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都看衰未來台灣景氣的時候,台積電(2330-TW)在此時宣布提升資本資出,並且在南京設立晶圓廠,似乎看好明年半導體景氣的回溫,同時也使得其相關的製程設備供應廠商雞犬升天,於是小編就選了3家公司,帶大家來簡單了解台積電供應鏈的未來成長動能!
弘塑(3131-TW)
量價籌碼:
- 價格突破A之後出現了一段漲幅,先前我們追蹤的時候提到跌破B會由多轉空或進入中期震盪,近期股價回檔到半年線附近得到支撐之後,重新站回月線之上,現在等待正式突破C的長紅出現。
- 目前均線20EMA、60EMA、120EMA呈現多頭排列,有抗跌助漲的力量。
- MACD的快線站上0軸之上,OSC柱狀體為紅色,屬於多方控盤,應偏多操作。
- 法人庫存量持續上升,代表法人看好弘塑的後續行情。
個股題材:
- 台積電可望在明年提高資本支出高達120億美元,創下新高紀錄,並且將在南京設立晶圓廠,在半導體景氣回溫的預期之下,台積電的儀器設備供應鏈相關廠商,如弘塑即是因為生產「半導體濕製程設備」而受惠。
- 台積電於2016年將在龍潭廠開出整合扇形封裝(InFO)產線,弘塑搶到「溼製程設備機台」的大訂單,預估可成為明年獲利的成長動能。
- 弘塑先前入股日本半導體廠商Tazmo的第二大股東,由於台積電重視供應商的整合能力,所以弘塑入股了半導體酸槽、顯影設備廠,將可望在台積電一條龍的佈局策略當中佔有一席之地。
- 弘塑今年接獲台積電與中國三安光電的訂單,訂單量接近歷史新高的水準,弘塑的濕製程設備的高階封裝需求量上升,主要是因為晶圓的前段製程與後端封裝都會用到。
- 中國的長電、通富微電由於擴充凸塊封裝產能,對於弘塑的濕製程設備需求量上升,使得弘塑的出貨量增加,法人看好2016年的營運動能。
獲利成長性:
京鼎(3413-TW)
量價籌碼:
- 在先前我們追蹤的時候,京鼎並沒有突破創新高的價位,所以當時不能買進,隨著大盤壓回,京鼎回測半年線支撐之後,重新站回月線,並在近期價格以跳空長紅突破下降壓力線,即為買點,並且以前一天的收盤價作為停損點。
- 最近股價壓回均線測試支撐,後續須觀察走勢如何再決定如何進場。
- 目前均線為多頭排列,代表股價為多頭趨勢,此時均線有助漲抗跌的力量。
- MACD的快線站上0軸,OSC柱狀體為紅柱收斂,屬於多方控盤,若短期股價沒突破創新高的話,就容易進入盤整。
所屬產業: 儀器設備廠/台積電概念股
個股題材:
- 台積電可望在明年提高資本支出高達120億美元,創下新高紀錄,並且將在南京設立晶圓廠,在半導體景氣回溫的預期之下,台積電的儀器設備供應鏈相關廠商,如京鼎即是因為生產「半導體製程設備」而受惠。
- 京鼎接獲群創的面板「自動化設備」大單,以及半導體設備與美商應材合作跨入備品市場,於是擴大產線的生產,預估京鼎明年可望搭上半導體景氣復甦而成長。
- 京鼎與其母公司鴻海(2317-TW),在今年擴增「太陽能電池設備」與自動化生產的產線,預期未來可以搶攻蘋果(Apple, AAPL-US)的太陽能電廠大餅。
- 京鼎今年接獲鴻海的工廠汙水處理系統訂單,加上可望獲得應用材料OEM設備耗材代工的新訂單,將挹注今年營收表現。京鼎1月因面板設備遞延入帳,推升營收衝高,後續營收表現的市場預期應該會向下修正。
獲利成長性:
量價籌碼:
- 之前我們追蹤辛耘的時候,要觀察股價是否創新高突破盤整區,結果隨著大盤壓回,也就沒有出現買點,所以就不能進場,後續股價跌破半年線,但是在短期內就重新站上月線,現在需觀察股價能否再往上漲,才能將均線拉開成多頭排列。
- 目前均線糾結,等待股價上漲將均線拉開,才會有助漲抗跌的力量。
- MACD目前快線在0軸之下,OSC柱狀體為紅柱,屬於空頭反彈,能否從空頭反彈變成多頭走勢,就要觀察後續走勢,目前算是多空不明的區域,需觀察股價表態方向。
- 法人庫存量在近期有緩緩上升的現象,但買超並不積極。
所屬產業:儀器設備廠/台積電概念股
個股題材:
- 台積電可望在明年提高資本支出高達120億美元,創下新高紀錄,並且將在南京設立晶圓廠,在半導體景氣回溫的預期之下,台積電的儀器設備供應鏈相關廠商,如辛耘即是因為生產「半導體濕製程設備」而受惠。
- 其客戶在11月添購先進封裝InFO設備後,測試結果良好,之後將繼續依照其產能的需求向辛耘下訂單,預估在明年的第2~3季帶動辛耘營收成長。
- 辛耘出貨溼式製程設備訂單給頎邦(6147-TW)和日月光,同時韓廠商艾克爾也來洽購,目前辛耘訂單能見度達今年第3季。
獲利成長性:
相關連結:
- 不怕紅色供應鏈,張忠謀更擔心2017年限電危機!
- 工業電腦
- 自動化設備
- 多角化─看鴻海帝國如何一步步壯大版圖
- 從務虛到務實:Intel財報背後隱藏了什麼?
- 能在iPhone產業鏈上活下來的企業,都是狠角色
-
辛耘做什麼的?股價?辛耘最新財報數據!
免責宣言:
熱門股追蹤僅是小編在各大社群、財經雜誌與分析師節目所整理的個股,讓大家知道目前大多數人在追蹤的個股,並無推薦買賣之意圖,投資人須自行承擔盈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