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聚焦在一些質量篩選的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我想簡要回顧一下我最近在一個產業特定的篩選方式,我會大約每個月檢視一次。
我最近做了很多關於銀行股的研究,發現很多廉價股票的股價明顯少於有形帳面價值。我想重點討論這一點,並做一些基本的紀錄。當涉及到銀行股,我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尋找深度價值的低廉銀行股,並試圖從該列表中找到最高質量的公司。
非常簡單的銀行股質量篩選
我覺得整理一份過去5年(2008年至2012年)ROE達到10%甚至更高的優質銀行股名單將很有趣。 一家在2008年和2009年賺取10%以上帳面價值的銀行是值得關注的,因為很少銀行可以做到。
晨星(Morningstar, MORN-US)資料庫中有1,025個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BAC-US)。 在過去5年裡,只有32間銀行每年擁有10%的ROE。也就是大約每100家銀行中只有3家能達到這標準。所以我們說的目標是百裏挑一。在該表單中,你會發現很多從沒聽過的小銀行。
這些銀行中有許多在農村地區(如農場、山莊、農村等),他們的客戶財務上都偏保守而且有謹慎的支出和借款習慣。這些客戶是強大而且忠誠的存款基礎,對於小銀行來說是主要的資金來源和最重要的基底。
這些銀行有許多都有充足的資本,能支付穩定並持續增加的股息,具有可預期的盈利能力。這些銀行儘管面臨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仍有創造股東價值的能力。
引述巴菲特曾經說過的話,銀行業是一個有許多相似商品的行業(他們都銷售一樣的基本服務),但某些銀行還是可以發展出自己的護城河,比他們的競爭者擁有更持久的優勢。
這種特定行業的表單可以偶爾檢視,但不需要經常去看。 這只是另一種產生想法的方式。我已經投資過幾個銀行,並從中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想法,但大多數這些銀行的價格是不吸引人的。這其實可以理解,畢竟他們擁有更高的質量水平。
但是,當使用簡單的估值指標,如本益比時,需要注意一點,讓我再次引用如巴菲特對銀行的評論:
“你不會在有形的普通股上賺錢。 你反而會在人們給你的資金、這些資金的成本與你將資金又借貸出去間來賺錢。“
我認為巴菲特這裡所說的意思是,如果你打算成為這個業務的長期持有者,不要太過關注有形帳面價值的折價。對此我有幾個想法,我認為巴菲特是對的,雖然我喜歡偶爾看看那些有折價的小銀行名單。
所以總結一下,以下是我的質量篩選策略:
- 使用Value Line來識別前100大企業
- 回購(在過去10年中股票減少30%+的股票)
- 10年FCF(連續10年自由現金流為正的非金融股)
- 股票價格(過去10年每年成長10%+的股票)
- 帳面價值(我最喜歡的質量篩選指標:過去10年裡,帳面價值每年增加10%+的股票)
- 高品質銀行(在過去5年中每年獲得10%+ROE的銀行)
請注意,這些篩選出來的股票很多都不便宜,實際上許多價格都過高了。這個篩選策略應該是選擇好公司的起點,讓你確定可以追蹤、並在便宜的價格出現後購買的好公司有哪些。通常你能在篩選後得到很多想法,但只有一小部分的公司,真的值得再進一步對它進行評估。
想法的建立
您可以使用這些清單來構建你熟悉的企業資料庫。透過閱讀10-K財報,從公司網站獲取年度報告、研究產業,並隨著時間更熟悉它們。 你可以把這過程,想像成是在有條不紊地建設基礎設施。這些表單是我們可以用來建構設施的原物料。隨著企業資料庫的成長,當市場出現好機會時,你的這份清單就可以用派上用場。
因為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質量篩選清單,但我也有一些關於價值、質量和成長的後續想法,我將在下週發表這些想法的文章。有很多人用Email詢問我,關於篩選條件在理論層面的問題,對我來說這些都是相關的,不能真正分開。
我將簡單的總結這篇文章:避免我們忘記,價值還是最重要的因素。說到價值,我不一定是指獲利或資產的乘數,我是單指企業的內在價值。但儘管這麼說,我仍喜歡低乘數的股票,它能幫助我完成“規則#1”。我會容易錯過很多高價的好公司,但我也會避免掉那些成為輸家的公司。最後,正如我提過很多次,我喜歡葛林布雷(Joel Greenblatt)對價值的定義:“價值投資只是找出資產的價值為何,並付出低於這個價值的價格。
這就是我們在BHI在做的事情。 我們專注於建立有條不紊的程序,並且一遍遍複製這個方式。(編譯/John)
《Base Hit Investing》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