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慢富:慢慢成為富一代,快快過上自由生活》給孝親費是天經地義?每月拿1、2萬就是孝順?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藏書室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藏書室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慢富:慢慢成為富一代,快快過上自由生活》給孝親費是天經地義?每月拿1、2萬就是孝順?

2023 年 3 月 25 日

 
展開

我媽在我阿公阿嬤家裡是倒數第二小的小孩,而我的舅媽、阿姨很多已經到了 60∼70 歲的年紀。在舅媽阿姨的觀念裡,當年他們辛苦把小孩養大,小孩長大後賺了錢,就該從每個月薪水中拿出 1∼2 萬回饋給父母。

某次過年團聚時阿姨問我:「你每個月都拿給爸爸媽媽多少錢啊?」我老實回答:「沒很多欸,偶爾會拿1,000 塊而已。」這個答案似乎讓阿姨很不滿意,立刻唸了我一頓:「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把你養這麼大,你拿錢回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怎麼會給那麼少?你表哥每個月拿2萬塊回家耶,你看看你,要孝順一點啦!」

我當下聽了很難過,甚至有點生氣:「我只給一點錢就是不孝順嗎?難道孝不孝順是用錢來衡量的嗎?給愈多孝親費就一定愈孝順嗎?」我認為孝順與否來自於有沒有陪伴父母、心裡有沒有時時刻刻想著他們等等,但阿姨或許就不是這麼想,畢竟很多傳統長輩的觀念是:「從小養你要花很多錢,所以你當然要給孝親費,而且爸媽還會幫你存起來,多好啊!」

父母的角度

那天阿姨問我孝親費的當下,我爸媽就在旁邊,但是默默裝作沒聽見,我很感謝他們沒有順勢跟著阿姨唸我⋯⋯為什麼我爸媽會裝作沒聽見呢?其實他們很早就找我聊過孝親費的事了,而且非常明確地告訴我,不用每個月拿 1∼2 萬回去,他們目前還有工作,不需要我操心。

老實講,我非常感謝爸媽的體諒。他們理解現在環境比較辛苦,如果要買房壓力又更大了,所以當他們還能經濟自主時,自然不想讓孩子增加太多負擔,甚至要我把錢留下來,無論拿去買房或做投資都好,總之先為自己的將來和小孩做打算,畢竟父母也希望小孩賺了錢之後可以過上理想生活嘛!

非直接金援

或許你正在煩惱究竟要不要給父母孝親費,怕不給被說不孝順,給了結果存不到錢。坦白說這沒有正確答案,必須尊重自己也尊重父母,依據雙方的經濟能力討論這件事,絕非單方面說「給」或「不給」。

假如你的父母沒有存退休金,也沒有理財習慣,導致現在生活過得比較辛苦,可以和他們討論雙方都接受的方法,比如每個月撥出小額孝親費,或以「非直接金援」的形式代替孝親費,例如父母幫我們顧小孩,我們提供他們每個月保母費,讓雙方各自都有貢獻會更有意義。

而如果你的父母和我爸媽一樣可以負擔自己的生活,我也不是不給孝親費,而是以另一種形式幫他們預留一筆錢:定期定額投資在美股大盤 ETF,等於默默為爸媽存下未來的養老金。

縱使將來他們沒有使用到這筆錢,也可以想成是幫自己的老後做打算;如果未來他們真的需要一筆錢,我也因為做好了準備,拿出錢時比較不會有負擔。否則我媽肯定會把孝親費拿去放 1%利息的銀行定存,甚至連定存都不去存⋯⋯

當還有人因為你沒給孝親費而說你不孝順時,真的別放在心上了。每個人的家庭狀況不一樣,甚至你每一年的狀況也不一樣,難道他知道你現在的工作狀態嗎?他知道你有在幫父母默默投資嗎?他知道你父母要的其實是陪伴嗎?這些答案只有你和你父母知道,只要雙方都接受才是對你們家而言最好的答案。

Point───>孝親費無法定義一個人孝順與否,因為孝順來自父母與小孩雙方的感受。

(本文摘自《慢富:慢慢成為富一代,快快過上自由生活》)

書名:慢富:慢慢成為富一代,快快過上自由生活
作者:慢活夫妻
出版社:遠流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藏書室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藏書室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