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最重要的事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lluminated: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當中,我最喜歡的其中一章是第 14 章 — 了解你的不足。在這一章當中,霍華德・馬克斯 (Howard Marks) 指出:
“了解我們的預知能力有限,是我的投資方法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投資結果決定於未來會有什麼樣的事情發生,在大部份事情一切‘正常’發展時,我們或許能夠大略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但事情將發生相當大的變化時,我們總是無法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在投資的世界裡,不管有什麼限制加諸在我們身上,承認並接受會比拒絕這些事之後再往前進來得好。
了解你所知的侷限,並在這些限制當中努力 會比冒險跨越限制所能夠給你的優勢還要多。”
可惜的是,我之前並沒有注意到馬克斯這些相當具有價值的言論。我以最刻苦銘心的方式—犯下了一些過錯而學習到了這些事情。
當馬克斯提及總體經濟無法預測以及對總體經濟無法進行預估時,他也將這些議題延伸到對公司的分析,但這個部份在他的書中並沒有著墨太多。我自己從這裡學到的是,我們對公司和它的生態系統了解太少。但我們時常以某種方式來操作,這個方式隱含著我們似乎知道或不知道一些事情,但這些事情事實上我們是全然不知的。
有許多的價值投資人表示他們是反向投資者,這指的是,這些人可能偏離了共識。共識可能在兩方面是錯誤的,第一,盈餘的預估或者是價值的乘數可能是錯誤的。他們買進公司的股票,因為他們認為投資者的共識太過悲觀;而他們會在投資者的共識過於樂觀時將股票賣出。但我也學到了,反向投資者並不一定是出色的投資者。
這兩者的不同在於,出色的投資者知道何時該成為反向投資者、何時該遵行策略,但反向投資者不知道。共識在大部份的時間當中,都是相當有效率的,特別是在美國。如果有人表示共識是錯誤的,他最好提出一個好的證據來證明這個的假設。事實上,我認為華爾街站在賣方的分析師對這間公司和產業知道的事情會比一般投資人還要多。
在大多數的時間當中,當有人表示共識是錯誤的,他們僅能拿出淺薄或停留在第一層思維的證據。在爭論時,通常會有“應該”或者是“如果”的字眼出現。如果事情恢復正常的話,股價應該會上漲。一次性的事情,可能會導致差勁的結果。如果石油的價格每桶回到 80 美元,我們應該會賺很多。這些是當我買進一檔跌落至 52 週新低的股票時,所說的話。
在 2014 年 6 月時我所寫的一篇文章當中,我列出了 6 種證據。
- 直覺:馬上斷定的意見,沒有合理的原因。
- 個人經驗和觀察。
- 容易取得、眾所皆知的事實和資訊。
- 格外生動的事實以及其他資訊。
- 只有透過勤奮的調查才能得到的事實和其他資訊。
- 從其他人那裡得來的證據和信念。
如果你能夠運用上述第 5 項的證據來支持這項假設或共識是錯誤的,那麼你就有權利說出運用第二層思維的意見,這和一般人的共識是不同的,而且比這些共識還要好。但如果你運用的是其他 5 類的證據來支持你的觀點,你可能沒有足夠的理由來作為一個反向投資者。
在 2014 年 6 月份,我在另一篇文章當中表示:
“我會成為一個更好的投資人,原因是現在我知道了,在沒有做過足夠的研究和對公司的徹底了解之後,我們不能太快做出結論。雖然我對大部份在紐約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的股票並沒有了解到足以下定論,但我也未因此感到不安。當我對一檔股票產生了觀點,就表示自己已經有了“第二層的意見”,並以此做出結論,這個結論是經過深慎思考,並有足夠證據支持的。這和馬克斯所說的第二層思維有一些不同,因為第二層意見並不需要第二層的思維。因為它只需要做出適度的調查,並據此提出意見而己。
如果你開始養成提出第二層意見的習慣,並克制自己以第一層意見,像是直覺等方式來表達,或許你最終能夠培養第二層思維的能力。你持續提出第二層意見所經歷的痛苦和努力,最終能夠讓你更清楚地分析事物。
我還是相信上述的想法。就如同史帝夫・賈伯斯所說的,“求知若飢,虛心若愚”。我們比自己想像的還要無知。查理・蒙格 (Charlie Munger) 也曾說過,“減少無知是一種道德上的責任”。因此,我們應該不斷地驗證自己不了解的假設。希望大家都能謹記,在大部份的時間當中,我們並不知道共識究竟是不是正確的。(編譯/Ing)
《GuruFocus》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