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日本拍板「核污水」排入大海!太平洋瀕臨生態浩劫?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日本拍板「核污水」排入大海!太平洋瀕臨生態浩劫?

2021 年 4 月 16 日

 
展開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 4 月 13 日早上,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廢水排入海洋,水量超過 100 萬噸。雖然日本政府堅稱,這批廢水經過了處理,不會對人類健康或海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但是這一表態難以令人信服。

2011 年日本東北部近海地區發生了 9.0 級地震,地震引發的海嘯導致了福島核洩漏事故。至今沒有得到完全恢復的居民和漁業從業人員,對這一決定表示嚴重擔憂。此舉也必然引起周邊國家的強烈憤慨。

▲海嘯之後的福島。Shutterstock

一、 10 年之期已到

10 年前,福島第一核電站因東日本大地震而洩露。

地震發生當天,位於福島的福島第一核電站遭受了猛烈地破壞,核電站供電系統的一個輸電塔在地震中倒塌,隨後整個系統都因為斷線、短路和設備故障陷入癱瘓狀態。海水越過防波堤湧入核電站內,地下室、豎井、廠房都被淹沒,工作人員也無法進入搶修。現場所有的人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海水循環冷卻泵被沖走。

我們現在無法猜測核電工程師在看到這一幕時內心有多驚駭,他們比所有人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這意味著什麼。核燃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會繼續產生衰變熱,沒有海水冷卻系統就會發生過熱,同時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核電站的電力系統被海嘯破壞,導致冷卻系統失靈,無法控制核燃料的衰變熱,發生爆炸。IAEA Image bank / flickr

在歷時 4 個月的補救措施後,核電站事故區域開始進入平穩狀態,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保持反應爐在一個 “ 低溫靜止 ” 的狀態。最好的辦法就是往反應爐核燃料上不斷噴水。

原因有二:首先水在液體狀態下最高溫度也只有 100 ℃,這對於核燃料來講是一個安全的溫度;其次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物質,無論任何冷卻材料都不及使用水的成本更低。

由於核燃料和氫氣爆炸之後產生的燃料碎片仍然會在很長時間內持續釋放能量,因此也需要不斷地向反應爐內注水才能保持低溫。這些水與核燃料接觸過後會含有大量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因此不能直接排放進大海當中。

核電站事故自發生以來,日本政府就修建了大量桶型儲水設施來儲藏這些冷卻水。據統計核電站每天約產生 120 噸 ~ 180 噸污染水。被污染的水通過通常稱為阿爾卑斯( ALPS )的 “ 多核種除去設備 ” 進行淨化,然後儲存在核電站廠區內的 1,037 個水箱中。

那麼這些經過淨化的污染水安全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以現有技術很難將放射性物質和水進行分離。 2018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用 ALPS 淨化的污水中 70% ~ 80 %所含的銫、鍶和碘等放射性物質含量超過人體承受能力極限,達到致命標準。

▲污水處理流程。TEPCO Holdings

這一調查公布以後,對日本政府公信力造成嚴重打擊,人們再也不相信污染水能被淨化。東京電力公司也很快做出反應,並宣稱經過 ALPS 二次處理的 1,000 噸污染水,主要放射性物質的濃度已降至標準值以下。但是如此巨量並且還在不斷增加的污水,很難做到全部二次純化,而且具體資訊仍然存在不透明的地方,難以讓人信服。

核燃料冷卻工作至今還遠未結束, 1,037 個儲水設施中已經儲存了超過 123 萬噸含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核污染水。從冷卻行動開始的那一天東京電力公司就已經測算出來,儲水設施的儲存能力將在 2022 年達到極限,預計將需要兩年的時間來安裝排放設施。也就是說最遲到 2021 年,這些儲水罐裡的水必須得到釋放。

二、命運多舛的奧運年

那麼為什麼日本到現在還沒有處理那些儲蓄罐裡的水呢?其實日本早就已經討論過多種方案來解決這些無處排放的水,但沒一個有用。

日本討論的解決方案無非水蒸氣釋放、地下填埋和海洋排放。如果使用水蒸氣排放方案,將所有的污染水加熱燒開成水蒸氣,那麼巨量的高濃度放射性物質就會進入到空氣中,造成不可預測的反應,甚至有可能整個東京都會籠罩在核輻射的濃霧之下。

▲日本列入計劃的有五種方式,不過每一種都不是安全且有效的。TEPCO Holdings

地下填埋也不現實,這麼多的污染水很難不會深入到土地裡面,與地下水相接觸,如此東日本的居民飲水就出現了隱患。由於前兩項方案所產生的後果主要危害日本本土,日本政府選擇了向海洋排放,造成的惡果由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國家共同來承擔。

於是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就在新聞發表會上稱: “ 別無選擇,只能將(核污染水)釋放並稀釋⋯⋯。從科學性和安全性的角度上都沒有問題。 ” 當然是不是真的沒有問題,他心裡應有一個判斷。不過事情不是原田義昭一張嘴就能解決的,目前海洋排放正面臨日本國內外的強烈反對。

首先是福島縣的居民,他們為自己的人身安全擔憂。這一群體之中反應最強烈的是漁民,漁業曾經是福島的支柱產業之一,但核洩漏事件發生之後,沒有人敢以身犯險去嘗試福島的水產品。居民抗議說: “ 自 2011 年發生爆炸以來,福島海產品的不信任並沒有消失,經過處理的水的排放將使當地經濟更加困難。 ”

▲遭受傷害的福島居民的反核抗議,從洩露發生後持續到現在。Abasaa / wikipedia

一些國際環境團體也持強烈反對意見,諸如綠色和平組織和專家之類的環保組織曾表示希望日本當局採取其他方式解決這一問題,例如為儲水設施提供更多的土地來儲存受污染的水,但經交涉後得出的結論是: “ 日本政府急於將污染水排到海裡 ” 。

這一決定也遭到了韓國的強烈反對,韓國海洋與漁業部下屬的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分析了德國亥姆霍茲海洋研究所的深入影片數據,得出了一個結論:一旦受污染的水從福島海岸排放後,將在一個月內到達濟州島和黃海(韓國部分稱西海)。

▲環保組織和各國公民都無法接受日本這一自私的錯誤行為。http://nonukesasiaforum.org/

韓外交部表態強硬: “ 政府將在與國際社會合作的基礎上採取措施,並監測日本的污水處理活動,把我們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 ”

面對國際國內的壓力,日本政府也不想無視一切阻力來直接向大海倒入污染水,畢竟奧運會還要開。日本政府最初將 2020 年夏天定為決定如何處理廢水的最後期限,如果堅持向海排放的計劃,那麼一定會遭遇國際上的廣泛反對,連帶著奧運會的舉辦也受影響。因此日本負責核反應爐退役的資源和能源部退後一步,說: “ 2020 年夏季不是確定處理方法的最後期限。 ” 可是,隨著奧運會延期到 2021 年舉辦,而廢水的儲存量又已達到極限,日本政府終於無法兼顧二者。

三、流向哪裡?

對於日本來說拖其實是一個辦法,而且很多組織和個人都推斷,日本早已經開始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了。

2013 年 7 月 22 日,福島核電站的營運商東京電力公司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污染水正在外流。 8 月 19 日,該公司宣布第一家核電站的冷卻水儲罐洩漏了約 300 噸超高濃度放射性物質污染的水,並且並未否認這種被放射性物質污染了的水流入太平洋的可能性。此後東京電力公司和日本政府一直沒有公布和實施任何的處理措施,直到三天以後才宣布在另外兩個儲罐中發現洩漏。

這種私下或明或暗的排放已經持續數次,包括日本聲稱 “ 完全無害 ” 的二次純化水在內,最多的一次已經排放了 2,000 噸,但相對目前儲水罐裡儲藏的 123 萬噸以上的核污染水來說還只是個小數目。即使以東京電力公司自己的標準來看,這 123 萬噸裡面至少還有 70% 待處理水沒有得到充分淨化,但日本不打算等了。

到 2020 年末,污水儲存容量已增加到 137 萬噸。由於土地面積有限,到 2022 年夏天將不再有儲存污染水的空間。日本經濟產業省解釋說: “ 即使今天決定了處理水的方法,由於需要相關的討論程序和設施建設,也必須要有兩年的準備期。 ” 日本政府的邏輯是為了避免到 2022 年無法處理多餘污染水的問題,所以就必須在今年將現有儲水設施裡的水排空。

但是將污染水排放到太平洋不僅僅會造成污染問題,而且治標不治本。根據預計,核電站反應爐還需要持續冷卻直到 2051 年,那麼下一個 9 年之後怎麼辦?還需要繼續向大海排放危險的含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水嗎?

外界看來,最好的辦法是增加儲水設施,等待污染水多次淨化後達到排放標準然後再想辦法排放。但日本政府有著自己的小算盤,面對外界質疑,日本經濟、貿易和工業部答覆說,實際上不可能在核電站外建造一個儲水區,這是因為建設必須獲得建築區域的同意,而且還要獲得污染水流動路徑上所有市政當局的同意。

因為行政問題和一些本可以克服的阻力,日本政府就決定作出如此危害沿海居民生命健康、置周邊國家人民生產生活安全於不顧的決定,這種對於自己國民的不負責任和對生命的冷漠並不是一個現代國家政府應該有的態度。日本社會一直有 “ 不給別人添麻煩 ” 的傳統,但這次日本政府在職權範圍之內的事情如此不負責任,確確實實地給全世界添了大麻煩。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