是這些創業公司想要達到增加營收目標的北極星指標。

舉例來說,40歲我想要退休,在那之前我評估我需要100張人工智慧ETF,所以我的北極星指標就是每個月都至少要存一張ETF。

其實你在找尋你自己的北極星指標的時候,你就會需要做很多的功課,研究出你該存多少錢、每個月該投資多少、該投資什麼標的。

我建議大家新手的話,徹底了解ETF、72法則就已經是最實用的了。在研究ETF建議把John Bogle的書,最好是原文給嗑過一遍。

資產配置上,如果你沒不是全職投資人,我建議你把所有能夠存下來的錢都拿去買ETF,例如S&P500的ETF,人工智慧ETF,0050等都好,你等於是把錢放到全世界最認真聰明、最認真工作的一群人身上。

2. 年輕人最容易遇到的投資瓶頸(進場前、進場後)?

其實我也是年輕人啦..,那我自己面臨到之前自己最慘的一件事就是,買權證然後賠光出社會一兩年的所有積蓄。最主要就是急&貪。本金不夠就會想要做槓桿,想要一夜致富,我認為我最慘的問題不在於「賠錢」,在於覺得「投資就是要賺大錢」的這種心態,因為有這種心態往往就是,在賺錢的時候就會覺得對,我是台版木頭姊,自己就aka台灣女股神。可是在不賺錢的時候,因為原本就覺得自己「投資是要賺大錢」然後就很快就會想自己怎麼那麼雖、「運氣很背」,那這種心態絕對不可能賺錢。

那我是如何跨過這樣的瓶頸呢?

我自己很幸運,我在我老闆身上看到投資成功的那個樣子,他說了一句影響我這一輩子的一句話:「投資的目的是-鍛鍊自己做出更好的選擇」。

你覺得一檔股票很有淺力,那你今天買了但是明天大跌,你會做什麼選擇?
或者你覺得ETF長期就是會上漲,你打算抱10年以上,可是下個月開始金融風暴了,你會做什麼選擇?

你要做的就是更好的那個選擇。在投資的場域裡,我們可以很快的就去測試自己的idea,但同時市場也充滿隨機性,像有人就稱是一個脾氣不好的市場先生,這個市場先生可能一天開心,一天生氣,那你能否照計畫執行,每天都鍛鍊自己去思考要繼續持有、賣出、買進? 下決定前去思考到底自己的決定是不是好的選擇,是聽別人說會漲所以去買,還是有足夠的數據理論基礎。

總結一句話就是,年輕人常遇到的投資瓶頸絕對不是本金不夠,出社會後,就算是現在的0050你存個半年也能買上一張吧!

而是在於你有沒有看清投資的本質,認清數據告訴你的現實,然後培養自己做出更好的選擇的能力,那你會發現,你把投資理財做好,幾乎不可能生活過得很爛,主要原因不是你有很多錢,是因為你已經培養自己很會分析做決定的能力了。

3. 網路上有許多的投資理財相關的影片和文章,新手該如何判斷資訊的正確性和適合性?

Data is king,數據為王,今天就算是某某某老師說什麼會漲,沒有數據佐證的文章或影片,都應該抱持懷疑。數據的來源、合理性都很重要,建議各位平日就多去接觸第一手資料,例如:

久而久之,你看到有些話術你就會發現都是唬爛的了。

4. 想知道你們觀察下來,大眾最容易在哪方面花費不必要的支出?

食衣住行育樂,哈哈哈哈。我上個月uber加上ubereats的花費就超過一萬元。當中有一半我覺得都是不必要的支出。我覺得要強制限制自己不要有這些支出真的挺難的,像我自己都覺得超難的,

不過,我覺得至少每個月都要花時間爬梳自己的花費,沒有數據的事情是沒有進步的可能,掌握數據就有機會針對弱點進步。

在比較新的軟體公司我們有一個開發流程叫敏捷開發,有多敏捷,就是要在最短時間內能夠丟出一個MVP,這MVP不是打球的MVP,指的是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產品,一個團隊利用節省的方式推出一個可以使用的產品。

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概念,我有數據記錄自己的花費,那我每個月至少做出一個最小可行的方法改善,避免因為目標過於遠大而半途而廢,像下個我就決定要買uber pass因為搭車跟有些外送就能夠免外送費。聽起來只能省個1000元,但我覺得至少比上個月好,如果持續改善有一天也能抵達的。

5. 開源與節流的重要性排序?應該先從何者著手?

最好的狀態當然是:開源重要性>節流的重要性,不過這有個前提就是,你開源創造的價值比你最努力節流的價值還要高。例如郭台銘先生,假設他一分鐘幾百萬上下,他花一個月思考要展開什麼新的計劃,跟花一個月想自己要怎麼節省生活支出,你覺得他會選哪一個?

正常來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自己的開源重要性>節流的重要性。但如果,你發現自己目前能夠替自己資產增值是花時間研究節流,那你就應該先做節流,然後努力往有一天開源重要性>節流重要性這個方向走,例如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讓自己有薪資的議價能力、努力讓自己創業成功、創造自己的市場價值。

不過大家別灰心,現在網路的時代大家真的多常是用網路去接觸市場,例如努力做個可以訂閱制能夠持續增長的專案,那就符合投入固定成本但收入卻能夠隨著品牌聲量累積而獲取收入的狀態了!我覺得這塊還是非常適合去試試看。

6. 投資到底是什麼?如何篩選投資標的?想請教你們信奉的投資準則?

如我前面所講的,投資就是做出更好的選擇。我覺得一般人,你沒有專業know how、沒有全職投入請盡量把大部位的資金直接投入ETF,盡量不要自己主動選股。

根據S&P500指數出具的報告,美國在2020有77.79%的主動型基金報酬表現輸給S&P500,那這些主動型基金的投資人也是專家喔,也只有20%的人做的比較好而已,你可以算算看你投入的時間如果還比他們少的話,你的勝率恐怕只剩個位數。

你可能偶而可以靠自己的研究,找到幾檔好的股票,但要「持續」做到這件事,就很難了。我在寫個股分析報告給讀者看的時候,也不是每個月都出,只能靠運氣找到,覺得太累又太難了。

0050長期以來年話報酬率大概7%,很好的的時刻例如從去年的低點到今年成長了快一倍。想要省時間、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又想把投資理財做好,就盡量去存指數型基金吧!

基本上好好理財信奉的投資準則就是,把錢拿去投資世界上最努力最聰明的一群人。
依照這個準則的背後就是買ETF,因為這群人可能在世界上最棒的幾間公司流動,我不用自己去挑是哪間。

7. 最想告誡給在場同學們的話

沒有(其實我是想,用講得大家可能也聽不進去,做中學是最重要的)

Marra》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