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過去,早晨的捷運車廂依舊滿是學生,身穿襯衫西裝上班族裝扮的我卻已略微顯突兀,我將頭靠在透明塑膠板上闔上眼睛想在進公司前偷個閒休息一下,但腦海裡昨晚美國聯準會會後聲明的相關資訊卻不斷浮出,關於投資的事物無時無刻不斷在腦海湧現,這一行的職業傷害大概就是這樣了吧。走進辦公室約莫七點半,泡了杯熱咖啡翻著報紙,同事陸陸續續走進,燈也一盞一盞陸續上工,查詢昨夜歐美股市最新資訊的鍵盤敲打聲此起彼落增添了幾分緊湊感,畢竟從進公司後只有大約半小時左右可以準備晨會報告,我想除了基金績效外,這大概是最能反應一個經理人即時分析能力的時候了。
「昨日葉倫會後聲明再次維持利率不變,且強調美國經濟與就業市場穩健,惟官員利率預測點陣圖隱含今年升息次數降為兩次,歐美股市因而大漲…」
每天例行的晨會流程一成不變,總是先由負責資產配置的經理人總結全球市場,內容包括總經訊息及各類資產漲跌幅更新等,聽完第一階段大致上可以瞭解昨日全球金融市場各大事件的重點;接著由負責各區域或各資產的經理人分別就該區域做深入的分析判斷與建議,因為市場是連動的,巴西的鐵礦砂出口狀況會影響到亞洲的鋼價、俄羅斯的天然氣供需也會影響歐洲的能源相關產業,所以各經理人無不專心聆聽推敲,深怕遺漏任何一個細節而錯失獲利的機會;最後是研究員報告昨日去拜訪公司的結果,這是國內投資特有的優勢,藉由拜訪一般人較難接觸到的業界高層瞭解公司更細節的營運狀況,也能藉此推測整個產業供應鏈的趨勢。
這只是一天工作開始的前奏,卻往往也是一天最緊湊的時候,其餘時間我們多各做各的事,因為負責的區域與資產不同,所以鮮少出現交談,你看你的歐洲股市,我看我的新興市場債券,除非一個心血來潮想到兩者之間的關聯,不然辦公室裡悄無人聲是常有的事。
晨會結束回到座位後,我邊喝著透著餘溫的咖啡邊檢視我的投資組合,偶爾眼睛瞄一下亞股開盤的狀況,反覆評估著是否到了該調整的時後,又要如何調整才適當,這無疑是投資最難的時刻了。多年來我培養出一個習慣,每當我做投資決策前,我總習慣望一下那張被磁鐵吸在辦公桌牆上的十五字投資流程手寫書籤,然後一步步順著流程寫下我的判斷,最後做出決策,那十五個字可以說是我過去十幾年投資經驗的結論,經過不斷修正摸索,最終所歸納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投資方法。
在金融業工作期間有幸接觸到很多志同道合學習投資的夥伴和相關書籍,我自己認為投資人最應該學的是如何培養分析邏輯和擴充對金融市場的認知,於是將計劃一系列的文章,希望能將我過去學習的知識與心得與各位分享,若能有讀者因為這樣而有所獲得我會覺得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情。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