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工作無聊 VS 工作壓力大,哪個傷害更大?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工作無聊 VS 工作壓力大,哪個傷害更大?

2023 年 7 月 10 日

 
展開

最近,小紅書上的一條舊聞引起了我和我同事的討論。

這條資訊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薪約 90 萬的愛爾蘭人,他因為工作太無聊把公司告了,稱公司對他冷暴力。

工作無聊 VS 工作壓力大

米爾斯的做法在歐洲不說常見,但也無獨有偶,早幾年法國一家香水公司被前雇員費德里克告上了法庭,理由也是工作太無聊了,造成他的精神疾病。最終巴黎工人法庭公布了終審判決:該公司要向弗雷德里克支付 3.6 萬英鎊賠償金(約合人民幣 36.3 萬)。

對於此,大部分網友表示,我希望公司也對我冷暴力」、「這不是我的夢中情工麼……

或許因為我們同事關係和睦,工作氛圍友好,我和我的同事們卻不羨慕,這種情況我真的會 emo,我害怕工作過於無聊,喜歡熱熱鬧鬧的。

我們這種心理並不是無緣由的,早在 2007 年,就有學者討論過「工作無聊綜合症」的傷害,這種傷害甚至比工作壓力過載帶來的「職場倦怠」更加嚴重

「工作無聊」是什麼?

為什麼上班都是坐著,卻還是感覺疲憊不堪?知乎的一條問題回答獲得了 7.2 萬點讚, 3830 個評論。答主犀利地表示:

也許你的名片亮出去讓人閃星星眼,出入頂級寫字樓,有恆溫空調,漂亮前台和各種飲料隨便拿的 pantry 來暗示你很重要,甚至騙過了你的親人愛人,讓她們以為你在從事著什麼偉大的事業。但你依然騙不了你自己,你心底知道自己今天又在無聊的數字、排格式、刪除行、添加列、貼發票、查百度、寫沒人看的報告和回覆無窮無盡又無用的 email 裡虛度了又一天。

有很多的人表示嚴重中槍:近些年,職業倦怠這個詞經常被討論,但工作無聊綜合症卻鮮被認真提及。

職業倦怠的英文單詞是burnout,意思是燃燒盡了。它是工作量過多、壓力過大,而引發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盡的感覺。

工作無聊綜合症(boreout syndrome)恰好相反,它是因為缺乏足夠的定量和定性工作量,而導致的精神負擔不足。我們可以理解,定量是指工作數量不足,定性指工作技能要求不足、工作挑戰太小。

這個概念最早由瑞士商業顧問彼得·維爾德(Peter Werder)和菲利普·羅斯林(Philippe Rothlin)在合作書籍《Diagnose Boreout》中提出。他們認為,很多人在工作中缺乏動力並不是因為壓力或懶惰,而是因為缺少有意義的工作」。

他們受礙於體制,而不是能力缺乏。他們在工作中無法發揮自己的潛力,或者不會因為努力得到官方認可。

彼得·維爾德和菲利普·羅斯林認為,工作無聊綜合症(boreout syndrome)通常包括三個要素:工作量不足、缺乏挑戰、缺乏興趣

「工作無聊」是一種職業傷害

我們很好理解壓力過載帶來的職業倦怠(burnout syndrome)會對身心造成傷害,卻很難想像,工作太無聊也是一種職業傷害。

法蘭克福心理治療師 Wolfgang Merkle 稱,「工作無聊綜合症」的症狀與職業倦怠很相似,都會引發抑郁、失眠、疲憊、耳鳴、胃部不適、頭痛頭暈

但在心理層面,無聊綜合症的消極影響更嚴重:

一方面,在社會主流價值觀中壓力太大往往意味著更大的責任、更高的社會地位。而無所事事則往往意味著不夠重要不夠上進;另一方面,在工作中暴露自己比較無聊,容易引起雇主對其價值的懷疑,甚至遭到解雇。

所以,相比承認自己壓力太大」,人們不僅羞於承認自己很無聊,還會假裝工作很忙:一天可以做完的工作,硬拖長至三天完成;一邊瀏覽著購物網站,一邊隨時準備切換回工作頁面;整個下午打著私人電話,還刻意用嚴肅而專業的口氣掩飾……

這也回應了開篇那個案例中,法國男子費德里克的前雇主,在法庭上發出的質疑:既然你工作那麽無聊、那麽痛苦,為什麼這四年從來沒向公司反映過呢?

但這些刻意的表演和偽裝,加劇了人們的心理壓力和消極體驗,包括:自卑、羞恥、害怕、疲勞、空虛、不滿、悲傷……直至崩潰。

無聊綜合症帶來的生理傷害也很明顯,除了上述提及的症狀外,工作無聊者患上某些疾病的機率也更大。英國曾有人做過一次命名為無聊致死」的試驗(Bored to death),試驗結果發表在 2010 年的《國際流行病雜誌》上。

試驗市調研究了倫敦 7524 名 35 至 55 歲的公務員,結論是:工作無聊的員工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是擁有工作刺激的員工的 2 ~ 3 倍

「工作無聊」的第一責任人‍是我們自己

我們常聽說「誰困擾、誰負責」的人際關係原則,這在勞資關係中同樣適用。

無論從身心健康、還是職業發展的迫切性看,工作無聊的第一責任人是我們自己。

但在吐槽老闆成為政治正確的環境下,在勞資關係是零和博弈的主流認知中,在企業過於追求員工體驗和員工滿意度的當下,個體容易把工作無聊全部歸咎於公司:抱怨工作內容不合理、上級能力不夠、環境不公平、發展空間太小。

誠然,很多企業確實要做出改善。但是,世間本難有完美的工作。

與很多人深受工作無聊綜合症傷害相悖的是,即使如此,大多數個體依然會貪戀它的「時間福利」,不會主動要求承擔「更有挑戰的工作」

所以,我的首要建議是,如果你想要改變狀況,一定要勇敢說出來。告訴你的老闆,你因為工作缺乏挑戰而深感困擾,你想要更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能和知識,為公司發展做貢獻。

我的一位朋友就這麼做了。

她研究生剛畢業時加入了 一家國營企業,和很多職場新人一樣,她得到的工作質量不高,工作量甚至不飽和:我是那種工作越多越難就越有幹勁,工作越少越簡單就越沒興致的人。好在她天性積極主動,在一個合適的場合,坦誠告訴老闆感覺自己工作量不夠飽和,希望能多做一些事情

老闆對此深感意外,也對她另眼相看,帶她參與了好幾個重要項目,她也在項目中展現出了自己優秀的溝通統籌能力和責任心,迅速從職場新人轉型為部門骨幹。

彼得·維爾德(Peter Werder)和菲利普·羅斯林(Philippe Rothlin)更認為,「工作無聊綜合症」困擾而不表達的話,會加劇工作無聊

因為當你呈現出的疲憊和消極狀態,會讓老闆擔心你是否壓力過大,從而對授予你有挑戰的工作保持謹慎,甚至會進一步減少你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

重塑工作,賦予工作意義

針對很多人覺得工作無聊、不快樂,密西根大學教授 Jane Dutton 與耶魯大學教授 Amy Wrzesniewski 還共同提出了 一個概念:工作重塑(job crafting)

不同於人們通常理解的工作設計是自上而下的,是組織對員工發起的,工作重塑強調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動機、期望和意志,對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工作中的關係、工作意義等做出改變。

兩位教授研究了一家大醫院中的一些充滿幹勁的看護。

她們的工作本身非常簡單:換便盆、撿垃圾,但她們卻讓這個工作充滿創造性和意義:觀察到病人總是盯著屋頂,就想著在屋頂繪上好看的畫;在昏迷病人房間製造些微妙刺激,因為相信這能幫病人加速康復;給床邊守夜的家人講講笑話,讓每個人振作起來……

她們不僅視工作為清潔,更視工作為一種治療形式。

根據這樣的觀察和研究,珍·達頓和艾米·沃茲涅夫斯基提出從三個方面重塑工作:

任務:可以縱深任務深度,也可以擴展任務的寬度。比如你接到的任務是把某條資訊分享到幾個社群”這種看起來非常機械的工作,但你可以把這個任務縱深細化,體驗和研究不同的文案、不同的時間,在不同的社群、所帶來的不同的反應;你也可以把這個任務橫向擴展,比如不僅發了這條資訊,還為了促進互動,製作了一個小影片,設計了一個有獎互動。

關係:與工作中接觸的人員,建立技術職能以外的關係。比如:把你的上司當作客戶,把你的員工當作用戶,把你的客戶當作朋友。

認知:改變對工作意義的認知。比如:從技術上看,你的工作內容是下訂單,輸入訂單,但你可以認為這是為客戶提供一種愉快的積極的體驗,這比輸入數字意義更重大。

工作的創造性,從來不是別人要求你創造,你才去創造;工作創造性是主動的「我要創造」不要擔心沒機會展示你的智慧,它可以在任何時候展示。

在不起眼的小事上展示智慧,才有大事可做。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