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資績效堪稱空前絕後,很多數學家、經濟學家將巴菲特視為異數,在他身上貼上天才或者股神的標籤,並強調他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甚至有一點運氣的成分,但是以筆者個人 12 年來的價值投資經驗,我本身就是個案例,自從模仿巴菲特這 12 年來,大部分年度的投資績效都遠勝大盤指數,所以我認為一般投資人還是可以仿效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學習一個有系統的價值投資方法。
開宗明義,巴菲特把股票當成是一家公司在經營,只要公司沒發生甚麼問題,他願意終其一生的持有股票,不會賣出。他說:「短期預測股價是毒藥,應該遠離兒童和那些在股市中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成年人」,巴菲特不是靠『玩』股票致富的,而是靠那些『玩』股票的投資人或機構發大財的,投資者想要獲得持久的收益,就必須要堅持長期投資的原則,具有足夠的耐心,避免受到股市行情和他人影響,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出色的回報。
他堅守低風險的的原則,把錢投入有持續成長機會的公司,他結合了價值與成長期投資策略,有別於許多成長型投資人,巴菲特大多投資民生相關的公司,鮮少投資科技業,(除了六年前買進 IBM,今年部分停損,還有去年度開始買進蘋果股票),從這點就很容易了解巴菲特的投資哲學。
巴菲特不建議使用複雜的數學模型和選股公式,他說:「投資要成功,不需要了解風險係數、效率市場、選擇權定價或新興市場。」過度依賴數學算式挑選個股,不見得有益,甚至有害,事實上證明了巴菲特指運用簡單的原理,就創造了全世界最佳的投資績效。
2000 年前網路科技股狂飆的年代,巴菲特並未參與,華爾街的分析師認為巴菲特太過保守,並認為他的投資哲學已經過時了,但後來當網路泡沫發生時,全世界的基金、投資人都嚴重虧損的同時,巴菲特可以全身而退;在 2011 年黃金價格飆漲的年代,巴菲特說他寧願去買一座具有生產力的農場,農場可以不斷產出農作物,而黃金本身沒有生產力,買進黃金的目的只是希望別人用更高的價錢買走,這並不是價值投資。
相較於生命週期短暫的電子科技製造業來說,巴菲特喜歡的產業是未來幾十都要非常確定的,投資股票最怕不確定因素,讓我們再複習一下巴菲特喜歡的股票類型,他買過很多保險公司、綜合食品公司、做番茄醬的公司、賣口香糖、冰淇淋、賣可樂的公司;他買家具公司、報稅服務公司、鐵路公司、能源公司、石油公司、信用卡公司、大賣場、物流公司、速食店…等等,這些民生消費必須的公司,大多數的情況不會受到太多矚目,但長期的報酬率卻是巨大無比,大多數投資人太在乎股價每一分每一秒的變動,卻忽略了公司長遠的發展,這就是投資者和投機者最大的分野,也造成賺大錢和賠錢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最後做個總結,要在股市中可長可久的創造高報酬,一定要有過人的耐心和堅持,大道至簡,有時候越簡單的事情就越不簡單,人生沒有捷徑,發財也不可能在一夕之間。事實上,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是屢試不爽的,習慣成自然,只要大家習慣了巴菲特的賺錢方式,並身體力行,每個人都可以在股市中致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