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基金經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研究院教授喬伊.葛林布雷 (Joel Greenblatt),精研特殊技資事件,曾連續十多年,平均每年賺取 50% 以上的回報,名震華爾街。他將這套功夫,寫成《你也可以成為股市天才 (You Can Be a Stock Market Genius) 》一書。
然而,當他發現尋常散戶,實在難以學懂,便另外開發一套簡單的操作方法,稱為「神奇公式」(magic formula),並於另一著作《超越大盤的獲利公式 (The Little Book That Still Beats the Market) 》中,詳細解說。
公式取名,確實有點庸俗,然而其理論基礎,卻非常扎實。葛氏認為,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式價值投資,目標明確:趁便宜買好公司;但要普羅大眾,逐塊石頭去翻,絕對是費時失事。況且何謂「便宜」、何謂「好公司」,亦無客觀標準。要「價廉物美」,他的做法,是將大市中所有股票,一併比較。
葛氏先設定市值下限,剔除不合操作的小型股。同時,由於公式使用的兩項比率,不適用於金融股、公用股,故也從候選股票群中剔除。另外,非美國的 ADR 亦會被剔除。至於餘下的股票,則按兩項財務比率,分別由高至低,排成兩列隊。
兩項財務比率,分別是盈利率 (earnings yield) 及資本報酬率 (return on capital, ROC)。每支股票在兩列隊中,各有一個排名。綜合排名 (兩個排名加總) 最高的 30 支股票,就是買入對象。每年進行排名一次,周而復始。
「神奇公式」的長線績效,相當理想:據跟進研究,自 1999 年起,至 2016 年,公式平均每年跑贏羅素 1000 指數,達 10%。但當《超越大盤的獲利公式》一書出版後,葛氏發現,散戶要從中獲益,仍然舉步維艱。首先是要大眾自行尋找、計算比率,再排序,慘過受刑;加上他們只有免費網上資訊,準確度成疑。
「為人為到底,送佛送到西」,葛氏竟想出絕招:開一家「慈善機構式」證券行,為客戶提供公式的入選清單,並只接受清單上的股票,另不提供保證金交易。該行會提醒客戶,應持有最少 20 支股票,分散風險,並作稅務安排。(若是盈利機構,客人一年交易一次,應該很快倒閉。)
一個有趣的發現,還在後頭。惠顧葛氏「善堂」,投資者有兩種選擇:一是收取名單,自行買賣,即當成普通股票戶口;或交由「善堂」機械化操作,定時買賣整個組合,放棄自主判斷。
「善堂」開業兩年,「慈善總理」葛氏回顧客戶表現:自行買賣的戶口,表現理想,平均淨賺 59.4%,只是…同期標指 (2009-11) 升 62.7%。「神奇公式欺世盗名」,想必湧上用戶心頭。可是,機械化操作的帳戶,回報卻是 84.1%,大幅跑贏前兩者。大家學會同一公式,得到同一清單,就像一對雙胞胎,到底自主用戶,做了甚麼奇事,才能將本應落袋的 25%,「回贈」市場之中?
經葛氏仔細研究,實有四大原因。詳加了解,對所有門派的系統化操作,都有幫助。篇幅所限,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美股隊長》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