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台積電」製程全面漲價!是逼不得已,還是趁火打劫?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台積電」製程全面漲價!是逼不得已,還是趁火打劫?

2021 年 9 月 5 日

 
展開

憋了十幾年的台積電( 2330-TW ),最終還是決定漲價了。以 16 / 12nm 為分界線,16 / 12nm 以下的高端製程價格上漲 10%,成熟製程價格上漲 15~20%,明年第一季開始生效。

“ 晶片荒 ” 的大背景下,台積電公佈上述決定,顯然給焦慮的市場又加了一把火。然而台積電決定下場漲價,卻並非 “ 趁火打劫 ”,而是多方壓力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產業大勢,不能不漲

提到電子器件漲價,不少人想到的是廠商控制產能、調控市場預期,達到更好的營收。洪水、停電、火災,似乎都是產能縮減,產品漲價的合理原因。與這些常見的漲價套路相比,台積電就顯得極為克制。

詢中文網路資訊記錄,台積電最早的一次漲價是 2004 年。根據中關村科技的報導,當時的漲價產品是 250nm 、 180nm 和 150nm 製程產品,漲價幅度也是 10%。

工藝成熟造成競爭減緩,是調價的主因。儘管這些晶片在當時已被 Nvidia、ATI(Allegheny Technologies, ATI-US)、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 TXN-US)等廠商採用,製作主流電子產品。可對於上游廠商而言,過於穩定的代工價格,無法完全釋放代工廠產能。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進一步開拓市場,合理漲價就成了必然選擇。

台積電後來全線漲價,還是在 2008 年。產業的主流製程,也開始進入 65nm 和 32nm 的兩位數時代。對應研發開支也是水漲船高。台積電時任全球業務暨行銷副總經理陳俊聖就指出:“ 以 250nm 製程投入需要資金為基礎,到了 65nm 製程,需要資金可能是 250nm 製程的 10 倍;若是到了 32nm 製程,則可能是 250nm 微米製程將近 14 倍。”

需要技術攻關的新製程,成本居高不下。可批量生產的老產品,價格必然走低。台積電因此針對 130nm 以下的成熟製程調漲報價。2008 年的這次漲價,也是台積電有史以來第 1 次對外宣布調漲報價。

可以看出,不論調動產能,還是反哺研發。台積電的漲價,在整個產業中相比起來十分保守克制。對外的姿態也是與客戶申明利弊,大家商量著來,雙方配合過渡漲價後的市場波動。

實際上,與同業相比,台積電的漲價還慢了一步。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像格芯(GlobalFoundries)、力積電、中芯國際和聯電都曾發出漲價通知。台灣經濟研究院劉佩真也在景氣動向調查記者會上表示:“ 聯電( 2303-TW )、世界先進( 5347-TW )、力積電等廠商 8 吋晶圓廠價格漲幅相較去年高達 50%、12 吋廠漲幅達 30%。”

眼看競爭對手漲價,台積電也只能跟著趨勢走,通過適當的漲幅,維持公司的後續生產。

內外受困,不得不漲

不過這次的 “ 漲價大潮 ” 中,台積電也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之一,就是維持自己的毛利率。

晶片游產業的巨頭,高毛利率是常態。2020 年英特爾(Intel, INTC-US)毛利率達到 56%,高通(Qualcomm, QCOM-US)依靠專利,毛利率達到 60%。作為代工廠的台積電,儘管毛利率也曾達到 50% 以上。但是從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來看,毛利率僅達 50% 左右,與去年相比下降 3%。

這樣的數據,投資人顯然不會滿意。摩根史坦利分析師 Charlie Chan 就針對財報數據指出,台積電的毛利率,最早可能在明年降至 50% 以下。針對台積電的後續發展,他更是給出了一記重錘:“ 在後摩爾時代,成本正變得過於昂貴,而台積電將不得不提升資本支出,承受利潤率下降的代價,以保持晶片製造的規模化趨勢。”

面對投資者調低預期,台積電也在想辦法補救。將出廠產品全線漲價,也就成了拉升毛利率,維持市場高期望的最快選擇。

除了維持毛利率,台積電在生產經營層面,還面臨著全球化的轉型。

今年 5 月份,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的分廠開工建設。儘管當地長期面臨乾旱問題,不利於晶片生產。當地修建無塵室的費用高達 500 億美元,更是遠超頒布的預算。台積電還是選擇租用 5000 個貨櫃,將總部的無塵室整廠搬運至美國分廠。

不光是正在建設的美國分廠,針對汽車晶片,台積電也可能在德國德累斯頓建設分廠,與博世、格芯等廠商共同搶食市場大餅。日本政府也在邀請台積電設立半導體製造合資公司,台積電將出資 50% ,剩餘比例由索尼(Sony, 6758-JP )和電裝出資,解決的也是汽車晶片的需求。

可以看出,台積電的建廠策略,從原有的 “ 寶島為主 ” 變成了現在的“全球開花”。大量的項目建設,為台積電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台積電的長期目標,也在維持獲利和推動研發的基礎上,加上了一條成本回收。為了解決成本壓力,漲價也是大勢所趨。

去掉企業經營因素,單從產業數據來看,台積電局勢也並不樂觀。僅以上游的矽料為例,價格就從 8 萬元漲到 20 萬元,漲幅達到 150% 。對應的銅等金屬價格也出現暴漲。要求台積電按照原價生產,顯然不現實。台積電漲價之後,像是環球晶( 6488-TW )這樣的矽晶圓廠商,反而緩解了營收壓力。

內外受壓的台積電,漲價已變成了必然。

漲價之後,能走多遠

台積電漲價後,成本壓力已經傳遞給了下游產業。

以蘋果(Apple, AAPL-US)旗下產品為例,台積電漲價消息放出後,很可能影響到後續產品的生產。對應的產業恐慌,甚至讓中國媒體傳出了 “ iPhone 13 因台積電漲價 ” 的消息,全然不顧這款手機已經大量生產的現實。

這種恐慌情緒,顯然是 IC 產業 “ 漲價焦慮 ” 的直觀表現。作為上游代工廠的直接客戶,台積電的漲價讓他們的生產成本激增。可 IC 產業的現有產品規模,不可能徹底滿足持續變化的產業需求。如果晶片產業產品價格持續波動,IC 產業的路會更難走。

對於漲價主導方台積電,這次漲價與以往相比。沒有優秀的業績背書,也讓它的市場調整缺乏說服力。這次漲價的目的,並非針對生產和研發。而是在企業財報層面,維持基本的毛利率。對於台積電而言,不但證明了公司業務獲利能力下降,更有可能讓投資者的預期落空。以目前台積電亞洲市值第一的地位來看,這顯然不是好消息。

晶片製程進入 10nm 之後,新產品開發的技術難度會指數性上升。依靠晶圓代工發家的台積電,目前並不像高通和英特爾一樣,擁有足夠高的技術護城河。台積電全球修廠的佈局,也讓企業拋棄依靠大陸建立的成本控制方案,陷入了全球產能鬥爭的紅海中。如果台積電無法在晶片技術層面破局,再多的漲價也是杯水車薪。

台積電的漲價,已經變成了產業和投資者對台積電的 “ 綁架 ”。被“綁架”的台積電還能走多遠?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台積電法說會登場!Q2營收、Q3未來營運展望一次看

反攻台積電新布局?傳 Intel 擬砸 300 億美元買格芯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