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情況多變,不能一概而論,但投資人常遇到的矛盾之處,大多是相同的,想探討一下常見的幾種情況。
情況一:持有好公司,但短期股價大漲,所以漲個20%就賣出,想等拉回再買回來。
請看下圖,公司每股盈餘持續成長,第一季獲利成長率27%,假設EPS可達7元,但股價從去年96.2上漲至最高202.5,股價增幅遠高於獲利增幅,所以一般投資人大概在上漲初期就賣掉,但是法人很偏愛這種成長明確的股票,法人會不計一切代價一直買,買到開心為止,所以股價短期內也不會跌下來,或許可以撐在20倍PE好幾年,除非是持股成本低或是一旦抱股就決定海枯石爛的投資人才能賺到後續的錢,不論是盈餘成長或股價成長。
那重點來了,什麼時候這公司才會回到PE15倍以下呢?
- 公司的獲利成長趨緩,年增率低於10%,或是轉衰退時,在法人轉買為賣之下一定很快看到,但看到短期獲利能力轉差,所以一般投資人也不敢買了。
- 股市全面崩盤,全部股票的本益比下修,但因為投資人手中股票一定也套很深,除非有保留現金,否則要賣掉賠錢的股票進行換股是很違反人性的,一般人不會做。
- 股價維持在150,但公司的獲利持續成長,等EPS達到10元時,PE就低於15倍了,這時會有比較分歧的做法,重視獲利成長和PE平衡的投資人會在此時買進, 但更多的人會認為股價在歷史高點,不願意買,寧可去買獲利能力差股價低基期的公司。
矛盾之處在於,若是持有一間自己長期看好的公司,但在股價上漲20%的時候就把公司賣出,然後就認為股價高估等待它下跌才要買回,可是一間長期成長的公司真的只值20%的報酬率嗎?但之後若真正買回的時機來臨,可是看到總體經濟數據甚至公司短期獲利狀況轉弱,還敢進場嗎?
第二種情況,公司的獲利本來很好,但營收獲利開始轉差,短期看不到希望,股價重挫。
請看下圖,公司前二月營收良好,投資人預期年獲利可成長10%以上,股價從107.5漲到最高131,股價漲幅也超過獲利的成長率,但因為成長所以願意追高。
再往下看到第一季獲利,第一季營收佳,但獲利受到匯損影響呈現衰退,部份投資人看到第一季營收增,獲利卻減,不會去查證原因,但會覺得公司惡化,決定不買這間公司,但其實第一季公司獲利狀況是不錯的
再往下看,4~5月的營收年增率轉負,且短期難以回升,市場本來估計獲利成長10%,現在轉為衰退10%,股價從131跌到82,下跌37%,股價下跌的幅度超過了獲利下修幅度,但因為衰退所以還是沒人想買。
矛盾之處在於,投資人原先可能觀察很久,想要趁拉回投資,但是等到獲利不如預期,股價下跌時,反而不敢買了!
可是如果真的長期看好這間公司,短期的逆風不正是買進的機會嗎?若是公司4~5月的營收繼續維持成長,那麼會有低於100元的股價嗎?或許投資人會說,可是短期獲利轉差,前景不明所以我等好轉再決定,這點也沒錯,基本面有疑慮當然要慎重決定,但是所謂長期競爭力好的公司,會因為一些短期因素再也起不來嗎?
究竟是要趁市場恐慌的時候,在公司營收觸底的情況,在股價的低點買進,還是應該等基本面明朗,股價已上漲20%再來買進呢?
如果對於公司的長期營運沒有確切的信心與看法,一定要看到月營收成長,季獲利增加才要買,會有機會買在股價低點嗎?會有機會創造超額報酬嗎?還是只能落得追高殺低的份呢?
如果不管公司的經營能力,看到營收成長就追買,看到營收轉弱就殺低,那麼和技術面操作的投資人,看到股價大漲就追,看到股價大跌就砍,有什麼不同呢?
以上只是做個概論,實際操作上,究竟要不要進場,絕對不在於誰是否看好,或者誰是否已經買進幾張,全都要看自己對於公司營運狀況了解的程度決定,如果認為月營收已到達低檔,衰退空間不大就可考慮,多方蒐集資訊後若有把握就可進場!
反之,若認為公司會持續受到匯率和需求轉弱的影響,月營收會從1.5億再下探至1億,那當然就不要買,而且既然覺得公司這麼爛,一個風吹草動就能讓公司的基本營收長期減少40%,那麼這間公司也能從你長期的觀察名單中除名了!
以上小小心得分享…純粹拿近期看到的案例來當範本,所以只有放數據沒放公司代號,若是有興趣研究的話,第一間是豐泰(9910-TW),第二間是鑫永銓(2114-TW),不代表任何買賣建議,舉例而已!
《冷月映照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