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我參加了朋友的小孩在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的畢業展演出活動,活動的內容就是學生必須自己設計一系列的衣服 (6 至 7 套),然後自己請人將衣服製做出來,最後找幾位 model 穿上這些衣服展現出來給評審老師打分數,這一關過了才能順利畢業,通常大四的學生最後一個學期就沒有課都在忙這件大事,要準備半年以上。
看完之後,以一個外行人的角度來看,真的感覺這些學生的作品已經很不錯,具有一定的水準了,這些學生真的具備了一技之長,未來能夠進入社會發揮所長,四年沒有白讀了!
上個月我也到了幾所大學演講,因為快到了學校的畢業季,所以都是講“求職面試準備”之類的講題,演講的對象都是將來有興趣進入金融業就職的商學院學生,幾場講座與同學的互動下來,再對照我看到實踐大學的經驗,我真的對於這些商學院學生的未來感到憂慮,因為我不知道這些即將畢業的商學院學生的一技之長在哪裡?我感受不到這些學生具有什麼競爭能力?
以下就是我看到大學商學院學生的一些問題:
1. 國際觀不足:台灣的經濟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很大,台灣的金融市場也與國際市場有高度的關聯性,特別是受到美國,中國與歐洲的影響,因此,學生要進入金融行業就必須要具備國際觀,瞭解國際經濟,金融的走勢與變化,那要如何知道學生是否具備國際觀呢?很簡單,從他們每天看什麼報紙就可以知道了!
因此,我每次的講座都會問學生每天看什麼報紙?結果是:最多人看–蘋果日報、雅虎(母公司 Verizon, VZ-US)奇摩新聞,次多人看–聯合、中時、自由這三個報紙,很少人看–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幾乎沒有人看–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坦白說,我認為所有大學商學院的學生都應該被要求至少每天要看經濟日報或工商時報,而商研所的學生都應該每天要看華爾街日報或金融時報,因為這些都是金融從業人員每天必須看的報紙,而竟然很少商學院會要求學生要看這些報紙或導讀這些報紙,學生的國際觀會是如何就不用多說了
2. 缺乏廣泛的閱讀:股神巴菲特先生每年都會舉辦投資人大會,這個大會是所有巴菲特公司的股東們每年都不會想錯過的盛會,因為這是能夠近距離接觸這位傳奇人物的最好機會,巴菲特先生會在大會中詳細的回答股東們各式各樣的問題,很多年下來都會有人重複問他一個問題:如何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投資人?而巴菲特先生也都一再的重複他的回答:廣泛且大量的閱讀是成為一位成功投資人的關鍵因素!
他說自己就是最好的見證,他認為他的成功完全是因為他非常廣泛的閱讀各種資料,直到現在他還是每天會花很多時間閱讀,由此可見廣泛閱讀的重要性,每次我在講座中也都會問學生另一個問題:請告訴我除了教科書以外,你最喜歡的一本財經書籍?我很驚訝的發現,竟然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回答不出這個問題,而原因竟然是因為一本也沒有看過!
而即使有看過其他財經書籍的學生,所回答的書籍也是很一般而不是深入或經典的財經書籍,每次講座時我也都會事先從我的書架上拿 3、4 本我認為商學院學生應該要看的財經書籍,結果總是發現沒有任何一位學生看過這些書!學生不應該只會讀教科書,我相信美國商學院的學生在學校期間至少都被要求要讀過 10 本以上的財經書籍,我不知道台灣有多少商學院會如此要求學生?我的經驗告訴我,應該不多!
3. 缺凡寫作的訓練:進入職場,寫作的能力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每天大量的 email 往來,研究與分析報告等都需要用到這項能力,所以具備好的寫作能力是學生很重要的競爭條件,我每年都會受邀到幾所大學為商學院的學生上一、兩次的課,有些課的教授會要求學生要寫心得報告,然後請授課的講師來打分數,每次我看到學生的心得報告,都只能夠搖頭,因為實在是寫得很糟糕,感覺就是完全沒有受過寫作訓練的學生所寫的東西!
常見的情況有:段落不清楚、文章完全沒有編排很難閱讀、內容乏善可陳沒有重點、內容很少敷衍了事、採用很隨便的紙張…等等,問題實在很多,每次看完我都很替他/她們的未來擔心,因為實在太缺乏競爭能力了!
4. 學習的心態不正確:台灣的大學生大概都有三種現象,那就是”不坐前三排的座位”、”老師問問題時,不主動回答”、”不會主動問問題”,從這三個現象就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心態,希望老師不要注意到我,所以盡量坐在後面的位子,因為怕答錯,所以寧願選擇不回答問題,同樣可能因為害怕 (或根本就是沒有專心聽講),所以很少主動問問題。
其實不要小看這些習慣,這些習慣一旦養成了,事實上是大大的降低自己將來在職場的競爭力與機會,在職場中,要想獲得比別人多的機會,比別人更順利的升遷,讓主管認識你,對你印象深刻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在職場中所認識優秀的人都會具備三個特性,那就是”上課時永遠搶第一排坐”、”老師問問題時,都搶著回答”、”隨時主動問問題”,而這些正是我們的大學生最不具備的特性!
以上是我自己觀察到的現象,也讓我對於這些商學院學生的未來競爭能力感到憂心,最近,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剛好也在探討這個問題,文章的標題是:
財富還是浪費?重新思考商學院的價值 (Wealth or Waste? Rethinking the Value of a Business Major),文章中提到,現在公司需要具備多方面才能的人才,例如創新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寫作的能力,美國的大學生當中,有超過 20% 是屬於商學院的學生,但很多商學院都沒有特別重視這些能力!
台灣也是如此,可能還更嚴重,所以這個問題很值得台灣的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們好好思考,在台灣念商學院是一種財富的投資還是浪費?!
而且更重要的,未來的人才如果不具備競爭力,企業將來就沒有競爭力!
(本文撰寫於 2012 年 4 月 9 日)
《副總裁的理財日誌》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巴菲特雇人哲學 正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