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東和鋼鐵(2006)-從東鋼歷史認識鋼鐵製程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盧紀安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東和鋼鐵(2006)-從東鋼歷史認識鋼鐵製程

2021 年 1 月 8 日

 
展開

或許大家對於東和鋼鐵( 2006-TW )並不熟悉,但東和鋼鐵是台灣營收前五大的鋼鐵公司,型鋼的市佔率更是超過 50% ,聽起來很厲害,但大家或許會問:「型鋼是什麼?」這就是本篇想要讓大家知道的,藉由東和鋼鐵的發展史,認識與東和有關的鋼鐵專有名詞,也從中知道對這個產業來說重要的影響因素。

從五金行到拆船大亨

東和從創辦至今的 70 年,經歷過侯家三代總共四位經營者,創辦人侯金堆從糖廠雜貨店起家,後來到嘉義市區開了銷售五金的東和行,當時二戰剛結束,戰後重創的糖廠需要各種五金材料來修復設備,侯金堆便利用人脈從各地收購材料賣給過去開雜貨店的糖廠,賺到第一桶金。

當時台灣周遭海域有許多戰時沈沒的船隻,將船打撈上岸,不只能變賣船上的設備,更能將船主體的鋼材拆解變賣,後來國民政府遷台,帶著上千艘江輪來台,不過台灣沒有適合行船的河道,只能報廢拆解。由於購買一艘沈船、廢船需要大量資本,因此侯金堆便與他人合資開設「雨傘公司」買船來拆,拆完、利益分配完後就結束公司。戰後資源匱乏,台灣本身不產鋼鐵,又需要許多資源來建設,從拆船來獲取鋼材相當興盛。發現拆船比本業更賺錢,且政府政策支持, 1965 年開始開放舊船進口,侯金堆便把重心放到拆船業上,並將企業重心轉往拆船碼頭的所在地—高雄。

1971 ~ 1988 年台灣躍升拆船王國,東和鋼鐵也隨之蓬勃發展,不過由於拆船廠商多,到國外競標舊船時,台灣廠商間彼此競爭抬價,不僅壓縮利潤空間更便宜了船東,時任東和鋼鐵總經理的侯金堆之子侯貞雄號召成立了聯合採購制度,代表全台拆船業到國外競標,並以此為底價回台灣給拆船業者競標,中間的價差利潤由拆船業者按持有碼頭數分配,不過沒有碼頭的業者反對,且利潤分配的各種紛爭,聯合採購制度僅維持約兩年。

1985 年侯貞雄預見拆船業將走下坡,拆船是勞力密集產業,工資上漲影響巨大,且拆船的鋼板也僅能製成鋼筋,利用的價值不高,更重要是還有環保、工安兩大疑慮,因此侯貞雄獨排眾議決定賣掉三個拆船碼頭,結束拆船業務,全力發展鋼鐵業務。

從下游鋼筋生產到上游的煉鋼

東和在鋼鐵事業的發展要從 1966 年說起,是東和將重心移往高雄的第二年,東和在前鎮的鋼筋廠完工,顧名思義就是生產鋼筋,將從船上拆下來的鋼板,用人工剪成長條,並透過加熱軋延而成為鋼筋。至於軋延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概念上不難懂,就是將鋼鐵透過有點類似桿麵棍的滾輪壓成特定的形狀或大小,可參考下方軋延示意圖。

聽起來技術很簡單,也確實如此,加上需要投入的資金不多,當時很多人都在做,且生產的產品比較單一,對於企業長期經營來說不是好事,因此東和在 1973 年購入了高雄臨海工業區土地, 1978 年電弧爐和連續鑄造機陸續試車成功。

東和發展史先在這裡暫停一下,前一段最後一句的資訊量有點龐大,有三個詞不太好懂,我們從最容易的「試車」開始解釋,其實就是工廠的機器第一次嘗試運轉,試車成功就是運轉很順利沒有狀況。再來我們來說「電弧爐」,主流的煉鋼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利用高爐將鐵礦變成鐵,再混入其他金屬變成鋼;另一種就是利用電弧爐產生高熱將廢鋼熔解並純化,再進入後續加工程式,電弧爐簡稱為電爐,是將廢鋼熔解純化的設備。電爐將廢鋼熔解後,傳統的方式是像做冰棒一樣,將鋼液倒入模具,待冷卻後取出就是鋼錠,而所謂的「連續鑄造」,將鋼液注入一個連續通道中,讓鋼液在管道中下降的過程中慢慢凝固,最後再將凝固的長條形鋼胚,可以裁切成不同長度,並且可以改變管道的形狀、大小進而改變鋼胚的形狀,在生產效能上也較傳統鋼錠好很多。

成為鋼鐵大廠並擴增H型鋼產品線

在 1986 年結束拆船業務時,持續在臨海工業區擴廠,並買下八德的倒閉鋼鐵廠同樣從事電爐煉鋼,不只能藉生產出的鋼胚軋延成鋼筋,更能售出多餘的鋼胚, 1988 年以後台灣拆船業由於工安意外頻傳而衰微,軋鋼廠沒有船板原料,轉為使用鋼胚,鋼胚需求大增,東和在當時是台灣民間電爐煉鋼的最大廠,東和鋼鐵也在 1988 年上市。

上市以後的好處自然是籌資管道更多元, 1991 年東和發行大量可轉債,為的是要興建H型鋼廠。H型鋼廠不是工廠長H型,而是生產出來的鋼材截面為H型(如上圖),這類的鋼材是鋼結構建築的主要材料,無論是蓋大樓、興建高鐵都需要,不過由於技術與資本投入高,當時台灣的H型鋼都是由國外進口,東和斥資百億在苗栗興建的H型鋼廠在 1993 年完工,使台灣能生產自給型鋼的能力。雖然初期試產不順,且當時全球鋼價低迷,因此連年虧損,但在 2003 年鋼價回升後已成功轉盈,目前東和鋼鐵在全台型鋼的市佔率超過 50% 。

2010 年東和位於桃園觀音的新廠完工,在新廠的一切上軌道以後,舊的八德廠在 2011 年功臣身退。新的觀音廠最大特色是電爐煉鋼到後續的軋鋼採用一條龍生產,過去的方式是電爐煉出鋼胚以後,鋼胚會冷卻到常溫,再將鋼胚加熱軋延成鋼筋,從熱到冷再加熱,中間產生不少能源損耗,因此觀音廠的做法是不將鋼胚冷卻,直接連接到後續的軋延製程,中間只有感應式加熱器補足鋼胚行動到軋延機所散失的熱量,能節省能源成本,並且提升生產效率。不過這樣做的缺點是無法像過去一樣,可以在軋延前先篩選鋼胚品質,因此電爐煉鋼製程的鋼胚需有更好的合格率,否則會產生許多不良的成品。

2016 年東和鋼鐵也進軍越南,投資越南富國鋼鐵,並更名為東和鋼鐵越南,同樣是電爐煉鋼,並以鋼錠生產鋼筋、型鋼等產品,不過也會出售鋼胚給其他鋼廠。目前東和在台灣有兩座電爐,分別在桃園跟苗栗,桃園廠的鋼胚加工為鋼筋,目前全台鋼筋市佔率最高,約在 10 ~ 15 %,主要供應北部營建業者。苗栗廠生產的鋼胚則是生產H型鋼或其他型鋼,除了在苗栗廠軋延外,部分型鋼是在臨海廠生產。詳細產能可參見下圖。

大環境好壞對東和鋼鐵影響甚巨

東和的業務簡單來說就是先將廢鐵純化為鋼胚,再加工成型鋼、鋼筋,這兩樣最終產品都是以營建用途為主,因此需求量與營建業息息相關,而房市又與大環境的總體經濟有關,此外,原料成本和成品售價也和全球鋼價連動,全球鋼價和景氣也是息息相關, 2003 年鋼價上漲與中國經濟成長所需的大量鋼材有關,近期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也導致鋼價下滑,對於東和產品的售價也產生影響。簡而言之,全球經濟的好壞對東和鋼鐵有巨大的影響。

以目前東和的產能利用率大約六到七成來說,短期而言並沒有擴廠的需求,而至於最近東和的財務表現如何,請見下一篇的財務績效分析。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盧紀安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