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幾週,我計劃花一點時間探討價值投資的關鍵概念—能力圈。這個議題讓我困惑了多年,但最近在這個主題我有了一些想法,將會在未來一系列的文章當中,與大家分享。
在這篇文章當中,我會分享自己探索能力圈的起源和靈感。它們來自於一位我十分景仰的投資大師—喜馬拉雅資本 (Himalaya Capital) 的李祿 (Li Lu)。他不止改變了我對於能力圈的認知,也改變了我的研究流程。
你可以閱讀李祿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演講稿,也可以閱讀 2013 年春季葛拉漢與陶德 (Graham & Doddsville) 的專欄。他在北京大學的演講稿是用中文寫的。我會把他所說的、與這個主題相關的內容轉成英文。
2010 年李祿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演講
你要如何了解並取得好的見解呢?可以選擇一門生意。任何一門生意,並真正地進行了解。我告訴實習生們透過這樣的經驗來學習—想像一下,你有一位遠房親戚過世了,而你能夠百分之百繼承他遺留下來的事業。接下來你會怎麼做呢?
當觀察任何生意的時候,都應該以這樣的心態出發。我強烈建議你從一門生意開始了解,並知道它的細節。這會比任何型式的訓練都還要好。這門生意,不一定要是一門好生意,它可以是任何型式的生意。你需要作的事情是,想像自己如果是這間公司百分之百的所有者,會怎麼作。如果你能作到這一點,就能夠在投資的競爭中獲得很大的幫助。
人們大多無法建立第一個正確的觀念,這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情。人們只把投資視為是一張紙,因為交易的便利性而將它視為一個短期的交易。如果這是你所繼承的一項事業,你就不會以短期交易的心態來經營。你會想要真正了解公司應該是如何營運的。如果你從這個出發點開始,最終你就會知道這個事業的價值究竟有多少。
有一些產業,可能會因為某些特性而比其他的產業還要難以理解。你可以找到產業當中表現最好的公司以及表現最差的公司,觀察它們隨著時間的經過,經營績效有著什麼樣的變化。如果最差公司的表現比最好的公司還要出色,它告訴你了這個產業,有某些特色存在。雖然不一定每個案例都是這樣,但絕大部份是適用的。的確有某些產業比其他的產業還要好。
如果你能夠徹底了解一間公司的細節,最終就能夠擴展至了解整個產業。如果你能夠得到這樣的見解,將會帶來相當大的好處。如果你能夠以合理的價格集中持有一檔在產業中表現出色,並有良好管理團隊的公司時,這個投資機會,將能夠讓你持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2013 年葛拉漢和陶德專欄討論的議題
我讓自己的個人興趣來決定能力圈。很顯然地,我了解中國、亞洲和美國—這些東西我都相當地熟悉。多年來,我的視野也變得更寬廣了。
我剛開始投資時,都在尋找便宜的股票,一開始沒有什麼選擇。你沒有足夠的經驗,也不想要賠錢,那麼你會怎麼作呢?就只能買進一些相當便宜的股票。但隨著時間的經過,如果你除了股票,還想要了解商業,你就會開始學習有關商業的事情。
最終你所了解的產業會從第一個延伸到第二個,接著你會開始研究其他更多不同的產業。你將會知道企業的 DNA 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前進的、為什麼它們是如此地強而有力。隨著時間的經過,我也愛上了那些優秀的企業。
接著我轉變為尋找那些優異且具有合理價格的公司。雖然我還是無法自拔地傾向於尋找那些真的相當便宜的股票。但隨著時間的經過,優異而出色、更有競爭力、容易預測以及有著強健管理團隊的公司,更加地吸引我。我對於次級市場的模式並不是很滿意,就如同我之前所說的,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零和遊戲。
這會讓我感到有一些不舒服。依我的個性來說,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是雙贏模式。當我投資的時候,會希望與公司的經營者以及員工共同創造財富。因此這讓我進入了創業投資的行列。我試圖在這個地方運用聰明才智來投資。實際上我可以貢獻的地方更多,因此這創造了雙贏模式。
在我的投資生涯當中,投資了許多不同的新創事業,其中有一些公司在我們將它出售之後,變得相當地成功。你可能會說,我們太快把它賣掉了。我是 Capital IQ 的第一個投資人,接著也看到了公司後續的發展。如果我們選擇一直持有這間公司,我們會變得相當地富有。這並不是說我們在投資上賺得不夠多。我們的確已經賺得一些錢了。我也喜歡這樣的方式。我喜歡創造一個對每個人來說都有用的產品。
我們創造了就業的機會,也創造了一個可持續的美好產品,甚至連向我們併購企業的公司也因此而獲利。我們喜歡的是雙贏的模式。我並不是抱怨自己太早出售 Capital IQ。我們因為這筆投資賺了很多錢,而我們也認為這是一筆很好的交易。我跟公司的創辦人們還保持著友好的關係。這讓我產生了相當大的樂趣。
但新創投資很難把規模擴大,你必須花很多的力氣。因此隨著時間的經過,我慢慢地以不同的方式來提供幫助。即使在公開的上市公司裡,還是有你能夠創造出有建設性,且能夠幫助別人的東西。這就是我。
我還在學習,對許多東西都很有興趣,我還很年輕,好奇心也相當地強。接下來的事情誰知道呢?希望我能夠逐展我的能力圈。
李祿在中國北京大學 2017 年的演講
投資的本質就是對未來進行預測。要了解一個產業和一間公司,應該要知道公司未來 5 至 10 年的基本面會有什麼樣的變化。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我們投資一間公司的時候,我們至少要知道接下來的 10 年,公司的基本面會是什麼模樣?而景氣不好的時候,基本面又會是什麼樣子?此外,我們要如何預估這檔投資會下跌多少?
如果我們要使用現金流量折現法 (DCF calculation) 時,應該要估算接下來 15 至 20 年的現金流量是多少。即使你自己是企業的創辦人,真的會知道下一年的現金流量會是多少嗎?你無法對於未來 10 年的企業發展保持絕對的自信。要看到 10 年之後的情勢,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少數的人可以作到這件事。這當中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了。但有一些產業和公司是可以預測的。
如果你花時間研究,在這個產業當中獲取一些經驗,你會發現自己能夠知道企業在接下來的 10 年當中,在景氣好和景氣衰退的時候,分別會有什麼樣的表現。這需要努力數年的時間,來研究以及不斷地學習。當你能夠作出 10 年前景的判斷時,就等於是開始建立自己的能力圈了。
一開始,你的能力圈會非常地狹窄,建立能力圈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這也是為什麼價值投資是一個很漫長的旅程,雖然這終究會走完,但是大部份的人不願意走這條路。這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即使花很多的時間,了解的還是很少。
如果你無法說出自己能力圈的範圍,太過於高估自己的能力時,在某一個時間點,你將會被市場擊敗。(編譯/Ing)
《GuruFocus》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