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營者察覺某種趨勢正悄悄崛起時,一般都會先抱持觀望態度,無論它潛藏的商機看起來多麼誘人,大家總是不希望因為太早冒險,導致自己壯烈犧牲。
那麼,到底該怎麼判斷這股趨勢是值得投入的藍海市場,或是轉眼成空的浪花?彩妝品牌創辦人植村秀認為,重點不在於研究趨勢內容是什麼,而是應該深入挖掘趨勢背後究竟潛藏了什麼樣的人性需求?
27歲那年,植村秀從日本飄洋過海來到好萊塢,想要打進電影造型師的圈子,但是,他整整熬了7年都沒辦法出頭。
直到1962年的某一天,由於明星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的造型師生病請假,植村秀臨危受命,將這位年輕的白人女演員徹底改造成日本藝妓,他運用各種彩妝技巧,讓莎莉不僅扮相美麗,而且毫無違和感。結果植村秀一戰成名,成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造型師!
2年內,他從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變成擁有洛城最搶手的工作室、最熱門的彩妝學校。接下來,他大可以憑著光環繼續深耕好萊塢名流圈,不過,他卻將生意眼光轉向自己的家鄉,希望繼續創辦造型工作室與彩妝學校,將好萊塢化妝風格引進日本。
一般來說,不同文化之間對於「美」的想像差異很大,好萊塢流行的彩妝不見得會同樣受到日本人歡迎。但是根據植村秀觀察,當時的美國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經濟富裕帶來文化優勢,使得很多人開始崇拜光鮮亮麗的美式形象,而他所擅長的好萊塢彩妝技巧會是最佳的品牌優勢。後來,品牌果真一路茁壯,還從日本邁向全球,數以億計的銷售額更吸引了萊雅(L’Oreal)集團收購。
1964年,植村秀品牌由於掌握人們對於美式魅力的渴望而迅速竄紅;而2006年,不斷成長的財富使得奢華風再起,植村秀又成功地將人們的渴望轉換成白花花的鈔票。
當時,無論是蛋糕、酒瓶或者筆記型電腦,都推出鑲鑽版本,流行教主瑪丹娜有天與植村秀藝術總監吉娜.布魯克(Gina Brooke)聊天時,半開玩笑地說:「如果眼線也能鑲上鑽石,不是很棒嗎?」瑪丹娜還希望,當天的演唱會就能來實驗看看。
於是,布魯克趕緊聯繫珠寶商,並且在幾個小時後,打造出黏上0.75克拉碎鑽的奢華假睫毛。而且,在媒體還沒報導瑪丹娜的閃亮眼妝之前,植村秀就已經四處收購鑽石,著手製作每副一萬美元的鑽石假睫毛。
其實,植村秀沒有預期這些頂級商品會大賣,他知道,就算經濟繁榮,高檔市場的規模依然有限。所以,他一邊做真鑽睫毛,一邊做售價僅需二十五美元的假鑽睫毛,讓所有模仿瑪丹娜的青少女都買得起這種亮晶晶的配件。結果不出所料,公司當年營收立刻推升到一億美元。
《創新可以更好、更快、更有效》書中指出,植村秀之所以能嗅出商機,關鍵在於他察覺到趨勢變化背後的消費者心態,從中挖掘可能衍生出來的機會,而且還在最短時間內準備就緒、快速行動。
在日新月異的商業環境中,變化才是常態,因此本書建議,時時觀察趨勢的變動與循環,並且不斷思考這類變化如何引發新的契機,才能在機會降臨時,立刻做出回應,搶盡商機。
《經理人》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