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熬夜、嗜甜、高鹽,恐成阿茲海默症高風險群?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熬夜、嗜甜、高鹽,恐成阿茲海默症高風險群?

2020 年 10 月 21 日

 
展開

每年的 9 月 21 日,就是世界阿茲海默症日,今年是第 27 年。現在全世界至少有 5000 萬人罹患各類癡呆,平均每 3 秒鐘就有一個人確診,其中約六至七成都是阿茲海默症。因為這種病與年齡有著直接的正相關,隨著全球老齡化加劇, 2050 年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數量將大幅成長到 1.25 億。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就像是一個可以抹掉大腦記憶的橡皮擦,一個人患病之後,記憶就開始一點點被侵蝕,由輕至重,逐漸喪失基本的工作社交能力,再慢慢喪失生存能力,最終陷入一片混沌的世界中。

最近看到一則關於阿茲海默症的報導。一對夫妻相濡以沫多年,曾經盡職盡責、做事條理明晰的丈夫在退休後不久,就確診了阿茲海默症,此後陸續開始出現不認識路、不認識自己、親人的狀況。妻子聽聞網路報導了一種人機界面的新技術,如果有一線治癒希望,就可以給丈夫植入晶片。在諮詢醫生後,她才知道這項技術距離人體試驗還為時太早,至於能不能治療阿茲海默症更是難以預料。

這樣的結果確實讓人氣餒。阿茲海默症至今尚無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手段,這一種病仿佛就像是人類壽命延長之後自然而然出現的副產品。但從目前的科學研究來看,人類對於阿茲海默症已經具有一定的認知,並且正在釐清這種病的成因。研究表明,雖然這種病通常是在中老年時期發病,但是其發病根源可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產生。現代人的飲食、睡眠以及一些生活方式的不良習慣正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幫兇。

在未來,阿茲海默症能否被人類克服,還是一個極大的未知數。與其寄希望於類似人機界面這樣的新科技,不如提早開始關注這種病的的成因和預防策略。

不管我們距離阿茲海默症有多遠,知道總要比忽視更好一些。

成因是謎的阿茲海默症

人們常常把阿茲海默症稱為「老年癡呆症」,但其實這裡面有兩大誤解,就是並非所有的癡呆症都屬於阿茲海默症,只占到癡呆類型中的六至到八成 ,另外,癡呆也不只發生在老年,早發型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可能在四五十歲就出現症狀。

(大腦中負責學習和記憶的海馬迴的神經元出現損害)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退化性疾病,會引發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和精神行為異常,其病因至今還沒有確切的結論,目前主流的包括遺傳因素致病假說、澱粉樣蛋白-β假說、tau蛋白假說等,但都沒有得到明確的證據,其相應的治療手段也沒有顯著效果。

比如,關於澱粉樣蛋白-β假說的實驗證據不斷增加。阿茲海默症的一大特徵就是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β(斑塊)的出現和沉積。針對這一假說,醫學界給出的治療方法就是側重於清除這些β-蛋白斑塊,但是各種嘗試收效甚微。

最新的一項研究來自於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患者學習和記憶出現損害的線索,就是大腦中的興奮性神經遞質麩胺酸導致的神經元「過度活躍」。

這篇發布在《Science》雜誌上的文章成為首個揭示阿茲海默症早期細胞功能障礙機制的研究。該研究揭示出早在記憶障礙出現之前很久,這種病理性的神經元就被過度啟動,從而導致大腦神經元不斷地接收錯誤訊號,導致訊號處理能力受損。

麩胺酸是幫助神經元之間傳遞訊號的神經遞質中的最重要的一種化學物質,負責啟動和連接神經元的訊號傳輸。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度活躍的神經元的突觸間隙中,麩胺酸濃度較高且持續時間過長。這背後也是由於澱粉樣蛋白-β分子在「作祟」,它阻止麩胺酸從突觸間隙轉運出去,而且這種神經遞質阻滯形成的麩胺酸過度活躍,是在澱粉樣蛋白-β分子處在早期的可溶性介質時期就形成了,也就是等到斑塊形成之後,已經是為時已晚。

但這一研究本身還是仍然具有猜想的成分,其治療思路方向如果成功,或許有可能反向來印證這一研究假設。但對於我們而言,不必知道阿茲海默症的全部病因,或許我們知道是什麽導致這種澱粉樣蛋白-β分子和tau蛋白的形成,就可以有效降低自身患阿茲海默症的幾率。

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區別這二者,才是我們的理性選擇所在。

總體而言,導致阿茲海默症的病因是由生活方式和環境共同決定的,還有一部分是由特定的基因病變引起的。基因遺傳導致的家族性阿茲海默症只占患病人群的一小部分,但是這也是很多人需要注意和警惕的地方,可以根據自己家族有無阿茲海默症患者,去排查一下自己是否也有相關致病基因。而絕大多數都是由年齡成長而產生的患病風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主要風險因素有年齡、性別(女性患病幾率更大一些)、陽性家族病史、唐氏症、頭部外傷、慢性病、較少的用腦、較少社交和不良生活習慣。

對於很多難以改變的致病因素,我們不去討論,但是對於像不良生活習慣這類可改變因素,我們卻可以認真了解一下。根據目前最新研究,不良的睡眠和飲食習慣,正是造成大腦發生病變,產生澱粉樣蛋白-β分子這類致病因子的主要原因。

睡眠不佳,埋下阿茲海默症的重大隱患

最近,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一項研究發表在《細胞》雜誌旗下的Current Biology,研究團隊在健康的人群中發現,睡眠品質欠佳的人在數年以後,大腦中會累積更多的澱粉樣蛋白-β。在長達 4 年的追蹤研究中,僅管參與者們都沒有發展出認知衰退等臨床症狀,但研究結果顯示,前期睡眠評估中深度睡眠較少、睡眠破碎化的參與者,此後幾年時間裡,大腦內β澱粉樣蛋白的累積速度更快,預示著阿茲海默症的悄然發生。

現在,睡眠不足正在成為困擾青少年和眾多中年人的一大問題。繁忙的課業成為年輕人睡眠的主要殺手,原本要占據一天 8至10 個小時的睡眠才能保證青少年的身體發育需要,但是根據調查,在美國營接近一半的青少年睡眠時間不足 8 個小時,中年人也同樣飽受工作壓力及電子產品影響而壓縮睡眠時間。

根據香港大學的一項研究,與健康人相比,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睡眠總時長減少(< 6.5 小時/天),入睡等待時間延長,睡眠效率降低,導致睡眠結構和睡眠穩定性都發生了顯著改變,也就是深度睡眠減少,導致負責睡眠調節的下視丘萎縮。而睡眠不佳與這些患者的病症嚴重有密切相關性。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中年人檢查出該症發病症狀的原因之一。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狀況?去年底《Science》雜誌上的一篇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團隊的研究揭示了這一秘密:只有在睡眠狀態下,大腦才會開啟「自動清洗」模式,掃除白天大腦中累積的記憶障礙蛋白。

研究發現,大腦在睡眠期間,神經元活動變得不那麽激烈,血液會周期性地從腦部流出,一種稱為腦脊液(CSF)的水狀液體隨之流入,並有節奏地沖洗大腦。腦脊液對於大腦而言是一種「清潔劑」。腦脊液有助於清除澱粉樣蛋白-β的清除,從而延緩阿茲海默症的進程。

但相反,隨著年齡增加,一些人出現睡眠品質的下降、熬夜、失眠等問題,就會影響大腦的血流並減少睡眠期間腦脊液的波動,從而導致有毒蛋白質的累積和記憶能力的下降。熬夜導致智商下降,阿茲海默症還會自己找上門。

地中海——生酮飲食: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的新嘗試

阿茲海默症的發病還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一些研究表明,含有大量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特定食物,包括精緻澱粉製成的面麵條、麵包,加工的肉類、高糖的飲料會加速大腦退化和癡呆,而高鹽食物則會導致大腦tau蛋白磷酸化,隨後導致不溶性tau蛋白沉積,進而導致認知障礙。

其中,我們知道,過量攝取碳水化合物和糖會帶來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同時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要知道,上面提到的大多數食物都是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吃到的,且亞洲地區在碳水化合物、高糖、高鹽的攝取還要高於其他地區。

而研究人員發現,調整飲食結構會影響腸道菌落,可以改善早期阿茲海默症病人的症狀。因為他們發現,腸道內的菌群對於中樞神經有著直接的影響和調整,而帶有早期輕微症狀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腸道真菌群結構有這個高度的相似性。研究者發現透過一種改良版的「地中海——生酮飲食」(MMKD),這些早期患者腸道內的菌群會發生變化,同時患者腦脊液中的阿茲海默症的生物指標也能相應降低。

所謂地中海飲食,主要特點是含有多種魚類和橄欖油,而橄欖油作為一種健康的油品,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生酮飲食則是一種極低碳水、適量蛋白、高脂肪的飲食。傳統飲食通常是透過碳水化合物被人體消化吸收,轉化為葡萄糖為人體提供能量,而生酮飲食則是讓身體分解過量攝取的脂肪,為身體提供能量,隨之會在體內產生酮體。

研究者推斷,可能是生酮飲食會改變腸道細菌菌群,其代謝物會抑制一種特別的念珠菌屬的真菌生長,可以改善腸道的各種炎症,進而刺激腦腸神經來減慢或抑制阿茲海默症的惡化。

不過,這種方法並未得到完全證實,也就是結果可能是相反的,是阿茲海默症的病變導致腸道菌群的變化,地中海——生酮飲食可能是透過另一種機制來改善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狀況,進而也影響菌群的變化。

此外,生酮飲食並非只是花錢這麽一個問題,酮體在人體血液中過量累積會導致酮體中毒,使人產生頭痛、噁心、焦慮等症狀,同時高脂肪攝取也會加重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所以,酮體飲食還需要慎重實踐。

除了睡眠不足和不良飲食,我們的心態和心理狀況也和阿茲海默症的發生有關。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生活中重覆性負面思維(RNT)與認知能力下降,導致阿茲海默症的兩種有害蛋白質的大量沉積有關。也就是,長期心情不好、負面情緒也會加速阿茲海默症的病程。

當然,因果關係可能是非常複雜的。比如較少的社交關係、糟糕的家庭關係都會帶來這些負面情緒,反過來這種負面情緒又會惡化社會關系,這些又會帶來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相應的心血管、心臟疾病等,這一切又自然會加重AD病症。

綜合來看,吃好、睡好、心情好,這就是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的三大法寶。但不幸的是,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很難做到。

不是阿茲海默症的後果不夠嚴重,也不是我們不懂好的生活習慣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而是我們大多數時候也只能看到眼前,專注眼前的享受,而忽視長期的風險。

我們知道長期熬夜的危害,但誰忍心在工作之餘,不想多留出一點時間放鬆娛樂,或者繼續學習,好讓自己多享受一些多巴胺,或者更大的成就感。我們也知道高糖、高鹽、高熱量的食物飲料攝取會導致一系列身體問題,肥胖幾乎是我們終年累月都在抗爭的問題,但在大腦饑腸轆轆的脅迫下,誰又能顧得上適量攝取,均衡飲食。

現在我們很大的一個誤解就是指望能夠找到一種特效藥來直接根治這種疾病,而且醫學研究機構和藥廠都在努力研發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但從目前的進展來看,大多數藥物都已失敗,或者一些藥物對阿茲海默症有一定的緩解療效。然而這些不過是一種「亡羊補牢」的工作了。

對於身處現代生活的我們,幾乎都懂得合理作息、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以及保持積極心態的重要性,然而我們的身體卻仍然很誠實地按照趨樂避苦的方式去生活。而阿茲海默症像極了對我們這種壽命增加下,不自覺的生活方式的一種嘲諷和報復,透過清除記憶的方式來一點點把我們推向生命的深淵。

面對眼前唾手可得的享受和未來可能罹患病的晚年,選擇權就在我們當下的每一次選擇當中。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