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尤其是正道上的價值投資,其實就是一個人熵減的旅程。— 李彔 《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
最近在閱讀李彔的著作《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看到這樣的一句話莫名地觸動到我,於是我花了許多時間反覆思考這句話。今天想為各位帶來一道分子料理,透過解構這句話的每個元素,來詮釋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以及其帶給我的意義。
「投資」是什麼?
對我來說投資的定義是「經過透徹的分析,在確保本金的安全下,獲取適當的報酬。」這是葛拉漢先生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這本書中所提到投資的三個要素;對公司深入且透徹地分析是長期的功課,也是我正在努力學習的技能,期許自己能夠透過長期的投入與累積培養出對於商業、經濟、投資世界的深刻洞察;確保本金的安全則是風險控管的能力,對我來說好的風控來自於對自我財務狀況的誠實、對投資標的與企業的正確理解、良好的資產配置…等;最後,獲取適當的報酬對我來說則是一種勇氣,勇於不賺不屬於自己的錢,不管這個「不屬於」是因為是道德誠信的原則,或是因為這筆投資處在我的能力圈以外。
「正道」是什麼?
這是我思考最久的問題,甚至到現在我好像也還沒有確定的答案。如果在投資上有正道,那是否就有所謂的「邪門歪道」?這不經讓我想起許多經典的武俠故事,在這些故事中都有正邪門派之分,而自幼學習正道的主角,最後常常都會踏入所謂的”邪魔歪道”,然而我們都清楚正邪之分從來就不是由其所使用的術法來區分,而是由習武之人的「心性」來辨別。經過反覆地思考,我發現投資也是這樣,所謂的正道並非是指某種投資的流派,不是只有價值投資(或其它某種投資門派)才是正道,其它都是邪魔歪道,真正決定是否走在正道上的是投資者的心性,而對我來說這份心性是一顆追求「長期成長」的心,追求個人財富與自我長期成長的決心,以及等待投資企業與總體人類社會長期成長的耐心,這正是我目前對於「正道」的淺解。
「價值投資」是什麼?
塞斯・克拉曼說:「價值投資是購買一支價格低於價值的股票,並且在價格高於價值時賣出的投資策略。」
這是對價值投資最基本的認識,在這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概念就是「價格」與「價值」。價格是什麼?簡單,打開電視、電腦或看盤軟體就可以看到;價值是什麼?對我來說確認企業內涵價值就像藝術創造一樣,充滿了各種主觀的思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眼光來辨別價值,而我也正在學習判斷價值的這條路上努力奔跑,如果硬要擠出內涵價值概略的意義,我會引用葛拉漢先生在《證券分析》的論述:「內含價值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一般來說是透過資產、盈餘、股利、明確的前景等事實來估算的價值。」
然而,相較於傳統的價值投資,最近我對「價值」有新的體悟,這份體悟是來自於高瓴資本的張磊先生,他在新書《價值》中提到:「世界上只有一條護城河,就是瘋狂地創造長期價值。」這讓我對投資有新一層的理解,原來投資並非僅僅是個人財富的增長,透過尋找能夠瘋狂地為社會創造長期價值的公司,並且有效地將資源配置給這些能夠為人類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力的公司,我不僅能參與企業長期的成長,也間接地參與社會長期價值的創造,而這樣的思維為我的投資賦予更深一層的意義與使命。
「一個人」是什麼?
記得在上一篇談后翼棄兵的文章中我提到:「我認為在投資這條路上『一群人其實可以走得更快更遠』。」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確實會讓我們成長得更快,然而回到最根本,我們依舊躲不掉一個人關起門來、坐在書桌前的時刻。一個人的學習和一群人的學習很不一樣,一群人的學習是與他人的對話,而一個人的學習是與自己的對話,這樣的對話幫助我們形塑個人的投資哲學與框架,而每一次的自我對話都是重新審視自我的機會,對於期盼在投資上有所成長的我們來說,應該珍惜並擁抱這樣的時刻,而非選擇逃避或忽略。
「熵減」是什麼?
熵的概念最早起源於物理學,用於度量一個熱力學系統的無序程度,基本上我們身處的世界,萬物都傾向朝最大熵前進,熵狀態永遠只會增加(熵增),不會減少,混亂的程度也會越來越大。而熵減卻是要「從無序到有序」,李彔先生說投資正是這樣的過程,所有的投資者一開始接觸投資時都會經歷混亂且雜亂無章的時期,就像我現在正經歷的一樣,但成熟的投資者並不會滿足於這樣「無序」的狀態,其將透過長期大量的閱讀、觀察、思考,並參與經濟與市場脈動,逐漸地往「有序」的狀態邁進,而從無序到有序的這整個過程更是投資者必須花一輩子去經歷的,我相信連像巴菲特、李彔這樣的投資大師,也持續地在投資領域追尋著「熵減」的步伐,堅定地朝「有序」的狀態走去。我們處在熵增的世界,世間萬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將越來越混亂,但身為投資者的我們卻要朝著反方向走,隨著年歲與經驗的增長,我們將越清楚我們所擁有與所相信的投資價值。
「旅程」是什麼?
對我來說旅程的關鍵字是「享受」,我很喜歡李錄先生在這裡使用旅程這個詞,而非過程。一趟旅程最重要的就是享受途中所有的風景,在這趟旅程中的風景有時候會讓你美到哭,但有時候也會醜到讓你想罵髒話,然而不管沿途風景是美是醜,作為一位旅人最重要的就是去感受與享受這一切。最近,我和實習公司的老闆還有前輩們一起去吃飯的時候,我問我老闆說:「巴菲特不是很推ETF嗎?那我要怎麼在主動選股和被動投資之間權衡?如果我主動選股的成績很糟,是不是換成被動投資會比較好?」我老闆就問我說:「如果你研究投資十年,最後到頭來發現自己的績效輸大盤,你還會繼續研究投資嗎?」我猶豫地回答:「可能不會。」我老闆馬上堅定地回我一個震懾我三觀的回答,他說:「我會。」當下我傻住了,我腦中沒有想過會聽到這樣的回答。後來我想這件事想了好久,原來一個堅定熱愛投資的人在踏上這個旅程後,在意的從來就不是旅程的目的地,而是沿途的經歷與自我成長,在投資路上的旅人會發自內心地享受一個人、享受熵減、享受正道、享受投資。
《李維 Business Leeway》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