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是知道我會死在哪裡就好啦,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 這是蒙格很喜歡的一句妙語。實際上,在投資中,如果我們知道哪裡不該去,提前避開,可以避免很多沒必要的虧損。知名價值投資者段永平,也特別強調 “ 不要做什麼 ” 。在紛繁複雜的投資世界裡,知道不能做什麼,比知道該做什麼更加重要。
作為一個投資者,有什麼是我們絕對不能做的?投資大師彼得・林區在投資中,同樣有他的 “ 不為清單 ” ,他在書中專門提到過幾種避而不買的股票。站在今天的視角來看彼得・林區提到的這幾類公司,如果單純地斷章取義,認為絕對不能購買,固然不對,但彼得・林區給出的這幾類公司,確實是更高機率容易讓人踩雷的。
而且彼得・林區在書中給出了詳細的案例來拆解分析,他避開的背後,都是有著更深層的原因。如果你簡單地因為一家公司表面符合這些特徵,就選擇避開它,也可能錯失一個賺錢良機。
一、避開最熱門產業中最熱門的股票
“ 如果說有一種股票我避而不買的話,那它一定是最熱門產業中最熱門的股票。 ”
這是彼得・林區在書中首先提到的。彼得・林區認為,這種股票受到大家最廣泛的關注,每個投資者上下班途中在汽車上或在火車上都會聽到人們談論這種股票,一般人往往由於禁不住這種強大的社會壓力就買入了這種股票。
熱門股票上漲得很快,總是會上漲到遠遠超過任何估值方法能夠估計出來的價值,但是由於支撐股價快速上漲的支有投資者一廂情願的期望,而公司基本面的實質性內容卻像高空的空氣一樣稀薄,所以熱門股跌下去和漲上來的速度一樣快。
他提醒投資者,如果你沒能聰明地及時脫手賣出的話,你很快就會發現你的帳面獲利變成了虧損。因為當熱門股下跌時,它決不會慢慢地下趺,也不會在跌到你追漲買入的價位時停留一段時間,讓你毫髮無傷地賣出。彼得・林區還風趣地說,事實上,你已經買入這種股票,就表明你肯定不會聰明地及早賣出。他在書中列舉了各式各樣的從風光無限很快走向一敗塗地的熱門產業。
比如,在彼得・林區成長的那個年代,地毯曾經是非常熱門的產業。當時有人發明了一種新的簇絨工藝,這種方法大大減少了地毯中的纖維用量,另外還有人使編織自動化,這使得地毯的價格從每碼 28 美元下降到了 4 美元。在大量的需求下,地毯的銷售量大幅增加,五六家主要的地毯生產商賺的錢花也花不完,並且公司繼續保持非常驚人的成長速度。
但轉折也就此而來,產業的繁榮很快吸引了 200 家新的競爭對手加入到原來支有五六家主要廠商的地毯產業中,它們彼此之間為爭奪客戶而大打價格戰,競爭日趨白熱化使得地毯產業的每個廠商都很難賺到一分錢的利潤。
彼得・林區說: “ 假如你有一個穩賺不賠的商業創意,但卻無法用專利或者利基來加以保護,那麽一旦你獲得成功,你就得防備其他人群起效仿,在商業界,效仿是一種最不純粹要命的攻擊方式。 ” 而這一點,也就是很多投資人經常提到的護城河。
彼得・林區舉例的另一家公司是布朗公司,這是一家石油服務公司,在那個年代,大家聽說是石油股票就會瘋狂搶購。1981 年,這家公司的股價高達每股 50 美元,當時的不少投資人,包括公司 CEO 在內,都覺得公司股票不會下跌。但是 4 年後,布朗公司的股票真的從 50 美元跌到了 1 美元,那些預測這支股票將上漲而做多的投資者,虧損嚴重。
彼得・林區說: “ 如果他們能做到對這種熱門產業中最熱門的股票不聞不問,或者至少做過一些深入的研究,就有可能避免如此悲慘的下場。 ”布朗公司幾乎是一個空殼,支有一些可疑的石油天然氣田、一堆數量驚人的債務以及一張慘不忍睹的資產負債表。
“ 如果你要依靠投資一個接一個出現的熱門產業中的最熱門股票所賺的錢來維持生計的話,那麽很快你就得接受福利救濟才能生存了。 ” 這是彼得・林區的調侃之語,但也說明了,他對這種熱門產業熱門公司的警惕性。但是單純地把彼得・林區的話理解為 “ 熱門的就是不好的 ” ,那可能就是斷章取義了。
上述兩個例子中,公司股價最終下跌,並非是它們 “ 熱門 ” ,而是因為 “ 沒有護城河 ” 、 “ 基本面無法支撐股價 ” ……這些因素。熱門產業跌落凡塵,在近兩年的 A 股市場上並不少見。無論去年的消費醫藥,還是今年的新能源,無一不是前期上漲火熱,最終面臨回調壓力甚至連續下跌。
即便是長期很好的賽道,估值太貴,都是風險。高估值往往引發產業無序擴張,最終拉低產業ROE。
“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 ,這些道理謹記心頭。
二、避開 “ 多元惡化 ” 的公司
彼得・林區非常抨擊那些胡亂收購兼併,試圖 “ 多元化 ” 的公司。在他看來,這些公司可能原本獲利不錯,但沒有把賺來的錢用於回購股票或者提高發放股利,而是去做一些愚蠢的收購兼併。
這種一心一意想要 “ 多元化 ” 的公司尋找的是具備以下特點的收購對象:收購價格過於高估;經營業務完全超出人們的理解範圍。這兩點毫無疑問會使公司在收購後發生的損失最大化,最終 “ 多元化 “ 變成了 “ 多元惡化 ” 。
他說,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這種愚蠢的收購和 “ 多元惡化 ” 唯一能夠帶來的兩個好處是:一是持有了被收購公司的股票;二是從那些由於 “ 多元惡化 ” 陷入困境而決定進行瘦身重組的公司中,尋找困境反轉型公司的投資機會。(彼得林奇如何購買困境反轉公司?點此查看)
20 世紀 60 年代,當時美國複印產業盛行,施樂公司從上游到下游控制了整個複印產業。但是隨後日本佳能(Canon, 7751-JP )、IBM(IBM-US)以及伊士曼・柯達(Kodak, KODK-US)公司都進入了複印產業,面對這種激烈的競爭,施樂公司非常驚恐,於是收購了與複印不相關的企業以進行多元化經營。但它卻根本不懂得如何經營這些收購來的企業,結果多元化經營失敗導致股價下跌了 84% 。
誠如彼得・林區所說,即使是最優秀、最聰明能幹的管理人員也並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才華橫溢,即使是最有魅力的公司管理者,也不可能把他們收購來的所有 “ 癩蛤蟆 ” 都變成 “ 青蛙王子 ” 。但那些最棒、最聰明的公司都相信它們既然可以管理好手中的業務,肯定也能管理好收購來的其他任何業務。這顯然是一種過了頭的自信。
當然,彼得・林區也告訴大家,並不是說凡是收購都是愚蠢的。在自家公司基本業務非常糟糕的情況下,進行收購另尋發展之道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最典型的,如果巴菲特死守紡織業務的話,我們現在就不會聽到華倫・巴菲特和他管理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 BRK.B-US)公司如雷貫耳的大名了。
彼得・林區認為,收購成功的技巧在於,你必須知道如何選擇正確的收購對象,並且收購後能夠對收購來的公司進行成功的管理。回過頭來,如果看我們今天的市場,誠然過往有很多公司因為收購陷入困境,這樣的負面案例屢見不鮮。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透過不斷併購,實現公司的擴張,股價上漲。
比如港股的中教控股,這家民辦教育公司過往幾年,正是憑藉不管收購其他院校,並對其進行了很好的管理,實現了公司規模的成長,股價的上升。再比如體育鞋服類的安踏( 2020-HK )體育,早年對義大利高端運動品牌 FILA 的併購也非常成功,擴展了海外品牌,成為了後續的強勁推動力。
當年,當安踏體育以 3 億多元從百麗國際手中買下 FILA ( FILA -IT)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專營權時, FILA 還是一個年虧損 3,000 多萬的 “ 沒落貴族 ” 。而在安踏的運作下, FILA 在 2014 年終於實現扭虧為盈後,便一發而不可收拾,最終助力安踏體育成就 “ 十年十倍熱門股 ” 。
對於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結果,彼得・林區在他的書中,早已給出了非常清晰的解釋。他列舉了兩個同產業的併購,但是結局迥然不同的例子。
Melville 和 Geneseo 都是製鞋商,一個是 “ 多元優化 ” 的例子,一個是 “ 多元惡化 ” 的例子。曾經 Melville 公司幾乎支局限於為其家族擁有的 “ ThomMcAn ” 鞋店製作男鞋,隨著公司開始在別的商店中租用賣鞋專櫃,公司的銷售收入不斷成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凱瑪特連鎖超市設了銷售專櫃。當凱瑪特連鎖超市在 1962 年開始大規模擴張時, Melville 的利潤也很快爆發性地成長起來。累積了幾年的鞋類折扣零售經驗後,公司開始了一系列的收購行動,而且它總是能夠在下一次收購之前,先把上一次收購的公司經營得相當成功。
1969 年它收購了 CVS,這是一家藥品折扣零售公司, 1976 年,收購了 Marshall’s,這是一家服裝折扣零售連鎖公司, 1981 年收購了 Kay-Bee 玩具公司。在此期間 Melville 把它的製鞋廠從 1965 年的 22 家減少為 1982 年的支剩 1 家。Melville 這家以製鞋起家的公司一步步慢慢在摸索中成功地把自己轉變成了一個進行多元化經營的零售商。
與 Melville 公司不同的是, Geneseo 公司在一系列瘋狂的收購中走向了破產。從 1956 年開始,它先後收購了 Bonwit Teller 公司、Henri Bendel 公司、Tiffany 公司和 Kress 公司,然後它又涉足證券諮詢業、男女珠寶產業、針織材料業、紡織業、牛仔服裝業以及各式各樣其他形式的零售批發業,並且這一期間它繼續致力於製鞋業務。
在 1956-1973 年的 17 年間, Geneseo 公司一共進行了 150 次收購,這些收購大大提高了公司的銷售額,因此從帳面上 Geneseo 公司看起來變得非常強大,但是公司基本面卻已經惡化得非常嚴重了。Melville 和 Geneseo 公司發展戰略的不同,最終體現為兩家公司的收益和股價表現的很大不同。
兩支股票在 1973 ~ 1974 年的熊市期間都是大跌,但是 Melville 公司的收益一直在穩定地成長,使得股價後來不斷反彈,到了 1987 年, Melville 股票上漲了 30 倍。至於 Geneseo 公司, 1974 年以後財務狀況繼續惡化,它的股票再也沒能漲回來。同樣是多元化收購,為什麼兩家公司結局迥然不同?
彼得・林區給出的答案是—— “ 加乘作用 ” 。所謂加乘作用,是 “ 把相關的業務組合成一個整體並使整體比部分運作得更好 ” 。在實踐中,有時收購會產生加乘作用,但有時卻不會。Melville 公司已經在經營飯店和飯店業,那麽,它收購 Big Boy 連鎖飯店是明智之舉,收購向監獄和大學提供膳食服務的公司也同樣如此。
所以,彼得・林區說: “ 如果一家公司真的必須進行收購的話,我認為它最好是收購與自己的主業相關的公司。 ”
儘管如此,彼得・林區對於公司收購依然非常謹慎,他說: “ 那些現金充足而且感覺自己實力強大的公司在收購中存在這樣一種強烈的趨勢:收購出價過高,對收購的公司期望太高,而收購以後卻管理不善。相比而言,我更願意看到一次強有力的股票回購舉動,因為這樣的回購對股價來說會產生最純粹的加乘作用。 ” 也因此,他對於多元化收購的公司選擇敬而遠之。
三、當心小聲耳語的股票
彼得・林區在管理麥哲倫基金的時候,經常接到很多電話,向他推薦買入一些穩健的公司。推薦完後,他們經常會壓低自己的聲音,再補充說道:
“ 我想告訴你一支大黑馬,這支股票可能對於你管理的基金來說市值規模太小了,但是對於你自己的股票帳戶來說絕對值得考慮。這家公司的業務前景簡直太誘人了,它很有可能會成為一支非常賺錢的熱門股。 ”
彼得・林區形容這類股票是,一旦冒險成功將獲得巨大回報,但成功機會非常微小的高風險股票。它們也被叫做 “ 小聲耳語的股票 ” ,往往給投資人講述一個具有爆炸性效應的故事。“ 對於這種小聲耳語的股票,投資者根本不必再費事計算公司每股盈餘等財務指標,因為這種公司往往沒有任何收益。投資者也不需要計算本益比,因為公司沒有收益也就不存在本益比。
雖然這類公司往往故事很動聽,看著很有誘惑力,但彼得・林區說,如果公司的前景非常美好,那麽等到明年或者後年再投資仍然會得到很高的回報。為什麼不能暫時不投資,等到公司有了更好的收益記錄,可以確信其未來發展很好時再買入它的股票呢?當公司用業績證明自己的實力以後,仍然可以從這支股票上賺到 10 倍的回報,當你對公司的獲利前景有所懷疑時,看一段時間再做投資決定也不遲。也正是因為如此,彼得・林區不建議投資者買新股。
他說: “ 投資者的心理壓力在於,覺得必須在首次公開發行時買入,否則後悔也來不及了,但是這種觀點事實上很少情況下是正確的。 ”
雖然偶然幾次申購新股,確實可以讓你在上市的第一天就可以獲得驚人的回報,但新成立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投資風險非常大,因為這些股票未來上漲的空間非常有限。但是對那些從其他公司中分拆出來獨立上市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彼得・林區並不排斥。
他也確實在這類公司上賺了很多錢,美國玩具反斗城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他看來,這些公司其實都是一些有著相當長經營歷史的成熟公司,你可以像研究福特(FORD, F-US)公司或者可口可樂(Coca-Cola, KO-US)公司那樣來硏究它們的經營歷史情況。那麽,也就不存在很高的風險了。
四、被吹捧為 “ 下一個 ” 的公司
另一類彼得・林區避而不買的股票,是被吹捧為 “ 下一個 ” 的公司。下一個IBM、下一個麥當勞(McDonald’s Co, MCD-US)、下一個英特爾(Intel, INTC-US),或者下一個迪士尼(Walt Disney, DIS-US)之類公司的股票。
“ 事實上,當人們把某一支股票吹成是下一個什麼股票時,這表明不僅作為後來模仿者的這家公司的股票氣數已盡,而且那支被追隨的楷模公司也將要成為明日黃花。 ” 彼得・林區說。
五、小心過於依賴大客戶的供應商股票
“ 如果一家公司把 25% ~ 50% 的商品都賣給了同一個客戶,這表明該公司的經營處於十分不穩定的狀態之中。 ” 彼得・林區很警惕這種過於依賴大客戶供應商的股票,因為無法知道,是否有一天,大客戶不再需要你的產品。那對於公司將是合約取消的災難。
“ 如果失去某一個重要客戶會給一家供應商公司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那麽我在決定是否購買這支股票時就會非常謹慎。 ”
除了取消合約的風險之外,大客戶還擁有很大的談判優勢,可以逼迫供應商降價和提供其他優惠,這將會大大壓縮供應商的利潤空間。所以彼得・林區說,購買這種過於依賴大客戶的供應商公司的股票,幾乎不可能獲得很大的投資成功。
六、小心名字花俏的公司
有意思的是,彼得・林區還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就是小心那些名字花俏的公司。他的理由是,一家好公司的名字單調乏味,最初會讓投資者聞而遠之,而一家資質平平的公司如果名字起得花俏,卻可以吸引投資者買入,並給他們一種錯誤的安全感。公司的名字裡有 “ 高級 ”、“ 主要 ”、 “ 微型 ” 等字樣,或者是用首字母組成的神秘縮寫詞,就會讓投資者一見鐘情。
雖然這個說法聽上去很有趣,但回到我們身邊的A股市場,炒作上市公司名字的也不少見,甚至有公司改個名字之後,股價馬上就暴漲。被人戲稱為 “ 改名就轉運 ” 。去年 11 月 30 日,一家叫 “ 三羊馬 ” 的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後,一度 “ 喜迎 ” 17 個漲停板。而這家公司的名字顯然吸引到了一些投資者的注意力。不知道這是否可以算作彼得・林區所說的,名字花俏,讓投資者一見鐘情的公司。
七、該不該避開,還是要看具體的公司研究
回過頭來看,彼得・林區所說的這幾種不買的公司,在日常說起投資時,也經常被我們提到。無論是太熱門的公司,還是被吹捧為 “ 下一個 ” 的公司,都是很多投資人會主動避開的。當然,投資一事上無絕對,從上述列舉的很多例子中,也可以看出,最後還是要具體公司具體分析。但是彼得・林區所列舉的這些需要避開的情景,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確實是踩到雷的可能性更大。
那麽,對於專業的投資者,當然可以,也必須去做更深入的研究,這樣,我們這些普通投資者才可以放心地把錢交給他們。但是對於廣大研究能力有限的普通投資者來說,如果你想自己嘗試買股票,彼得・林區給出的這幾類避而不買的股票,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避雷清單。
實際上,彼得・林區過往所寫的幾本書,也正是針對普通投資者,鼓勵他們在自己擅長了解的領域去投資。對我們而言,首先把絕對不可以做的事情排除,再去思考,我們該做什麼。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