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如何提高自己的 深度思考能力 ?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如何提高自己的 深度思考能力 ?

2021 年 5 月 2 日

 
展開

經常有讀者問我: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 深度思考能力 ?

一般情況下,我總會給一個最簡單的建議:多讀一些複雜的、需要費腦子的文章和書籍。不用強求能讀懂多少,但要努力讀進去

為什麼呢?目的不在於從它們中獲得啟發,而在於,通過這種方式,鍛鍊我們的前額葉,讓它逐漸習慣這種“需要動腦”的模式。從而,當我們遇到問題時,能夠快速讓它運轉起來。一旦形成習慣,“深度思考”對於你而言,就不再是“深度思考”了—— 它變成了一件非常自然、無需費力干涉的事情。

就像我的許多老朋友,最常給我的回饋就是:自從建立了閱讀和思考的正確習慣之後,回過頭看以前常讀的文章,總覺得平淡無味,毫無資訊量,根本讀不下去,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我以前怎麼會讀這種沒腦子的東西?”

再比如,之前我在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統 中分享了我的“生活管理系統”,許多讀者留言,說實在是太複雜了,沒看懂。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我特別聰明嗎?其實不是的。是因為它們對我來說,已經足夠熟悉,已經內化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本能,成為我生活軌蹟的一部分。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無需耗費我的腦力。

所以,我就可以基於這些已經內化的流程和模式,把腦力花在對新方法、新事物的探索上面,專注於思考如何去優化它。

如果你讀過給大腦裝一個補丁,你一定會記得,我說過:大腦的本質是什麼?是一台貝氏機器。我們每天生活裡的一切行為,都是在訓練它

你餵給它什麼,它就會成為什麼。你餵給它粗製濫造、無需動腦的資訊,大腦就會變得日漸懶惰、懈怠,因為它發現這樣就足以應對每一天的生活;你餵給它高度複雜、需要反覆咀嚼的資訊,大腦就會努力改變自己、調整自己,來適應資訊的難度,直到得心應手為止。

終我們一生,大腦一直在做一件事情:把需要花費腦子去做的事情,變成“不需要動腦”的自動化加工模式

對許多人來說,大腦的這種特性,幾乎是沒有上限的。你給予它足夠大的挑戰跟刺激,大腦就會自己通過構建和強化突觸連接,改變自己的內在結構和適應性,來適應它所預測到的“新情境”。

這個過程,我們就把它叫做成長。

這也就是今天的主題:如何設計一套屬於自己的 “成長系統”

ㄧ. 人變強的本質是什麼?

我在人是如何變強的中提到過:人變強的本質是什麼?就是心智世界對現實世界的擬合。

這種擬合,表現出來是什麼呢?簡而言之,就是大腦這個內在系統,對世界—— 這個外在系統—— 的自演化和適應。

我們所攝入的一切資訊,所思考的一切痕跡,就構成了大腦內在系統的結構。

這個結構,會不斷為大腦提供動力,支撐著它去理解、探索外部世界。

在這個過程中,外部世界又會通過種種觸點,給予大腦回饋。這種回饋,會在整個內在系統內部形成一個力,迫使大腦改變內在結構,來抵消和適應它。

那麼,如何抵消這個外部世界給予的力呢?就是通過把各種節點進行重構、聯結,重新形成一個小的局部系統,來把這個外力消解掉。

你可以這樣理解:一台機器,各個零件之間通過齒輪聯動起來。那麼,當你用力推它,所有的齒輪就會轉動,一個帶動另一個。這種轉動,就把你所給予的外力消解了。只要所有的齒輪是嚴密合縫的,你提供力的方向是穩定的,那無論你怎麼推,只能改變它們的轉速,而不會改變這個系統。

這就是大腦想達到的最佳狀態:構造一個足夠穩定的系統,無論外部世界施加什麼樣的刺激和力,都能夠通過系統本身的結構來消解

當然現實世界是極其複雜的,幾乎不可能出現這種狀況。這就導致了:施加到內在系統上面的力,方向往往是不同的、多變的、全方位地挑戰著這個系統的種種薄弱環節。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局部系統無法通過原有構造來抵消外力,會怎麼樣呢?殘留的外力會留在系統裡,積蓄起一種殘餘的能量,迫使系統對它作出處理。

舉個簡單的例子:學過射箭的朋友會知道,拉弓弦的能量會被箭的動能帶走,這時整個系統是平衡的。但如果只拉空弦,沒有箭,那麼拉弦的能量就會被傳遞到弓的各部位,極有可能造成弓的斷裂。

也就是說,這個系統無法處理“殘餘的能量”,導致分崩離析了。所以,大腦只能退而求其次:我不求“完全不動”了,但我只希望能盡可能減少這種殘餘的能量,使它盡可能最小化,不要老是逼迫我去“大改”。

這種殘餘的能量,就叫做 “自由能”。大腦的這個特性,用神經科學家 Karl Friston 的話來說,就叫做 “自由能最小定律” (Free-energy principle)

二. 基於自由能最小定律,大腦會有什麼樣的策略呢?

大體來說,會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就是把自己關在一個小圈子裡面。先通過調整內部構造,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之後,再去“篩選環境”,找到一個適宜自己生存的小圈子,然後建築起一道高牆,一切外在的資訊都必須經過審查,跟內部系統一致的,才能放進來,否則就摒棄在牆外,當它們不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外在的一切刺激,都經過重重篩選,當然就不會有不可預料的“意外”和自由能了。這樣的人,往往會有一套自己對世界的認知,這套認知可能是自洽的、能說得通的,在某些場景下也適用,但放到更廣闊的世界裡可能就不適用了。

不過沒關係:對他們來說,我所在的地方,就是整個世界。不符合認知的,他們也會通過一整套機制——包括“ 過度簡化”“證實偏見” 與 “動機性推理”來扭曲它,讓它符合自己的認知。實在扭曲不了的,無視掉就好了。(參見:《大腦的漏洞:你是如何走向狹隘和頑固的?》)

現實中,許多人都是這樣的模式。在一個小圈子裡久了,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久了,做自己熟悉且適應的事情久了,我們就很容易扭曲自己的心智世界,用自己的目光去給世界加濾鏡——這也就是我在《人是如何變強的》中寫到的“中心化效應”。

這是第一種模式,把自己“關起來”。

第二種:則是“走出去”,主動去探索和擁抱世界。通過構造一個擁有極高“可塑性”和彈性的系統,保證在遇到任何外部衝擊的時候,都能夠通過靈活多變的微調,來最大化地消除外力所造成的“自由能”,從而讓系統具備更強的抗衝擊能力。

這種模式下,外部世界的衝擊和刺激,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使內在系統變得更緊密、更穩固,更容易適應多種環境的機會。也就是Taleb所說的“反脆弱性”

這樣的人,會非常警惕“一致”。因為,長期處在一個“一致”的環境中,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危機:這會減少它們接觸到的外界回饋,讓靈活的系統慢慢變得凝澀、固化,不再擁有彈性。

那麼,如何才能從第一種模式,進化到第二種模式呢?

簡單來說,要建立起一種足夠具備彈性的內在系統,需要經歷四個步驟:

  1. 多元化接觸外部世界,接收新的、預期之外的“意外”刺激。
  2. 理解新的情境,吸收相對應的資訊和經驗,內化為系統的一環。
  3. 從新刺激、新情境中提煉出對系統整體有所助益的模式,用來監測和指導系統的演化。
  4. 用演化之後的新系統去接觸外部世界,把“新的”轉變為“舊的”。

可以看到,這四個步驟,構成了一個小的循環,一個不斷內化新事物、完善自己框架的循環迴路。也就是我提過很多次的: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三. 把這套思維,遷移到我們身上,能得到什麼啟示呢?

簡而言之,其實就是兩點:

  1. 對外:不斷接觸新的刺激,並通過對大腦的訓練,把它們內化為自己的本能反應,把“主動加工”變成“自動化加工”。
  2. 對內:拎出自己應對新問題、新情境的“自動化加工”模式,去思考它們的不足和欠缺,結合對新情境的理解,逐步完善和優化,並用新的結果來替代自己舊的模式。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行為經濟學告訴我們,人都是有 “損失厭惡” 的。同一個事物,用不同的框架呈現出來,所引起我們的感受和反應也會不同。這就是我們內禀的、對事物的自動化加工模式。

比如: 70% 的成功率,跟 30% 的失敗率,這兩者是一模一樣的。但當我們關注“失敗率”的時候,它所帶給我們的畏懼感和阻礙感,會比我們關注成功率的時候更高—— 這就是損失厭惡。

理解了這一點之後,我們要怎麼做呢?用損失厭惡來指導我們思考問題和決策嗎?當然不是。我們要做的,是引入理性的力量,來“對沖”我們大腦中天生具有的、非理性的部分,消除掉我們的這種“框架效應”。

這就是一個把舊模式拎出來,去審視和思考它,再通過逐步微調和完善,用新模式來替代舊模式的過程。再比如:當你碰到一個看起來很厲害的方法(比如我之前分享過的“生活管理系統”),該怎麼做呢?是直接照搬嗎?

當然不是。你要做的是理解它的原理,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先引入其中的一小部分,融入到自己的實踐當中,讓自己的“系統”去慢慢消化這個“新刺激” ;等到它跑通了,無需耗費腦力去維持它,再引入另一小部分,繼續消化,繼續跑通。

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完全無需按部就班遵循每一步的操作。而是應該基於對它的理解和對自己的洞悉,加入自己的元素,去改造它、微調它,讓它來適應你,最終融入你的系統當中,成為你“新模式”的一部分。

這就是我在 做成任何事情的方法中寫到的“眼高手低法”,一個不斷訓練大腦,把主動加工變成自動化加工的過程。也就是我們不斷更新自己“思維操作系統”的過程。

四. 如何更好地設計一套這樣的成長系統呢?

那麼回到主題:如何更好地設計一套這樣的成長系統呢?

分享幾點心得,希望能夠幫到你。

1. 把思考和行動流程化

我有一個習慣,每次做成一件事情,我都會想,能不能把這件事情設計成一個流程?大到公司里新的項目,營運方針,小到個人生活裡的各種細節,我都會想辦法從中找出“能夠複製和遷移”的關鍵,用流程的形式把它固化下來。

可以是一系列步驟,可以是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套 SOP,也可以是一張核對表,不一定要書面化儲存,對於一些比較簡單的流程,我也會先梳理一下,然後記在腦子裡,需要的時候按部就班去用就好。

一旦變成流程,也就意味著:當我再次面對類似的問題時,無需重複操心,可以直接調用我已有的流程來解決它。

舉個例子:我在生活中會需要處理很多資訊,比如各種各樣的新知識,突然冒出來的靈感和點子,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瑣事,但無論它們有多雜亂,我總是可以用一整套體系,對它們進行管理。比起我花費腦力去分門別類地處理每一件事情,把一切都丟給流程,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省力、最小化“不必要的麻煩”的。

所以,你在我很多文章裡面,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方法和模型—— 這裡面,其實有很多,都是我總結和歸納出來的流程。

流程的本質是什麼?是你自身“內在系統”的一部分,亦即你理解外部世界、處理新情境的一種加工模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把新問題、新情境,內化進自己的系統裡,成為自己系統的一部分。

所有一切我面對過的問題,最終都會成為我解決新問題的助力。這是成長的基礎,也是我們不斷壯大自己的方式。

2. 拓展自己的網路節點

在我的文章裡,你可能會看到各種領域的知識點: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很多看似不相干的知識點,其實都可以通過某些方式串連起來,碰撞出新的火花。這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知識是有網路效應的。

什麼意思呢?假設你一共有 3 個知識點,那麼它們之間連接的可能性就有 3 種;如果有 4 個知識點,就是 6 種;而如果有 10 個知識點呢?那就是 45 種。你擁有的知識節點越多,它們之間通過碰撞、重構,構建出新組合的可能性,也就越多。

這就意味著,當你面對新刺激、新情境時,你會擁有更強的“彈性”—— 你可以通過對多個節點和連接的重組,保持一個柔性的結構,最大限度地消解外在的衝擊力。

這裡要注意 2 點。

  • 這些節點,不僅僅是知識,也包括經驗。一切你所動腦解決過的問題,從中獲取到的心得和經驗,都應該儲存起來,做成一套屬於自己的“工具箱”,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組合、使用。
  • 不同領域的節點,往往更容易互相碰撞,構建一些你之前從未想到過的連接,從底層打通,形成一套緊密而極具韌性的系統—— 這也就是查理蒙格所說的“多元思維模型”。

它們將會是你拓展心智世界邊界的強大助力。

3. 更新自己的思維框架

什麼是思維框架?舉個例子:我們把水倒進一個杯子裡,如果水是問題,那麼杯子就是框架。不同的框架,會體現出對問題不同的呈現方式,也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

簡單來說,思維框架,就是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那些預設為真的、用來約束我們思維的條條框框。像下面這些要素:

  • 被預設為真的假設和信念
  • 對問題貼上的標籤和分類
  • 思考問題的切入點和角度
  • 習慣性的經驗和路徑依賴

這些東西,都可以是我們處理新問題的捷徑,能夠幫我們省力。但如果局限於用固有的框架看待問題,那就只能一直停留在“舊模式”裡面。

一個好的思維框架,是需要不斷去打破和重建的。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質疑那些固有的信念、條件,你會更加透徹地理解自己,同時更好地理解我們所面對的情境。

如何更新框架呢?可以參考我在上一篇文章裡提到的:

  • 質疑自己框架所賴以持存的各種信念;
  • 廣泛接觸新資訊,並讓它們互相融合、修補;
  • 形成新的框架,並容納其他不一致的信念的存在。

一個好的思維模式,一定是能夠容納種種不同信念,保持在自己內心中,容許它們互相整合、互相碰撞、共同生長的模式。一顆強大的內心,也是如此。

4. 設計系統演化的路徑

如果把我們看作一個不斷成長和演化的系統,那麼,你會得到一個啟示:很多時候,其實不是我們自己不斷地“往前走”,而是我們的內在系統本身,沿著我們設計的關鍵節點和路徑,自行演化和發展。

也就是說,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不是去推動自己“我要做什麼”,而是找到自己的關鍵節點,把它們整合成一條路徑,再給予自己足夠的內驅力。

這就需要你具備一個願景和目標,並且,能夠基於對願景和自身本質的理解,決定每一個關鍵節點的方向,讓系統始終保持一個穩定的方向。

舉個例子:你不一定知道“我適合什麼工作”,但你需要明確的是:我擅長什麼,對什麼感興趣,什麼事物能給我意義感、使命感;你未必知道“我要什麼” ,但一定要很清楚“我不要什麼”。

這些,就是對你內在系統的限制和約束條件。

在這個基礎上,再廣泛去接觸各種可能性,多元化自己的生活模式,讓自己接觸更多的圈子、更廣闊的的天地……從體驗中去觀察、學習和感受,讓系統自然演化。

簡而言之,把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變自律為自驅,化外在控制點為內在控制點,讓自己感受到你對生活的自主性和控制感。

只有你掌控了生活,你才不會被生活所掌控。

5. 用實驗的心態去探索

我有個習慣,喜歡用“實驗”的態度,去面對我未曾涉足過的新領域。這樣一來,如果做成了,那很好;如果沒做成,也沒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我可以獲得許多經驗,增進我對外部世界的理解,幫助我更好地調適自己的內在系統。

不要太計較結果,而是去關注過程,關注過程裡你的感受、想法、經驗,以及你的成長和生命體驗的豐富。

這是讓自己永遠保持熱情和探索欲的最好方式。

一個人甚麼時候才會停止成長?當他對這個世界失去好奇心的時候。

永遠讓新事物成為你的養料,而不是阻礙。

虎嗅網》授權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