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成立的高通(Qualcomm, QCOM-US) (Qualcomm) ,可以說在手機產業呼風喚雨,全球最大無線通訊晶片製造商地位無可撼動。凡是使用高通提供基帶晶片的手機,則必須要繳納專利費,這筆錢惹得各家手機公司“天怒人怨”,與蘋果(Apple, AAPL-US)的糾紛也是因此而起。為此,中國、韓國、甚至歐盟等監管機構都開出過巨額罰單。
最近兩年的高通,被各種麻煩纏身。官司、罰款、反壟斷調查、股票下跌等,當然還包括近些日子被博通(Broadcom, AVGO-US)收購的消息。表面上,許多手機廠商依然簇擁著高通,但實際上高通並不受歡迎,業界外號“專利流氓”。
躺著賺錢
高通的幾個主營業務中,QTL 業務線,也就是技術專利授權部門,在營收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在 2013、2014、2015 年分別貢獻了 30%、29%、31% 的業務營收,相當於每年 80 億美元左右。
但是,高通最被詬病的,是其專利收費方式,除了買晶片的費用之外,還需要按照手機整機價格抽取一定比例分成,注意,這裡說的是按整機價格,而非晶片價格。抽成比例雖不透明,但業界稱一般比例為 3%-5%。
為了鞏固專利優勢,高通跟手機廠商簽協議時採用“專利反授權”政策,手機廠商將本身的專利免費授權給高通,並且不夠能利用這些專利去起訴高通其他客戶。這政策讓一些中小廠商直接受益,即使缺乏專利,也不怕被同行起訴了。有了高通這把“保護傘”,這些企業心甘情願為巨額專利費買單,其實也是在為這個“生態圈”買單。
事件都有兩面性,免費使用別的手機廠商專利的同時,擁有 1247 件專利的手機廠商也就不能以此盈利了。拒不完全統計,如果取消“高通稅”,會讓高通每年在中國市場的專利授權費用至少減少 2 至 3 億美元。
高通 VS “反高通”聯盟
最早敢於向高通“say no”的是魅族。2016 年 6 月,高通起訴魅族侵犯其 3G 和 4G 的通訊專利,拒絶支付 5 億元的專利費。此案最後以高通和魅族達成專利許可協議告終,解決了雙方在中、美、德、法的所有專利糾紛。
2017 年,蘋果 (Apple) 和高通的專利戰正式打響,最先發起訴訟的是蘋果,認為高通壟斷無線晶片市場,提出索賠,隨後高通反訴,認為蘋果先違反協議,在 iPhone 7 中故意不充分發揮其晶片的性能,並連同蘋果的幾家代工廠一起告上法庭。
10 月份,蘋果發佈新產品之前,高通在中國發起訴訟,希望能夠禁止蘋果在中國銷售 iPhone 手機。據蘋果財報公佈數據,2016 年 22.5% 的營收來自大中華區市場,高通此舉就是要打蘋果的“7 吋”,嚴重性不言而喻。
“高通稅”讓很多手機廠商吃不消,蘋果認為高通授權的只是晶片,不應該在整個手機上抽成,而高通則認為蘋果想迫使高通接受不公平的專利授權費,達到在 iPhone 銷售中增加收入的目的。2017 年 11 月,有多家媒體報導稱,三星 (Samsung) 、華為等手機廠商都已暫停支付高通稅,“反高通”聯盟成員日益壯大。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高通稅讓各家不滿,但是很多廠商是離不開高通的。手機廠商想要靠自己做晶片獲利,都要經歷一段步履維艱的時期。可以在研發上大量投入的公司少之又少,對於中小廠商,這簡直就是奢望了。
所以,在目前的階段,高通晶片依然有不小的技術優勢,各家廠商的旗艦機選擇上,依然會在高通面前搶得“頭破血流”。
業績暴跌 9 成也不怕 誰給高通的勇氣?
在與以蘋果為首的“反高通”聯盟矛盾激化以後,高通的業績難免受到波及,在 Q4 的財報中顯示,淨利潤僅為 2 億美元,這相比去年同期的 16 億美元暴跌近 9 成,此外,營收也同比下滑 5% 至 59 億美元。高通把業績的下滑歸咎於“反高通”聯盟拒絶支付專利費,但對比高通以往的財報,從進入 2017 年開始,高通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
高額的專利費在廠商中激起民憤的同時,高通也遭到了多個國家的巨額反壟斷罰款,單就 2015 年在中國收到的罰單就有 60 億之多。但高通依舊“底氣十足”,即使打官司、收罰單,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專利授權模式,因為晶片業務才是高通核心,這種授權方式就是高通賴以生存的核心商業模式。
蘋果的“一石二鳥”
一個巴掌拍不響,蘋果之前和高通合作多年,有過很長時間的“甜蜜期”,為什麼現在要撕破臉呢?一方面原因,是由於最近一年來蘋果手機的銷售和盈利情況不斷下滑。眾所周知, iPhone 是蘋果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占比超過 6 成,財務數據顯示,2016 年下半年, iPhone 的利潤達到巔峰,並且拿走了全球智慧型手機整體利潤的 92%。
但是這種情況從 2017 年開始轉變,利潤率在下降,率先發佈的 iPhone 8 遇冷,股價又下跌。為了扭轉這種困境,蘋果不得不從別的渠道想辦法。至於蘋果和高通互撕的第二個原因,恐怕就是要針對中國的手機廠商了,蘋果雖然在利潤上是無敵的,但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上,僅能排到前五而已,如果蘋果對高通的專利戰勝利了,中國手機陣營是撈不到什麼好處的。
相對於蘋果封閉的 IOS 系統,中國的智慧型手機都是依靠高通技術支持的 Android 系統,中國手機近幾年不僅在中國所向披靡,在國外也是風生水起,蘋果的利潤自然受到擠壓。打擊高通,從根本技術上削弱 Android 陣營的創新能力,這對於中國手機廠商來說,是釜底抽薪。高通的專利互通政策,讓手機產業的門檻大大降低,促進了競爭,這正是蘋果不願看到的。
博通獵殺高通 “印鈔機”將面臨大調
博通 (Broadcom) 在月初的時候提出收購高通,報價是每股 70 美元、總金額超 1300 億美元,不過很快被高通拒絶了,理由是低估了公司的價值。最新消息稱,博通沒有放棄收購,談判還在繼續,報價可能會提高到每股 80 美元。如果交易能最終達成,這將是全球半導體產業有史以來最大的收購案。
博通是世界上最大的無線生產半導體公司之一,同時也是蘋果手機的通訊晶片供應商,但在知名度上,還是要比高通差不少,若併購案落地,博通將從全球第五大半導體公司上升為僅次於英特爾(Intel, INTC-US) (Intel) 和三星的第三大半導體公司。
專利授權業務可以說是高通的“印鈔機”,2017 年高通的專利授權業務稅前利潤達到 51 億美元,幾乎是晶片利潤的兩倍。如果博通收購成功,高通的“印鈔機”業務將面臨重大變化。此前路透消息稱,博通將會在收購高通後,調整晶片和專利授權方面的定價結構,也會嘗試與主要客戶重新談合約。
至於具體怎麼調整,目前也只是處在各方推測的階段,聽到最多的呼聲就是“取消雙重收費”,高通晶片價格將提高,但無需另付專利費,同時可以要求客戶簽署更長時間的供貨協議。但是如果按照這種模式,高通收取的專利費將會大跌,勢必對公司有所影響。
真收購 or 真行銷?
收購的新聞鋪天蓋地,收購後的前景也被無數人猜測,但是有個問題擺在眼前,可以看出高通不太想賣,帳面實力來看,高通是要優於博通的,雖然近兩年麻煩纏身,但是真有必要被收購麼?
關注這兩家公司持股大股東構成的話,會發現一個現象,高通與博通的前 25 個大股東中有 17 家重合,並且博通的前 25 個大股東加在一起擁有高通超過 40% 的股權。
一般來說如果持股超過 51% 就可以將一家公司收購為子公司,對於高通這種股權結構比較分散的公司來說,只要股權佔據相對多數,再加上一致行動人,就能實現收購了,但是在有這麼多重合股東且占股比例非常高的情況下,為什麼收購還陷入僵局呢?
我們來看看高通近一年的股價情況,從年初開始持續走低,影響最大的肯定是股東利益,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博通那 17 家加起來擁有高通超過 40% 股權的人。進入 11 月,高通股價突然回升,幾天時間就回到了去年年底的水平,保持在 65 美元上下,這次漲幅的時間節點正好是博通發出收購要約的時候,確實不禁讓人有所聯想。
其實這次“雙通”收購案,無論成功與否,沒有一方會受到損失,只有雙贏。高通抬高了自身股價,為自己的核心業務注入了新鮮資本血液,博通增大了自身影響力的同時也在為未來鋪設道路。
《新芽》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