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餐桌上吃飯時,妳突然問我:「媽媽,妳希望我結婚嗎?」
我一直認為妳還小,沒預料到會突然問這樣的問題,心裡感到有些慌張。不過,我從以前就有許多話想對妳說,所以我這樣回答了:「如果有適合的人就結婚,如果沒有遇到,也不一定要結婚。」
若想度過幸福的婚姻生活,雙方的個性和價值觀必須相符,要能補足彼此的缺點。結婚與否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好人。
最近十年來,我認為社會上最大的變化之一是,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沒必要結婚。尤其不少的女性後輩都認為「結婚對女人來說很吃虧」。不論誰對誰錯,在我們的社會裡,家務和育兒仍然被視為女性的責任,而男性則被認為是在「幫忙女性」,因此女性對結婚抱有負面的看法也不足為奇。此外,結婚會延伸出許多的關係。特別是現在許多女性都在核心家庭中長大,人脈通常不廣,對於突然擴增的關係並不容易適應。要照顧自己已經夠忙了,婚後還要照顧婆家和娘家,壓力自然不小。
但是,男性後輩們又有另一種說法。他們認為,要養活自己一個人都不簡單了,結婚後還要負責養家,壓力更大。雖然有點孤單,但他們寧願生活得更輕鬆自在一點。
這樣聽來,婚姻似乎是個奇怪的制度,對男女雙方都沒什麼好處。然而,如果妳說想結婚,我並不打算阻止。因為我遇見妳爸爸之後,感受到溫暖的愛意,圓滑了我因情感匱乏而產生的稜角,並在養育妳和弟弟的過程中感受到人生真正的幸福。最重要的是,妳、爸爸和弟弟成為我的「家人」、成為我生活的支柱,是我非常感激的存在。自從外婆去世後,我那缺乏母愛的空虛人生,是因你們而變得有意義,你們對我而言是如此珍貴。
今年我和妳爸爸就相識滿二十年、結婚十八年了。也許妳會感到很訝異,其實我們並非從一開始就很合拍。結婚的頭一年,我和妳爸爸每隔一天就吵架。為什麼吵架呢?我自以為很了解談戀愛時的他,但結婚後才發現,我對他有很多不理解之處,特別常針對他喝酒晚歸的問題起爭執。妳爸爸嚴正地主張「喝酒也是社交的一部分」,而我則主張「如果每天都要靠喝酒到凌晨兩三點才能成功,那就是錯誤的社交方式」。我和妳爸爸為此吵得非常兇。
但是某一天,我突然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一直認為如果老公愛我,就應該聽我的話,但這真的是愛嗎?我是否以愛為由,試圖把老公視為自己的所有物、任意擺布呢?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妳爸爸和我是完全不同的人。雖然我很愛他,但他真的跟我很不一樣。我怎麼會因為結了婚,就認為他應該被我馴服呢?我很喜歡老公自由展翅飛翔的模樣,但我卻試圖束縛他的翅膀。
心理治療師米拉.科申鮑姆(Mira Kirshenbaum)曾說過:「結婚代表一個有缺點的人進入了我的生活。」結婚就等於兩個不完美的人相遇,所以不要期待彼此都很完美。然而,我卻期待妳爸爸變得更完美,當他無法回應我的期待時,我便感到失望和憤怒。明明我自己也不完美,卻希望他很完美。
為什麼我看不見自己的不足,盡是挑剔妳爸爸的缺點呢?每次激烈地吵架後,總是由他先道歉、先說愛我,我真的很感謝他,也產生了一個念頭:這個我在戀愛時曾深愛過的人,我想守護他,讓他活出自我。
神奇的是,從我產生這個念頭後,我和妳爸爸之間的爭吵次數便大量減少。我不再干涉他的喝酒應酬,放他自由;而妳爸爸從某天開始,最晚也會在十二點前回到家。這是我們大聲吵架時無法想像的和平。那時我才明白,為何托爾斯泰會說:「幸福的婚姻生活,不在於多麼地和睦相處,而在於能夠承受多少的不合。」
結婚後,夫妻必須不斷地調整彼此不合之處,這是維持珍貴愛情的唯一方法。然而,這談何容易。即便遇到一個很棒的人並與他結婚,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仍會發現許多跟妳想像中有落差的地方。此外,也隨時可能面臨意想不到的疾病、家庭問題、經濟危機等困難。
然而,人們卻希望自己的生活中只有好事發生。因此,當不好的事情來臨時,人們往往驚惶失措、沮喪,最終陷入絕望。假如將來妳猶豫是否要跟某個人結婚,不妨先問問自己:當婚姻中出現意料之外的「利空」(股票術語,即能影響股價下跌的種種因素)時,那個人是否會選擇埋怨妳,或承擔不了辛苦而鬆手逃走?
有一項針對離婚後恢復單身的男女所進行的調查,在詢問他們「對前配偶最失望的地方是什麼?」時,排名第一的答覆為「看不見他/她的努力」。由此可見努力的重要性。
如果妳對對方有信心,相信他會想盡辦法、努力克服困難,那麼與他結婚也無妨。不過,妳也必須下定決心,無論面臨何種情況,都要願意與對方一起努力。不能自己什麼都不做,只是一味地期待對方幫妳解決所有問題。法輪禪師(Venerable Pomnyun Sunim)曾經說過:「『結婚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若結了婚就要努力讓婚姻幸福;若單身,就要努力度過幸福的單身生活。一個人是否幸福,與他是否結婚毫無相關。」
對金錢的看法、價值觀,能看出彼此是否適合
有一次,我曾問妳爸爸:「為什麼選擇跟我談戀愛、結婚?」他如此回答:「妳腳踏實地生活的樣子看起來很美。」
我開玩笑地嚷嚷道:「我美麗的地方只有這樣嗎?」但其實我並不討厭這個回答。在他眼中,我踏實生活的模樣很美,聽了怎麼會不高興呢?雖然我從未想過要倚靠男人來度日,但也很難完全擺脫「因為妳是女性⋯⋯」的偏見。
妳外公擔心女人太聰明會讓男人有壓力,因此我從首爾大學畢業後,打算繼續讀研究所時,最先反對的人就是妳外公。為什麼女人不能很聰明和很有能力呢?也許正因如此,我年少時非常討厭自己是女性,多希望自己是男的,為什麼偏偏要誕生成為女性,承受這些不公平的待遇?
然而,妳爸爸並不認為我讀研究所使他很有壓力;反之,他總是稱讚我很帥氣、為我感到驕傲。我因此非常喜歡他。當我聽到「妳這樣不像女生」這種話時,多虧有妳爸爸,才讓我不再產生自卑情結。
仔細想想,打從一開始,妳爸爸便很單純地接納「朴昭娟」這個人原有的模樣。老實說,第一次在相親場合見到他時,我根本沒想過會和他交往,更不用說結婚了。當時,我只覺得他和我是兩個完全不同世界的人。
直到妳爸爸說他的興趣是看房子,還提到比起「已經賺到的錢」,他覺得「即將賺到的錢」更有趣,這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於是我們自然而然地每週末都一起「看房約會」,跟妳爸爸玩耍的時光真的非常有趣,更重要的是,他讓我感覺「這個男人是關心經濟的」,因而能得到經濟上的安全感。也許就是從那時起,我突然產生一個念頭,認為和妳爸爸結婚是個不錯的選擇。
哲學家尼采曾經說過:「結婚前先問問自己,年老後還能和對方暢快地溝通嗎?婚姻生活裡除了溝通,其他都是暫時的。」從這個角度看,我和妳爸爸很會彼此「拋梗接梗」。到現在我依然覺得跟他聊天很有趣,即使老了,我們仍然會有許多話題可以聊。隨著年齡增長,我更加認為找到一個「能溝通的人」非常重要。
若想溝通順暢,彼此的價值觀必須非常相似。有些人認為獲得社會上的成功很有價值,有些人則更重視幸福家庭的建立。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些不願意妥協的核心價值,而這些價值必須相似,才能朝著相同的方向前進。就這個層面而論,
我和妳爸爸在看待「金錢」方面的價值觀很相似。我們都希望能早日累積足夠的財富,達成經濟上的穩定,不想被金錢牽著鼻子走。因此,我在公司認真累積職場經驗的同時,也沒有輕忽理財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在累積和增值財富的過程中,我和妳爸爸總是敞開心扉地誠實分享彼此的想法。
當妳與人交際時會發現,談論金錢時絕對需要謹慎。對任何人來說,金錢都是非常敏感的話題。因此,若想談論金錢,彼此之間需要先累積足夠的信任和親密感。假如剛交往一個月就問對方「你有負債嗎?」大多數人並不會老實地承認;而且,這種提問本身就很失禮。
也許正因為這種顧忌,我發現許多女性後輩在婚前對於男方的工作和薪水只掌握個大概,甚至婚禮都辦完了,還未曾開誠布公地討論過金錢問題。有些人在結婚後才發現丈夫有數億韓元的債務,還因此鬧到要離婚。
如果妳與對方約定好要透過結婚成為經濟共同體,那麼雙方就必須坦誠地討論各自的經濟狀況。這裡的經濟狀況不單指父母留下的遺產、個人儲蓄、每月的薪水等啟動現金的能力,還包含了廣義的「經濟觀念」。因為就算領同樣的薪水,有人選擇存入銀行,有人選擇消費,有人則選擇投資在好的地方,而這樣做了 6 個月之後會產生天壤之別的結果。
因此,若以結婚為前提來交往,公開並統一彼此對金錢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過程。如果妳考慮要結婚,希望妳一定要跟對方談論金錢議題。對方是如何存錢、如何花錢的?透過談論這些話題,將會看清楚對方的人生觀。
就算現在對方不富有,這並不構成問題,甚至很窮也無妨。重點在於,對方是否願意開誠布公地與妳「談論金錢」,也願意與妳一起商量未來賺錢和用錢的方式。
人生中,遇見「對的時機」很重要。假如妳行走在生命中險峻的道路上,遇到了一個不會放開妳手的人,他能夠坦白地與妳討論金錢問題,也能夠平等地對待妳,那麼無論妳的情況如何,都絕對不要錯過這樣的人。但是,如果沒有遇到這樣的人,也不必為了從眾而急著想結婚。為了結婚而結婚只會招致後悔。此外,只要持續度過美好的生活,肯定會出現一位能看見妳美好之處的人。
倘若妳不想結婚,那也無妨,但我希望妳能多認識一些人,男女都好。人生中最有價值的經驗,就是付出愛和被愛。所以,即使推開婚姻,也不要推開愛情。我真心期盼妳能無怨無悔地付出愛和被愛。
- 書名:《投資分析師媽媽的財富思維課:有錢才能有底氣活著!幫助打好金錢觀,活用每一筆錢》
- 作者:朴昭娟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