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報告“理解負收益率”中,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 MS-US)解釋了為什麼在歐洲的機構投資者要購買付錢給企業的債券,而非投資者獲取收益的債券,這又稱為負殖利率債券。摩根史坦利在9月12日報告中警告,“因為估值遭到扭曲,投資人能犯錯的機率非常的小”。該報告也稱,“這就像跳入下跌的兔子洞一樣,大家在探索這個新的歐洲企業債的混亂世界。”
負殖利率債券-機構投資者購買的原因是基於強制性、價格動能、指數投資
歐洲預計有4670億歐元的債券目前是負殖利率,不論是發行者、到期期限、信用評級都陷入負殖利率,這個原因只有一個。摩根史坦利分析師Srikanth Sankaran、Max Blass和Aron Becker在報告中說明了原因,正是“歐洲央行的購債計畫成為了這些價格扭曲背後的主要催化劑”。
自從歐洲央行(ECB)的企業債購買計畫(CSPP)開始購買來自不同地區的企業債券,而不僅是政府債券後,目前的利率等於是購買的投資人要付出利息,而非收到利息。報告指出 : “很明顯,我們已經盡到未知的領域,投資人現在願意錢給企業來獲得企業跟他們借錢的機會。”。
為甚麼要投資保證負殖利率的債券呢?
報告指出 : “雖然支付利息給企業買債券是極不正常的,但在目前的狀況投資人其實沒有太多的選擇,”。投資者被迫付錢給公司獲得債券,並享受借錢給他們的快感。“大多數必須支付至少40(基點)去持有現金,並用更高的成本借錢給政府。轉換成本和基準的考慮也納入負殖利率資產的投資決定。“
其他投資者也紛紛湧入投資負殖利率債券,因為這也是他們和指數比較的原因。
隨著投資者搶購負殖利率債券,投資人要如何去做出投資決策?
負殖利率債券-做決定時參考殖利率曲線,核心國家跟公司能取得最好的決定
負殖利率債券投資者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就是要看曲線的轉折點,或是跨時間範圍債券收益率的曲率。
該報告指出 : “公司在債券殖利率低於0%後,利差已經呈現債券供過於求的狀態,這些債券的潛在收益將非常有限。我們質疑在負殖利率債券其間,風險是偏低的這件事。投資者應保持警惕並減少朝向不良信貸靠攏“。
對於投資者而言,對反轉收益的偏好是出於動能因素。摩根史丹利指出 : “諷刺的是,扭曲的市場讓固定收益資產對收入的仰賴更少,反而期待更多的資本利得。”。“負殖利率並不意味著負收益。”事實上,那些在2016年投資負殖利率債券的人是能獲利的。“這是利率市場教給我們的一堂課,儘管殖利率全年都是負值,但持續滾下來仍獲得了可觀的回報。”
負殖利率債券已經傳到了幾個核心國家的中大型公司,如BMW、法國電力公司(Electricite de France),Daimler,Shell和西門子(Siemens)都在發行負殖利率債券。一些公司如雀巢(Nestle)和寶潔(Procter & Gamble)在未來6年提供的債券可能也都是負殖利率債券。
該報告指稱,“這些公司大多偏重於AA的信用評級所以能從負殖利率債券中受惠。其中非金融類股產業而言,BBB評分類別也有出色的表現。“在這裡CSPP是一個重要的動力,因為大部分BBB的信用評級的負殖利率債券,ECB是有資格購買的。”
《ValueWalk》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