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戰略》一書中,彼得.林區獨家揭露他心中完美股票的特質,例如他認為公司遲早有一天輪到白痴來經營,所以要投資連白癡都能經營的企業,所以他會寧願選擇投資製造絲襪的公司而非通訊衛星產業類股。
以下十大完美股票特點,是彼得.林區操盤基金生涯的集大成精華。
擁有利基市場
如果給你投資知名的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跟一座砂石場,你會選擇哪個?我不知道你的答案,但如果是彼得.林區則會選擇後者。理由是電影產業太競爭,同業間拼個你死我活,反觀砂石場是獨門生意,其價值在於沒有競爭對手。
應用在投資上,我們應優先評估有「高進入門檻」以及「特許經營權」特質的公司。例如許多環保公司都擁有這樣的特質,包含處理事業廢棄物、經營焚化爐以及整治有毒污染土壤的公司。
人們持續購買的產品
彼得.林區喜歡生活投資的原因在於食品、飲料或香菸都是人們會一買再買的商品,再者受景氣影響並不大。就如同股神巴菲特的持股有可口可樂(Coca-Cola, KO-US)、吉列(Gillette India, GILLETTE-IN)刮鬍刀以及時思糖果都是一樣的道理,這類公司具有源源不絕的回客率,營收會相較於其他產業穩健,適合長期投資。
科技的使用者而非創造者
新科技會被更新的科技取代,而且科技領域相當競爭,不論技術跟公司都是日新月異,所以與其投資網路公司,還不如投資受惠網路科技降低營運成本以及擴展原始業務的公司。像現在銀行開始有「網銀」,大大增加客戶開戶與使用服務的方便性,同時又能降低實體銀行的高租金與人事成本。
不成長的產業
彼得.林區最與眾不同的投資哲學之一就是投資零成長的產業,例如塑膠刀叉、葬儀社之類。主因是比起成長型產業的高競爭性,處於零成長產業的公司通常沒有太多競爭對手,而且投資人不太關注,故常有股價低於其價值的大好投資機會。
處理廢棄物的公司
彼得.林區認為處理廢棄物的公司相當有「錢途」,由於缺乏題材性以及廢棄物令人反感的主因,讓太多投資人忽視這類公司。但好的投資機會總是發生在人棄我取時,所以彼得.林區反而特愛參與廢棄物處理公司經理人的簡報會呢!
屬於分拆出來的公司
那些分拆公司的財務通常都相當健全,因為母公司不會想讓分拆公司損及自己信譽。除此之外,分拆公司獨立出來之後會增加營運上的自由度,而新的管理階層也會用較創新的方法來提升獲利。所以與其買母公司,不妨多關注一下其分拆公司的狀況。
聽起來無聊可笑或公司從事乏味的生意
彼得.林區特別喜愛名字聽起來可笑或營運內容乏味的公司,例如「活力男孩——曼尼、摩伊與傑克」這家汽車售後市場的服務公司,應該沒有分析師會推薦一支名字這麼好笑的股票,更意外的是沒人想得到這家公司的股價會上漲十倍之多,因為光公司名字聽起來就不令人感興趣。
相反的,如果我們投資的是一家叫「基因分裂」的公司,就算其財報虧損也會吸引不懂的人想投資,這大概就是投資市場的精神分裂吧!
被法人跟分析師冷落的公司
從彼得.林區先前提到的完美股票特質,都可以發現一個共通點是「被忽略」,因為不受關注的公司往往才有股價低於價值的便宜價可撿。基於這樣的方向,受法人以及分析師吹捧的熱門股反而不是好的投資方向,因為熱門度會推高股票的價格,使其過於昂貴。所以當你發現一隻基本面良好卻沒有什麼法人持股以及分析師宣傳的公司,恭喜你有機會賺大錢了。
內部董監事買進的個股
當看到財報亮點才決定買進時,往往公司股價已經漲了一大段。那要怎麼提前掌握公司未來可能有良好發展的機會呢?彼得.林區認為關鍵就在於「董監持股」,當這些公司內部人持股比例相當高,甚至是持續加碼自家股票時,通常多有好事會發生。畢竟他們是最了解公司的人,因此他們的持股變化也是公司未來勝敗的風向球。
企業回購自家的股票
當公司決定在市場上買回自家股票,這無疑是一大好消息。根據 EPS 的公式,在相同獲利下之股本越小,EPS 就越高。所以公司透過回購自家股票,是一種最有效率減少流通籌碼且提升 EPS 的方式,具有美化財報的效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