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至今不過 5 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幣礦機廠商,中國第二大晶片公司的比特大陸,9 月 26 日在港交所發布了招股書。今年上半年就賺了 7.4 億美元,另外手上還有價值 9.9 億美元虛擬貨幣。
比特大陸的業務包括礦機銷售,礦池運營,礦場服務,自營挖礦,人工智能晶片五大類,其中礦機銷售貢獻了 90% 以上的收入,但新業務人工智能晶片還沒有產生營收。
比特大陸的礦機業務,是先由它自主設計專用於挖掘虛擬貨幣的晶片,然後交給台積電(2330-TW)生產,再給長電科技(600584-CN)封測,做成具備快速,高效處理海量重複計算能力的礦機後再賣給用戶。簡單說就是,別人挖礦,它賣鏟。
可想而知,虛擬貨幣的行情對礦機銷售有直接影響。2015、2016 年,比特大陸都賣出了 20 多萬台礦機,然後在 2017 年賣出了 162 萬台,其中 148 萬台是在下半年賣出的。而在今年上半年,則賣出了 256 萬台,佔了全球挖礦設備算力的 70%。這段時間正好對應全球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價格暴漲,賣礦機的生意自然也火紅。
除了賣礦機,比特大陸自己也在囤虛擬貨幣。根據招股書,比特大陸在 2015 年末持有的虛擬貨幣約值 1,232 萬美元,2016 年末為 5,627 萬美元,2017 年末迅速增長到 8.73 億美元,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即使受到比特幣價格回落影響,持有的價值仍然增長到 9.9 億美元。目前,比特大陸並未把持有的虛擬貨幣劃入營收或投資利潤,而是作為長期資產。
不過,儘管目前比特大陸按營收規模算是中國第二大半導體公司,僅次於海思半導體,但由於直接受制於虛擬貨幣的行情和監管政策,它在經營和財務上的波動性可能會很大。
在行情上,近半年來數位資產市場行情非常低迷。根據虛擬貨幣行情網站 Coinmarketcap 統計,在 2018 年 1 月初全球虛擬資產總市值曾經達到 8,138 億美元,截至 9 月 23 日,總市值為 2,278 億美元,蒸發近 6,000 億美元,跌幅超過 70%。
而在監管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早就發布了 “ 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 ”。去年 9 月,央行等 7 部委出台加密貨幣禁令;今年 8 月,中國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台也明確指出,虛擬貨幣(比特幣)性質,交易行為是不合法的;虛擬貨幣(比特幣)如果兌換成人民幣,也需要繳納所得稅。
可見,在如此定性和監管下,虛擬貨幣產業企業若想在 A 股上市,簡直不可能。哪怕是去對虛擬貨幣相對寬容的港股也不容易。
香港金管局之前推出了 “金融科技監管沙盒” 制度,允許企業可在無需完全符合金管局監管規定的環境下,邀請有限數目的客戶參與金融科技項目的試行探索金融科技的新應用。截至今年 7 月底,共有 33 項新科技產品使用沙盒進行試行,但未有虛擬貨幣、虛擬貨幣交易所進入沙盒範圍。
今年以來,背靠杭州市政府產業基金的雄岸區塊鏈,銷售礦機的嘉楠耘智和億邦國際,經營交易平台的火幣網都想通過港股進行 IPO、借殼,但目前只有投資無幣區塊鏈企業的雄岸區塊鏈獲得批准、成功借殼;與虛擬貨幣直接相關的嘉楠耘智,億邦國際,火幣網暫時都未獲聆訊或批覆。
當一個行業的主要公司都在力求上市融資,投資方尋求退出,它們很可能是要囤積糧草,度過之後的寒冬期。
《好奇心日報》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