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為什麼你不敢閒下來? 忙碌竟變成一種「當代價值」?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為什麼你不敢閒下來? 忙碌竟變成一種「當代價值」?

2021 年 7 月 14 日

 
展開

當代人對待 “ 忙碌 ” 這件事情的態度,總是有點口是心非。我們對忙碌這件事,儼然陷入了一種又愛又恨的態度:它蠶食了我們的精神生活,但我們又確實能從中獲益,在當下的語境裡,它正在逐漸演變成 “ 一種有價值的痛苦 ” 的代名詞。

▲《助理》, 2019

與此相對的,關於 “ 自由職業/自我僱傭 ” “ 提前退休 ” 的討論和爭議也一直都在:摸魚當然是開心的,但徹底的清閒,似乎並沒有它看上去那麼歲月靜好,因為我們已經很難坦然地享受無所事事。在忙碌和清閒之間,在時間的轉讓和擁有之間,為何仍有焦慮在一以貫之?

“ 忙碌令我快樂 ” ,真的嗎?

漢語的博大精深,從 “ 忙 ” 這個詞就能體現。當我們說別人 “ 忙 ” 的時候,往往會積極化這個詞的內涵,比如所謂的 “ 大忙人 ” (言下之意是對方被很多人和事所需要);而當主語是自己時, “ 我很忙 ” 又總是傳達著焦急或者疲勞之類的負面情緒——這既是忙碌在語言層面的複雜性,也間接說明,忙碌的是自己還是別人,會影響到我們到底能不能客觀看待這件事。

事實上,人類並不天生反忙碌,尤其是主動忙碌。早在 2017 年,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 Silvia Bellezza 就透過一系列實驗,得出一個現在看來簡直稀鬆平常的結論:對當代人來說, “ 看起來很忙 ” 已經成為了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人們總是將 “ being busy ” 和一些優秀的特質相關聯,比如進取、堅毅、野心等等被認為在職場十分稀缺的好品質。

換句話說,看到那些在高鐵飛機上一直帶著耳機聊工作、隨時拿出電腦就開工的人,我們在感嘆一句 “ 他可真忙 ” 之餘,往往也會習慣性地判定,嗯,這人應該是混得不錯。有研究認為,如果是從個人主觀意願出發的 “ 不想閒著 ” ,確實可能會調節負面情緒、強化自我認知,進而提升幸福感的作用。也就是說,雖然人們總是在社交媒體上抱怨自己的生活被工作霸占了,但其中應該也有一部分人,實際上想表達的是 “ 我存在,而且我很重要 ” 。

這就是為什麼直到現在,如何進行時間管理(或者用更入時的說法,multi-tasking)、合理規劃,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完成最多的任務,依然是當代人對自己能力的證明(儘管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這種能力)。劍橋大學人類學家詹姆斯·蘇曼耶也在《工作的意義:從史前到未來的人類變革》裡說,只要聚集在城市裡,我們就無法把工作當成簡單的謀生手段,而是擁有高度社會化水平和適應能力的證據——這意味著你是一個真正的 “ 社會的人類 ” 。

問題是,既然忙碌如此有益,為什麼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像一些人那樣 “ 享受 ” 忙碌?

答案可能在另一位人類學家 David Graeber 那本大名鼎鼎的《BULLSHIT JOBS》裡。David Graeber 在這本書裡就曾經毫不留情地說, “ bullshit jobs ” 其實充斥在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為了保證自己不失業,許多人不得不假裝很忙。隨著無益工作的膨脹,哪怕是正常工作也被這類工作的荒誕模式沾染。

如果我們提取某個生活的片段來觀察,會發現這種 “ 被動忙碌 ” 其實無處不在:該忙的時候在開會,不該忙的時候卻要加班,上班要表現出全情投入的模樣,下班還得想方設法營造自己只是暫時離開工位的錯覺,休息日也會發一些主管可見的貼文彰顯自己的工作態度⋯⋯,基本上就是大部分當代工作的縮影。

▲《未生》, 2014

當然,還有一種忙碌介於主動忙碌與被動忙碌之間:只要一閒下來就想看點什麼、做點什麼、知道點什麼,哪怕只是 “ 沒用的知識又增加了 ” 。畢竟,忙碌給人帶來成就感,時間就是金錢,自我充電、自我進步、自我驅動,即使你其實並無真正想做的事。

所以,為什麼我們還是不敢閒下來?

相對於成功人士是如何白手起家或者奮鬥終生,這幾年,那些逃離都市、追求慢生活、提前開始養老的故事,作為 “ 主動選擇無事可做 ” 的當代生活樣板明顯受歡迎了起來——在收入有保證的前提下。很明顯,我們對忙和閒的偏好之中,不可避免地摻雜進了一些別的考量。我們總是在這個時代看到那些不上班的人、隱居的人、去過真正的日子的人,羨慕和幻想所謂這樣的生活當中說走就走的那部分,但卻抗拒和不願承認它也有收入不穩定、朝不保夕的那部分。畢竟類似的狀況換一句話說就是家裡蹲、啃老,年輕人早已被這些話術鞭笞著遠離清閒。

▲《高年級實習生》, 2015

如果忙碌是有價值的痛苦,那麼清閒就是可引起焦慮的自由。在當下,越來越多人患 “ 空白時間焦慮症 ” ,只要一閒下來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在學東西,進而否定自我存在的價值。但這個認知並不表示我們可以立即投入主動忙碌中,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不停點亮手機螢幕,點開冷清的社交 app 再退出,在碎片化的資訊中消磨掉空白的時間。

我們無法接受過分忙碌,但也不代表就想過得太過清閒(尤其是毫無存在感的清閒)。在被動忙碌的時候,我們大可以說是工作、資本、生活令我不得不連軸轉,但當選擇權交付到自己手上,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時間,但還是不知道想做或者可以做什麼的時候,才是真正拷問我們的自由意志的時刻。

這種狀態,和堪稱當代人均迷思的 “ 什麼是做自己 ” ,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謀而合的。大多數人頂多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不要枯燥的重複勞動、不要朝不保夕的生活方式、不要在經濟上精神上依附他人、不要被系統控制,但如果真的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樣的人,單身還是結婚、打工還是求學、種地還是上天,以及可能會為此而面對什麼,才是真正的困難。畢竟,生活是有慣性的,而跟著慣性走總是舒適的。

生活的盡頭,是摸魚嗎?

在越來越密的當代生活裡,日益完善的永不離線式工作文化讓我們的私人空間被不斷蠶食,年輕人將工作視為一種 “ 不得不忍受 ” 的禁錮,職業的發展已經不再被看成是努力就有收穫的等價交換,於是他們紛紛做出 “ 非關鍵時刻拒絕再卷 ” 的決定,試圖從被動忙碌當中脫身,用死線之前的頑強摸魚幫自己找回一點有控制感的悠閒。

摸魚哲學不動聲色地成為了新型職場正義,它的誘惑在於它的忙裡偷閒、苦中作樂,所以哪怕有時候我們雖然已經在休息了,但還是在一刻不停地劃手機,堪稱偷閒中的偷閒。但遺憾的是,即使是休息,想要高品質的娛樂和休閒,其實一樣是需要思考的,而摸魚不需要思考,只用一些簡單的手指動作,便能獲得瞬時而同質的快樂。所以摸魚只是一種瞬時體驗,而不負責解決任何根本問題,因為它像我們厭惡忙碌又難耐清閒一樣,只是以一種抗拒的姿態聲明自己 “ 不想要什麼 ” ,但不能給出建設性的回答。

▲《辦公室的故事》, 1977

“ 不想工作,只想養老 ” 、“ 為了退休而工作 ” 的聲音層出不窮,與前幾代人相比,這屆年輕人早早開始考慮起了養老問題,迫切進入退休生活。在忙碌和清閒之間搖擺不定的年輕人,需要回答的是有關時間的失與得的問題。如果忙碌已經成為當下不得不為之的生存本能,那麼摸魚則更像是一邊抵抗職場內捲,一邊掩蓋自己始終找不到彼岸的焦慮的混合物。在越來越密不透風的當代生活裡,忙碌被視為洪水猛獸並不奇怪,只是清閒看似平易近人,若想接住它卻需要十足的清醒與堅定——如果我們認同 “ 行動才是構成一個人之為人的基礎 ” ,那麼,我們對忙碌的糾結態度,就還會永遠持續下去。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