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初第一篇文章。分享一些我踐行了很久的習慣,也希望能給你的新一年,帶來一些啟發。一起加油。
1. 獨處時間
我有一個踐行了很多年的習慣:無論多麼忙,每天一定會抽出一段時間,什麼都不做,用來放空和思考。這幾年來,也許是因為生活節奏的關係,總覺得大家的生活都變得很忙。每一天的日程都安排得很滿,喘不過氣。但這些事情裡面,哪些是真正對我們自己有意義的,哪些又只是因為我們無法忍受 “ 無聊 ” 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 “ 行動成癮 ” (Action addiction),指的就是這種情況:整個世界都在高速運轉,我無法讓自己停下來,無法忍受自己 “ 什麼都不做 ” ,因此,我必須讓自己動起來,隨便做點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很容易疲於奔走在各種瑣事之間,把自己的生活淪為滿足自身社會角色的需求和任務。
因此,一個小小的建議是:每天撥出一段時間,可能是半小時到一小時,試著有意識地放下手頭的事情,暫時關閉資訊的輸入,摒棄外界的打擾,把注意力轉向自己內部,讓自己跟自己獨處。在這段時間裡,你可以:
- 回想自己今天做的事情,想像自己的目標和遠景,把自己的當下跟未來做一個 “ 目標對齊 ” 。
- 整理、翻閱自己的筆記,把零碎的想法和記錄進行梳理,讓它們變得有序。
- 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環境,讓思緒自由地遊走,任由它們編織出一個個想法和火花。
- 把那些讓自己感到壓力和焦慮的事情,一條條寫下來,並用理性去一條條分析和判斷。
- 或者,做一下簡單的冥想,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和身體上,觀察思緒浮浮沉沉、起起落落。
- 這相當於一個對大腦的按摩。它可以讓我們在每一天的忙碌和奔波裡,找回片刻的寧靜。
2. 優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有一句話叫做 “ 為了不思考,我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 。的確如此。
為了避開那些困難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事情,我們最常做的,就是去做一些周邊的、瑣碎的、不重要的事情,以此讓自己沉浸在 “ 我在行動 ” 、 “ 我很忙 ” 的幻覺裡。但這能解決問題嗎?並不能。這樣只會使我們落入 “ 帕金森效應 ” 的陷阱:不斷地把真正重要的挑戰往後移,直到移無可移,再閉上眼睛把它啃下去。這就造成了一個後果:對於占我們生活重要性 20% 的事情,我們可能用了 80% 的時間;而對那些佔了 80% 重要性的事情,我們卻只用 20% 的精力去應付。
所以,在諸多時間管理方法裡面,我最常用的就是 “ 吃青蛙 ” :每天,開始你一天的事務時,優先做那件最重要、最麻煩、最令你感到恐懼的事情。開個頭,哪怕做不完,也會令你不至於虛度這一天。你可以在每天晚上做第二天的任務清單時,想一想:如果我明天只能完成一件事,哪件事是必須完成的?然後,把它拎出來。第二天起來立刻就去做。這會使你的一整天,都變得神清氣爽。
3. 15% 的可能性
今年,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生活管理系統,加上了一個筆記本: “ 15% 的可能性 ” 。日常生活中,突然產生的靈感和想法,看到的新奇工具和方法,或者突然想到的小項目,我都會把它們匯總放到這裡,再撥出時間,一個個順一遍,去嘗試一下,看能否讓它們開花結果。
比如現在的這張清單裡,就包括 “ 線上社群的搭建 ” 、 “ 試用不同的溝通工具 ” 、 “ 做一系列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自產內容)小活動 ” 、 “ 做實體商品 ” 等等⋯⋯。這些,都是今年 1 月份,我計劃花 “ 15% 的時間 ” 去做做看的事情。
不一定有成果,也可能是白費時間,但像這樣拓展生活的邊界,能夠給自己一些不一樣的刺激,讓自己時刻有新鮮的東西可以去探索,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我會建議你:在你的工作之外,在你最重要的事情之外,每天再抽出一點時間,去嘗試一些新的、陌生的事物,拓展你的生活圈子和認知圈子。也許,你生活的目標和使命感,就來源於某一次不經意的、小小的 “ 15% 的可能性 ” 。
4. 接觸不同的人
回想一下這幾年的歷程,自己成長最快的,還是 2017 ~ 2018 年那段時間。為什麼?因為那段時間強迫自己走出去,接觸了非常多的新朋友,也學習了好幾個新領域和項目。未必有成果,但的確拓展了視野,讓自己知道了 “ 原來還有人在做這樣的事情 ” 、 “ 原來這個事情是這樣做的 ” 。
拓展認知邊界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自己走出去,接觸原本圈子之外的人。停留在自己的圈子裡,是很難有成長的——你只是在不斷地重複和優化自己而已。就像前面 “ 15% 可能性 ” 中講到的:做實體商品,那我勢必就要去接觸做電商的人,從工廠市調研究、材料、加工、供應鏈,到庫存、銷售、物流⋯⋯。這一套流程都要去摸一遍。哪怕最終沒有能做出來,這也是一套寶貴的經驗。2018 ~ 2019 年我就是這麼折騰了兩年,嘗試了一些新東西,雖然沒做出特別滿意的成果,但回過頭來看,都是非常有趣的生活體驗。
因此,今年我也想做這麼一個事情,讓大家能夠有一個渠道跟平時接觸不到的人相連接、碰撞,拓展自己的圈子和認知邊界。還沒有想好,它還在我的 “ 15% 可能性 ” 裡面。也建議大家可以更主動一點,在工作之餘,花一點時間去認識圈子之外的人。比如線上的社群,或者線下的興趣小組和活動,都是一些拓展可能性的機會。未必一定要有結果,也未必要去做 “ 人脈 ” ,就讓自己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也挺有意思的。
5. 簡短的寫作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講過:最有效的鍛煉思維的方式是什麼?就是寫作。因為,我們每一天從外部世界獲取的資訊,都是零碎的、無序的,而透過寫作,把它們整合成一個結構化的整體,就是一個使它們變得有序的過程。只有有序的資訊,才是知識,也才能被我們所內化和調用。
很多人談到寫作,可能會想到自媒體、個人品牌⋯⋯。但實際上,如果把寫作作為一項思維鍛煉的話,那麼量和 “ 質 ” 其實都不是特別重要——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是否能夠充分調動你的大腦去思考,逼迫它去理解資訊、消化資訊、吸收資訊。
我自己的做法是:
- 日常生活中,當我學到一個新的、完整的知識點時,我就會動手把它寫下來,力求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表述出它的重點。
- 當我把一系列知識點串連起來,碰撞出火花時,我也會把它寫下來,記錄下這個時刻,作為自己思考的產物。
- 當我跟別人交流、溝通之後,我也會簡單寫一份 “ 交流記錄 ” ,記錄下要點和啟發,待日後備查。
這兩天總結了一下,發現去年一共寫了 64 篇這樣的小短文,都是一千來字,不夠系統,因此就沒有發到大眾號,僅供記錄和參考之用。今年計劃把這個量再提高一點,有機會的話,也會想想如何跟大家分享。簡而言之:不用把寫作想得太嚴肅或太功利,也無需覺得 “ 寫作就是為了發布的 ” ——它完全可以只寫給自己看,可以是一種鍛煉思維、整理想法的方式,也是一種簡單易行又有效的方式。
6. 練習專注
在什麼情況下,你的幸福感是最強的?一定是我們的思維高度專注, “ 忘我 ” 地投入到手頭上的事情的時候。這時,我們不去計較得失,不去憂慮和恐懼未來,不去後悔和猶豫,是心情最平和、最心無旁騖的時候。但我們的大腦總是很難保持這種狀態。它總會從 “ 當下 ” ,向著 “ 過去 ” 和 “ 未來 ” 偏移,讓各式各樣的雜念進入腦海,打破這種狀態。
許多講專注的內容,會著眼於 “ 長時間的專注 ” —— 實際上人是不可能保持長時間的專注的,因為不善於發現環境中潛在刺激的個體都已經滅絕了。更有效的做法,不是去追求長時間的專注,而是追求 “ 少量多次的專注 ” 。把手頭的事情分解成一個個小階段,每個階段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控制在 5 ~ 20 分鐘。然後,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一個個階段去衝刺。衝刺完,休息一下,調整一下,繼續下一個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另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保持認知資源的適度負載。什麼意思呢?就是每一個階段的事情不能太過簡單,否則大腦就容易走神。這時,就需要手動去調整它的負荷,讓大腦的前台資源盡量被佔滿。
舉個例子:比如我最近在群裡答疑。答疑其實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操作,如果停留在答疑上,很容易走神。這時我就可以去思考:
- 這個問題為什麼會產生?是不是因為學員的某種慣性思維使然?
- 這裡是不是我講得不夠好?我在以後的課程裡可以如何優化?
- 這個問答能否寫到文章裡?或者用其它方式分享給別的學員?
諸如此類。
簡而言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小步快跑,手腦並用,把注意力集中在上面,盡量減少內部或外部的干擾,這不僅是高效做事的秘訣,也是提高幸福感的秘訣。
7. 幫助別人
人總是需要回饋的。一般情況下,有兩種回饋是比較顯著的:
- 透過努力做成一件事情所獲得的成就感。
- 跟別人進行社交聯繫所獲得的認可、肯定和讚賞。
前者可能沒有那麼簡單,所以,後者就可以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回饋來源。
因此,為什麼說人是很難脫離社會的呢?就是因為:一旦斷開跟外界的社交聯繫,你所感受到的回饋就會少了一大截,所以減少多巴胺的分泌和獎賞迴路的啟動。久而久之,你就很容易變得孤僻、沮喪、壓抑,毫無動力,什麼都不想做。反之,一個簡單的做法就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去跟別人進行社交聯繫,多去給別人一些舉手之勞的幫助和回饋——這是一件非常低成本高收益的事情。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自己的心得和感受跟別人分享;以及,當別人有疑問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幫助。
我在以前的文章裡,多次提到過一個 “ 5 分鐘給予 ” :每天抽出 5 分鐘,幫別人解答疑惑,分享新知,又或者只是給予一個肯定和讚賞,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不但可以給你自己帶來幸福感,同時也能對你所處的整個環境,創造正的外部性。
8. 廣泛涉獵與聯繫
我每個月都會買很多書回來。家裡的藏書,算上各種 APP 裡面的電子書,應該有好幾千本了。經常有人會問:這麼多的書你能全部看完嗎?實際上這個問題就很奇怪:因為絕大多數的書都不是用來 “ 看完 ” 的。我們要追求的,也不是把一本書 “ 看完 ” 。
令到一本書有價值的,是它本身嗎?不是,是書裡承載的資訊。所以,一本書是什麼呢?就是一系列資訊的集群。很多本書是什麼呢?就是由很多個這樣的資訊集群所構成的、一張龐大的資訊網路。如何打破 “ 書本 ” 的區隔,讓這些資訊能夠彼此碰撞、整合、流動起來,才是我們要追求的核心。
所以,我讀書的方略從來都是:廣泛涉獵,彼此聯繫,觀其大略,緊要的地方再去針對性地進行 “ 包圍學習 ” 。我可能同時會看十幾本書,可能有些書只是粗略翻看幾遍,有些書只看一部分,不拘泥於資訊被呈現出來的形式, “ 我需要從中得到什麼 ” ,才是最關鍵的。
要明白一點:你自己的知識體系才是最重要的。無論任何渠道,書本也好,課程也好,我們的目標都不是 “ 把書看完 ” ,或者 “ 累積多少頁筆記 ” ,而是要把裡面的知識提煉出來,攝取進你的知識體系內。所以,一個建議就是:以你現有的知識體係為基點,充分去挖掘興趣和好奇心,去進行廣泛的涉獵和閱讀,不用追求精熟,而是追求在一本又一本書之間、把知識聯繫起來的過程裡面,大腦所迸發出來的火花。這才是有價值的。
9. 加入思考和加工
很多人看電影、看小說,專注的是當下的感受,看完就過了,頂多就是記得一點劇情梗概和人物,以及一兩個印象深刻的場景或鏡頭。這不好嗎?也不是,這非常自然。但我會建議:如果你想讓你的生命體驗更豐富一些,不妨試著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加工。
比如,讀完一部小說之後,可以試著想一下:
- 這部小說的優缺點是什麼?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可以如何改進?
- 哪些地方符合邏輯,哪些地方不符合邏輯,為什麼?
-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這些手法的特點是什麼,起到了什麼作用?
諸如此類。
這並不難,但是,它可以極大地提升你的審美視野和感受。當你試著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時,你會發現,你看待一部作品的目光,會變得全然不同。這實際上就是我之前提到的 “ 從創造者的視角去看問題 ” 。
我在之前的文章也講過:讓我們的生命變得豐富的,是什麼呢?是種種不同的體驗嗎?其實不止。如果僅僅停留在對體驗的感受,那你只是不斷在 “ 遭遇 ” 它們,接觸,丟下,離開,前往下一個地點。循環往復。
只有當你對這些體驗進行篩選,對它們施以加工,把一部分容納到自己內部,成為自己新的一部分,如此循環⋯⋯。那些被你攫取留在生命裡的,才構成了你的這一生。養成思考的習慣,從創造的角度去看待一切事物,提高自己跟它們的互動與交流,這才是能不斷豐富你心靈和思想的源泉。
10. 關注自己的身體
沒有什麼比身體更重要。我們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生活是為了工作。如果你的工作讓你每一天都感到非常疲憊,讓你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跟自己獨處,甚至讓你變得只知道行動、忘記了思考,那麼也許是時候想一想: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台機器,它是會磨損的。只有好好地保養牠,降低它的負荷和損耗,才能使它的最佳狀態再延長多一會。否則,它的上限就會不斷降低,從 100% 到 80% 、 70% 、 50% ⋯⋯。飲食、睡眠、休息、運動,這些不多說了。如果你真的非常忙,分享幾個特別簡單易行的小習慣吧:
( 1 )散步
2019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哪怕是低強度的鍛煉(比如散步),也能有效延緩大腦的衰老。尤其是對於缺乏中高強度鍛煉的人群,這一效果會更加顯著。一般來說,每天步行 5000 ~ 10000 步,或者增加 1 小時左右的低強度鍛煉,就能有效增加腦容量,降低大腦受損的風險。
( 2 )活動
我們的身體不是設計來長期保持一個姿勢的。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那些更能夠靈活應對環境的個體更容易生存下來,而那些長期保持不動的個體,基本都被淘汰了。所以,一個建議是:無論你現在在做什麼,一定要時不時地活動一下,轉變自己的姿勢。最好可以加上一些簡單的有氧運動,給你的身體維持一個適當的刺激,啟動它的整體機能。
( 3 )緩慢呼吸
這可能是最簡便易行的小習慣了。有意識地試著這樣做:用鼻緩慢地、深入地呼吸,頻率大概在每 10 秒 1 次(吸 4s ,呼 6s )。這樣可以擴張血管、降低心率,刺激迷走神經。尤其是在情緒波動、緊張,或是忙碌工作的時候,做一做這個小鍛煉,能立刻讓你平靜下來,抑制HPA軸(身體的壓力系統)的刺激和喚醒,讓自己保持舒緩。
11. 慢一點,不要急
這個世界正在加速。我們總是害怕被外界拋下,於是,我們總是在跟時間賽跑。學了一個東西,就想馬上把它用上、掌握;開始一件事情,就想馬上把它做完做好;發現一個不足和缺陷,就想馬上把它彌補上來⋯⋯。這個時代,很少有人關注 “ 持續 ” ,都在講 “ 爆發 ” ;很少有人關注 “ 生命力 ” ,都在講 “ 注意力 ” 。我可能是一個比許多人都追求效率的人,但熟悉我的人會知道,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 慢慢來,不要急 ” 。
為什麼?因為,學習,成長,自我提升,完成目標,都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外界迎合著我們對 “ 快 ” 的需求,不斷給我們創造和灌輸 “ 立等可取 ” 的幻覺,但落實到自己身上,無論是改變思維模式,還是改變行為習慣,都需要依靠時間的力量。
慢一點,耐心一點,把注意力從瞬息萬變的外界抓回來,不要被外界的資訊爆炸所吸引,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內心,關注你每一天的感受,每一次行動的手感,每一次復盤的回饋、思考、經驗。
去關注我們自己,每一天都做了什麼,得到了什麼結果;做出了什麼決策和判斷,心路歷程是什麼;產生了什麼感受,造成它的原因和外部線索是什麼;讓自己看到你每一天的進步,成長,改變。我們的生活,只有在我們慢下來,去關注它的時候,它才切實存在。我們追求高效,是為了可以慢下來去生活,而不是失去生活。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