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難免要面對不順遂的時刻,但在經歷這幾年的多頭走勢,部份投資人或許會以為投資是件簡單的事,風險低利潤高,盡在掌握之中,過去幾年有位親戚總是用凹單的方式,只要買了股票之後套牢,不論基本面變化,就一直抱牢,直到股價超過成本才賣出,因為股市持續走高,這樣的方式在幾年時間幾乎沒有失敗過,當時就曾經提醒這樣的做法利潤有限卻風險無限,只要大盤一轉弱就會出大問題。
去年6月以300元買進的股票到昨日已跌到108,跌幅達64%,同時期的大盤只跌不到10%,這樣的事只要遇到一次,不論之前賺多少,運氣有多好,都可將一切化為泡影,因此虧損的處理是長期投資相當重要的一環。
如何面對大盤起落?
7月份大盤跌了658點,以加權股價報酬指數來看跌幅是5.37%,但上櫃指數跌幅是12.47%,所以多數投資人的損失可能會超過大盤,很多小型股的跌幅甚至有30%以上。網友問到要如何面對大盤起落,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先了解在自己的投資策略中,大盤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就能知道要怎麼因應,有些人甚至不需要因應!
- 技術面操作者:應該會注意到這是2011年9月至今最大的月線跌幅,甚至跌破上升趨勢,原本做多者勢必會趁反彈減碼,積極者可能會轉手放空。
- 以大盤位置或是市價淨值比來調整持股比重者:或許在9000點以上持股50%,8000~9000持股60%,每跌1000點加碼10%,就需要找自己喜歡的股票進場了。
- 長期投資者:可能會趁此崩盤時期,大力買進自己看好許久,但卻因為過去幾年漲幅過高而無從下手的股票,這樣的股票目前已有不少的選擇。
- 配對交易者:可能會賣跌少股買跌多股,賣基本面惡化股買基本面轉強股,賣高PE股買低PE股。
如何面對真假消息?
市場上雜訊很多,同一場法說會,不同記者寫的報導可能差異很大,同一間公司,不同外資給的目標價可能差距50%,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情況,畢竟股市不是漲就是跌,一樣的資訊大家各自解讀,誰對誰錯只有事後才知道。
而我一貫的方式就是決策時不參考任何人的主觀判斷與評價,只看客觀的數據與營運情勢,自己進行研判,才不會看到哪位大師或哪本雜誌介紹了就買,同時間看到另外的資訊源提出反向看法而不知所措,我想,投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自己的獨立判斷,不受到任何人事物的鼓吹或打壓而影響自己的情緒與決定。
另外就是要分別出自己的投資策略裡,哪些資訊扮演重要的角色,哪些資訊是較次要的角色,有些人看到GDP成長想買,看到貨幣供給量下跌又想賣,看到台幣貶值想買,看到中國股市崩盤又想賣,看到公司獲利成長想買,看到外資調降目標價又想賣,整天自相矛盾要怎麼執行呢?
如何面對帳面虧損?
最近這幾個月,多數投資人帳上獲利應該都有減少,甚至是產生虧損,心理上可能承受很大的壓力,甚至影響投資品質,但對我來說倒是沒什麼感覺,我的因應之道之一,是根據可能的情勢為自己打預防針,台股去年底許多個股的PE都高到不合理,很難找到適合的股票進行投資,那時我就告訴自己,今年若是大盤轉弱,最慘可能要承受20%的損失,同時也依據這樣的看法,調整自己的持股與大盤和景氣的連動性,所以出現的損失就會比大盤少,雖然獲利一樣會減少,但心理反倒覺得自己的策略調整的不錯,沒什麼壓力。
因應之道之二,就是一直以來我只相信股利是真的,只要公司獲利維持,股利就能維持,不管目前是一萬點或是五千點,我能領的股利都是不變的,投資人追求的通常是持股市值的增加,但除此之外,我的另一個目標是股利的增加,如果一樣持股市值1000萬,遇到崩盤時,別人的組合本益比高,獲利衰退,殖利率可能只有4%,但我的組合若是本益比較低,獲利又能成長,殖利率每年增加,不但股價抗跌,且領的股利可能高出人家一倍,那麼就不會太介意市值的增減了!
如何面對患得患失?
有時會被問到,如何決定漲多少要賣?目標價怎麼訂?漲多拉回沒有賣在高點要減碼嗎?營收減少多少要停損?獲利掉多少要停損?
其實這些問題怎麼會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策略不同,心態不同,可承受風險不同,所以作法不可能一樣,股市的決策有時也沒那麼明確,常常是處於可買可不買,可賣可不賣的情況!我能提供的建議,就是依據自己的各項條件決定要怎麼做,也不要想買最低,賣最高,也不要太苛求自己,任何投資方法都有缺點,但只要這個方法適合你,且能夠讓你長期賺錢就已足夠,千萬不要因為一檔股票大漲卻沒有賣在高點,少賺20%而感到痛苦,如果明明是獲利了結,卻因為少賺感到痛苦,那麼在股市的時間可能都是痛苦的,那就很難在市場存活到最後。
《冷月映照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