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沒有機構的金融業!什麼是 DeFi?會衝擊傳統金融?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台灣銀行家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台灣銀行家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沒有機構的金融業!什麼是 DeFi?會衝擊傳統金融?

2021 年 12 月 13 日

 
展開

DeFi 可說是近來加密貨幣領域最熱門的關鍵字之一,也是在公有區塊鏈上,開發出來的金融應用程式。相較於傳統金融服務,DeFi 有透明靈活的特性;但隨著DeFi的進展,也會不斷出現法律與監管議題的新挑戰,不可不慎。

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 DeFi)問世迄今時日尚短,目前恐怕還找不到精確的定義。比較籠統的說法,是泛指所有在區塊鏈上執行的金融服務。這些金融服務包括存貸、保險、資產交易等,且隨時間展延而種類越趨多元,共同特點是:理論上不存在交易雙方之外的第三方角色,一切服務流程都憑藉電腦程式碼控管。DeFi 存活在傳統金融體系的平行宇宙,整個 DeFi 生態圈構成了沒有金融機構的金融業。

區塊鏈+智能合約 如虎添翼

話說從頭,DeFi 最早的星星之火,是由身世成謎的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點燃的。2009 剛年初,金融風暴餘威猶存,中本聰一手打造的比特幣區塊鏈就在春寒料峭中開始運作。這是第一個 DeFi 的典型案例,首次達成去中心化架構下「價值」的安全交換,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支付工具,連沒有銀行帳戶的人都可以使用。

2014 年,對區塊鏈滿懷夢想與熱情、年方弱冠的加拿大籍俄裔青年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站上中本聰的肩膀。他依據自己前一年撰擬的白皮書,在一群同好的合作支持下創立「以太坊」(Etherum),並且利用也許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初次代幣發行」(ICO)籌措到發展資金。ICO 本身就具有去中心化金融的特質,因為過去新創企業要募集資金,只能依賴創投公司,一般人對新創企業則苦無投資管道,現在 ICO 卻能讓基於區塊鏈的科技新創業者直接與投資大眾對接。

以太坊與比特幣區塊鏈兩者間最容易辨識的差異之一,就是以太坊可部署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而比特幣區塊鏈沒有這個功能。智能合約是一組電腦化的交易協議,也就是由程式碼以各種條件判斷陳述,直接控制數位資產或業務流程,指示機器在不同情況發生時給予恰當的反應。智能合約概念的提出時間甚早,可以追溯到 1994 年,也就是布特林出生的那一年,只是一直沒有受到重視。

沉寂 20 年後人們才意識到,區塊鏈搭配智能合約可謂如虎添翼,相得益彰。因為智能合約就是儲存於區塊鏈的應用程式,可讓區塊鏈上自動執行的交易種類更為多樣,交易過程更為透明;而合約程式儲存於區塊鏈,難以竄改,亦可有效提升交易信任度。

略去金融仲介機構 效率更高

有些人稱呼以太坊為「比特幣 2.0」,但布特林心中勾勒的想望遠不止此,他的目標是讓以太坊成為一部「世界電腦」。具體而言,以太坊是一個開源的區塊鏈平台,全球的開發者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開發各種類型不限功能的應用程式,創建新產品。而且為了利於用戶與應用程式的互動,以太坊特地將某些常見的使用案例(Use Cases)加以標準化。例如 ERC- 20,也就是「代幣標準」,任何開發者想在以太坊上部署代幣時,都能直接將 ERC- 20 當成模板。具備如此優渥的開發環境,以太坊自然成為開展 DeFi 的應許之地。

相較於傳統金融服務,DeFi 有什麼特別的吸引力呢?略去金融仲介機構的做法,原則上會使交易費用更低,效率更高。以存貸為例,存款者可以在帳戶中存入加密貨幣並賺取利息,但利率可能是傳統銀行的數倍到數十倍。當然如此高收益伴隨潛藏的代價,例如 DeFi 的帳戶不會有存款保險,應用程式也不會保留存款準備金,存款人有可能因網路攻擊、極端市場條件或其他營運、技術方面的失誤而蒙受損失。

這裡有一個著名的案例。Slock.it 是以太坊起步之初頗受矚目的一個專案,這個專案在籌資時嘗試了不同的做法:建立一個分散式自治組織(或稱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名稱就叫 The DAO,並發行 DAO 代幣,用來換取以太幣。

DAO 代幣持有者可以針對換得的以太幣如何使用來提案(例如原本的專案Slock.it就是眾多提案之一),並享有投票權與所有權,權利按每人持有的代幣比例而定。如果有人不同意某個被通過的提案,他有權撤回屬於自己的資金,方法是啟動「分割」(Split)功能,創立一個新的「子」DAO,把自己有權動用的以太幣都移進去。在這種運作方式下,The DAO 就像一個去中心化的創投基金,注資、紅利及分配全由智能合約處理。

法律與監管議題 層出不窮

2016 年 5 月,為期 4 週的 ICO 募得 1,200 萬枚以太幣,當時價值相當於 1.5 億美元,事情看來很順利。不料,接下來還沒滿 1 個月,就在 6/17,身分不明的參與者逮到了智能合約程式碼的漏洞並發起攻擊。這個漏洞存在於分割 DAO 的程式碼中,有「遞迴呼叫」的問題:用戶可反覆呼叫合約,呼叫結束前帳戶餘額不會更新。於是攻擊者藉由與智能合約的互動不斷抽取資金,被阻止時已轉出價值 5,500 萬美元的以太幣。

注意到攻擊者並沒有竄改智能合約(事實上他也辦不到),而是利用合約程式本身不夠周延來攫取不當利益。這起事件除了顯示無論電腦科技如何進步,終究改變不了人性的貪婪之外,也提醒我們,隨著 DeFi 的進展,會不斷出現法律與監管議題的新挑戰。

除了上述的顧慮外,承擔 DeFi 體系中交易媒介、計價單位與價值儲存功能的是加密貨幣,因而加密貨幣的幣值波動劇烈形成另一個隱憂,這恰好就是穩定幣(Stablecoin)登場的時機。穩定幣是幣值錨定穩定資產(例如美元)價格的加密貨幣,目前釘住美元的穩定幣中,流通量最高的是Tether幣(USDT),由民間機構 Tether Limited 發行。為了讓 Tether 幣與美元維持 1:1 的兌換關係,每發行 1 元 Tether 幣,必須有 1 美元等值的儲備資金加以支撐。Tether 幣建立在 Omni Layer 平台,這個平台又架構於比特幣區塊鏈上。不過 Tether 幣是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未來也沒有打算去中心化的跡象,而且 Tether 幣背後是否真有足額準備也不時受到質疑。

透明度與重組創造 令人激賞

以以太坊為基礎的穩定幣 Dai 幣則不太一樣。Dai 幣自 2017 年開始發行,目標錨定 1 美元。發行初期由分散式自治組織 Maker DAO 設的 Maker 基金會管理,其名稱來自於中文「貸」的音譯,因為 Maker DAO 提供借貸服務。Maker DAO 另有原生代幣 MKR 幣,除了可表彰治理的權力,也用來支付貸款利息。當 Dai 幣的價格低於 1 美元時,MakerDAO 就提高 Dai 幣的貸款利率,促使用戶歸還 Dai 幣並予以取消。

供給量的減少理論上將讓 Dai 幣價格走高。同理,如果 Dai 幣價格高於 1 美元,則反其道而行。其原理與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操作頗為類似。日後當 Maker 基金會評估已完成推動組織穩定運作的階段性任務後,就會自行解散,讓管理權回歸 Maker DAO 社群,也就是所有 MKR 幣的持有者,讓 Maker DAO 成為真正名符其實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eFi 不乏令人欣賞的特性,首先是透明度。不只鏈上的智能合約程式碼可供分析,所有交易資料也都是公開的。相較於傳統金融體系,眾多數據往往分散在大量資料庫中,其中有些甚至根本無法使用。如果真遇到危機發生,DeFi 的透明度將有助於更快掌握事件成因或預測後果。其次,DeFi 協議常被比擬為積木。任何兩個或多個協議都可能經由重組創造出全新的東西,早先創建的協議也可輕易為其他智能合約所用。這種靈活度讓開發新種業務變得更有彈性。

若從整體社會福祉的角度觀之,DeFi 備受期待的優點,首推促進普惠金融。現實中金融服務的化外之民並不少,有些人沒有銀行帳戶也沒有信用卡;有些人雖有銀行帳戶,但需財孔急時,在銀行卻借不到錢。例如根據台灣金融研訓院 2020 年發布的全民金融調查,國人有 19.5% 無法在 1 週內籌到新台幣 10 萬元。DeFi 不同,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DeFi 協議,對基礎設施的要求也相對不高,幾乎不存在因身分造成的差別待遇,因此,若能有完善的消費者保護機制為基礎,DeFi 可望建立一個真正開放且觸及率更高的金融體系。

(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台灣銀行家》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台灣銀行家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台灣銀行家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