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為別人希望你成為的樣子,而是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上週我寫了一篇文章,討論了一個現象,叫做「高功能焦慮」。然後有個有意思的事情:評論區裡熱評第一的留言是:「笑死,我是低功能焦慮」。當然啦,我知道大家都是自嘲,只是一個玩笑。不過這條留言,倒是給了我很多靈感。所以,今天我想聊聊這個問題。
想請大家做一個小小的實驗:
拿出一張紙和筆,或者打開備忘錄、新建一頁便籤,然後,先盡可能多地列出自己的優點,再盡可能多地列出自己的缺點。接下來,把你列出的優點和缺點對比一下,看看是優點更多,還是缺點更多?
如果沒猜錯的話,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是缺點更多。
對吧?為什麼會這樣?也許跟一個原因密不可分:我們一直都活在某種期待裡。
這可能跟我們的文化有一定的關係。在歐美的文化里,有一種能力是很受重視的,那就是「反思」的能力。在西方學術界中,反思是一種非常可貴的能力,是「智慧」的一個重要組成元素。對我們來講,我們並不缺少反思,相反,我們反思得有點過多了。我想,大家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少不了聽到這麽幾句話:
凡事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盡量不要給別人添麻煩;要多向你身邊的某某某學習。
這種思維模式是什麼樣的呢?是告訴你:你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對,一個好的狀態應該是什麼樣的,你需要把哪些做得不對的地方糾正過來。久而久之,當這種思維內化成我們的本能反應,就形成了「反思型性格」。
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就很容易被規訓成「分析者」,並養成這樣的習慣: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事情,事先建立一個完美的、虛構的預設,把它作為自己的標準,並用來對比自己的實際表現,若發現哪裡達不到這個標準,那就是自己的不足,需要加強和改進。在這情況下,我們會習慣採取「預防焦點」來看待問題,也就是比起「做對的地方」,我們會更關注「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你會以這個「完美標準」作為合格線,認為:達到這個狀態才算合格,不達到這個狀態就不算合格 —— 於是,你的一切行為,都會受到對於「不合格」的恐懼的驅使。
這並不是出於內心的驅動力去做,而是出於對恐懼的擔憂而去行動。
問題是,這個完美的預設,是真實存在的嗎?其實並不是。大多數時候,這個存在於我們心目中的預設,往往來自於我們的觀察、身邊人的灌輸,以及媒體的輿論。但無論是哪一種,我們都很容易只看到那些光鮮的表面,看不到那些背後的東西。我們關注到的,永遠都是他們收入豐厚、事業有成、家庭美滿、意氣風發的那一面,也就是每個人都想展現給別人看的那一面。
但人都是複雜的。一旦我們只去關注那金字塔尖的 1%,只看到那 1% 展現出來的光鮮的一面,我們就很容易產生這樣的錯覺:人活著就應該這樣。或者說,做不到這種狀態,你就是失敗的。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也是非理性的。
一、你不夠完美
在這情況下,反思就成了一種持續性的壓力:它一直在提醒著我們:你不夠完美。
這或許就是令許多人感到疲憊和「心累」的根源:我們的思緒總是無法專注在「當下」,總是會不由自主地關注到我們需要操心的事情,關注到我們為這些事情的處理結果所設下的標準,關注到「我能不能滿足這些標準?」
舉個例子,當面對一項挑戰的時候,基於對「完美標準」的參考,我們就很容易產生這樣的心路歷程:
- 煩惱:我現在的生活狀態好好的,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來打破我的生活狀態?
- 恐懼:這個問題看起來很棘手,會不會很難辦?會不會占用我很多時間精力?若處理不好,是不是很麻煩?
- 回避:我能不能先做點別的,先拖著它?等到實在拖不下去了再去面對。也許拖著拖著,它就不見了呢。
對許多人而言,維持現狀就夠好的,他們不喜歡變化,也不喜歡風險。除了採取必要措施來防止產生不好的後果,我們一般不喜歡行動。因為不去做就不會錯,但做錯了就可能很麻煩。這很容易導向拖延、回避和焦慮,只有這些行為,才能給我們安全感,讓我們停留在「穩定狀態」之中,不需要去面對不確定性,面對「自己可能不夠完美」的事實。
但是,這種將「完美」變成一種及格線,甚至是生活常態的狀態,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這樣很容易導向我之前講過的「評價型完美主義」,也就是一個低追求、高擔憂的狀態 —— 我們不敢去行動,因為究其內心我們對自己不夠自信,擔心一旦去行動,就會失敗,從而影響別人乃至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
然而,從長遠來看,不行動會帶來任何正面的結果嗎?基本是不會的。你無法解決任何問題,因為本就存在的問題會一直存在,你只是一直不願意去面對而已;同樣,你無法得到任何超出預期的成果,因為按照既定的道路行走,那一切就都是註定好了的。
這就會導向一個惡性循環:
你不敢去行動,作出改變,因為擔心會帶來不夠好的結果;於是會困在日覆一日的重複之中,那麽你就不會遇到任何意料之外的問題,也就不會有錘煉自己的機會
沒有鍛鍊自己的機會,那麽你就沒有機會去提升自信,你的自我認知也就不會改變;隨著時間推移,你對「未知」的恐懼就不會有絲毫的減少,相反只會慢慢累積;那麽,你去行動的動力就越來越小,阻力越來越大,對生活的不滿足、不幸福也會越來越強烈。
這些東西背後的根源是什麼呢?是期待。外界對我們的期待,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慢慢被塑造成了我們內心對自己的期待。我們認為自己「必須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從而不敢面對那個「不符合期待的自己」。一旦這種期待成為支撐自己自尊、存在感和意義感的支柱,那麽,去打破它,就變得更難了。
二、兩股力量的拉扯
簡單來說,我們生活中會遇到兩種力量的拉扯。一種力量叫做「外在的力量」,它往往來源於成長過程中外界的灌輸和期望,以及我們潛移默化所接收的資訊,包括我們對世界運作的理解,認為「什麼樣才是常態」等。它會塑造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逐漸被我們內化,形成我們內心對事物的判斷標準。
另一種力量叫做「內在的力量」,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通過跟世界交互,一步步強化和完善的「內隱自我」。它包括什麼呢?比如:什麼事情你能做得又快又好,什麼事能讓你從中感覺到樂趣,什麼事是不需要外界驅動力你也想去做的。它是我們模糊形成和建立的一套「內在的感受」。
清晰明白、理解這兩種力量,並讓它們在生活中保持平衡,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
但是,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都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們往往會困於兩個問題之中:
一、不清晰這兩種力量,無法區分哪些是外界加諸我們身上的,哪些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的;
二、過度地被外在的力量所束縛和驅使,一直為了追求滿足外在的期待而行動,而忽視了自己的內心。
所以,我常說:我們需要理清楚的是什麼呢?是想明白三個問題:
- 第一人稱: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適合什麼樣的生活?
- 第二人稱: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會如何看待未來的自己?
- 第三人稱:外界對我的期待是什麼?他們希望我成為什麼樣的人?
內在的力量塑造了第一人稱,外在的力量塑造了第三人稱,這兩者的交融則塑造了第二人稱。
許多人的煩惱和焦慮都來源於什麼呢?來源於他們把目光過多地關注到了第三人稱上面,而忽略了自己的狀態和內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其實就是被外界的期待所綁架了,而不管這種期待是不是他們所適合的、是不是他們想要的。
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又是什麼呢?就是第二人稱的本身。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從第一人稱到第三人稱的過程,是一個被動的過程 —— 我們是被「預防焦點」所驅動,為了「不犯錯」,為了達到心目中那個「完美標準」而努力。這個過程其實也不會有太多幸福感。因為即使你做到了,也只是滿足了「本應滿足的標準」而已,這本來就是你應該去做到的事。
反過來,從第一人稱到第二人稱的過程,則是一個主動的過程。當你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明白自己正走在想要的路上時,你會感受到強烈的滿足感、幸福感、成就感 —— 因為在這個情況下,你攻克的每一個關卡,取得的每一個成就,都是對自己選擇的這條道路的一個強化。
這就是心理學裡面強調的「內在驅動力」和「自主性」,也是讓我們感受到人之為人的美好的一大重要原因。所以,一個理想的情況一定是使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盡可能有大的重合,最好的情況是:第三人稱是實現第二人稱的一個必經之路;並且,能夠在清晰明白第一人稱的基礎上,向著它們的方向不斷前行。
三、如何理解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呢?
其實,一個非常重要的心態,就是不要把目光和焦點過多地放在「物」的上面,而是放在「人」身上。
我們很容易有的一個狀態,是過多地關注「物」:比如,我們擁有什麼,得到什麼,實現了什麼,做出了什麼……我們習慣於用這些東西來定義自己,給自己打標籤,讓自己更靠近心目中的「完美標準」。
在這情況下,我們就很容易把人視為手段,甚至把自己也視為手段 —— 「我」不是我,我不再關注自己,我只是為了實現某個「完美標準」的過程裡面的工具和載體。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大眾人物。大眾人物一旦有了「人設」,一旦接受了受眾為他們樹立的人設,他就不再是他自己。他只是經營「人設」這個品牌和形象背後的一個工作人員而已。
普通人也是一樣的。我們未必會有成千上萬的人給我們定義人設,但我們會跟許多身邊的人打交道,這些人同樣會給我們貼上各式各樣的標籤,為我們營造各式各樣的期待 —— 勤勤懇懇,忠厚老實,與人為善,聽話乖巧,踏實肯幹……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小到各式各樣給你貼上的標籤,認為「你就應該去幹什麼樣的事情」;大到整個社會的規範,比如「多少歲的人就應該如何如何」「幹什麼產業的人就應該怎樣怎樣」最簡單的例子:大家身邊有沒有朋友被催婚、催生?
一旦你被這種期待所驅動,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去刻意行動和表現,你就不再是你自己了。
但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我們追求結果也好,希望實現完美標準也好,究其根本是為了什麼呢?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快樂、更幸福。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我們去追求實現某種結果,又有什麼意義呢?
一切外在的事物,本質上都是為了讓我們過得更幸福而服務的 —— 而不是反過來。否則,我們就變成為別人而活了。所以,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就是:比起外界的結果、期待和回饋,更多地去關注你自己的想法、體驗和感受。
一件事情,我可能做得很好,能得到大家的讚揚,大家會覺得理所當然,但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情是我想做的嗎?做這件事我會快樂嗎?這種心態可能在很多人的認知盲區之外。因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一大特徵,就是不鼓勵你去思考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 「我」只是整個大的系統中的一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我」的想法和感受並不重要。
但我希望你能夠擺脫這種束縛,更多地去考慮自己,去關注自己是不是自由,是不是幸福,有沒有走在自己想要的路上,而不是永遠為別人,為外界,為某一個虛無縹緲的標準而活。
四、幸福感的本質是什麼?
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你擁有的東西,跟你期望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的比值 —— 即使你客觀上過得已經非常富足了,但只要你覺得「身邊的人都比我更好」或是「我本來可以有更好的生活」,你的幸福感就是很低的。這導致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不夠幸福,但真正的幸福狀態是什麼?很少有人能說得清楚。似乎每個人都在望著更高處,但卻永遠沒有一個盡頭。
「期待」就是這麽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拉扯著我們的目光,讓我們從對自己的關注和照顧之中擡起頭,不斷望向更遠處。
但更遠處是什麼?也許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也許是時候,把你的目光重新拉回來,放下對那些虛無縹緲的「期待」的期許,把目光投注到自己身上。
體驗,觀察,感受。
體驗你所真正擁有的東西,觀察這個世界不同角度的樣子,感受你跟這個世界交互過程中的種種可能性。適當地打開感官,關閉反思系統;問一問自己的內心,跟著自己的直覺;找到那種被遺忘的欣喜和激動,放下對結果、成功和項目的牽絆。
我適合什麼樣的生活?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兩個問題,沒有人能給你答案,只能通過跟這個世界的探索和交互,不斷去尋找答案。
幸福感不在哪一個終點,而是在尋找的路上。不要成為別人希望你成為的樣子,而是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36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